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历史】抗美援朝

[align=center]抗美援朝
  
文章来源:互动百科 [/align]  

1 基本资料
2 战争简介

查看更多...

分类:历史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549

【历史】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文章来源:凤凰网

    
    时间:1929年—— 1933年

查看更多...

分类:历史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686

【历史】1929经济危机

1929年经济危机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
    
    前言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查看更多...

分类:历史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627

【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文章来源:互动百科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信息
    日期:1937年7月7日或1939年9月1日 - 1945年9月2日
    地点:欧非战场、亚洲战场
    结果:同盟国胜利。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出现,造成了冷战。
    战火起因:
    欧洲战区:波兰战役、
    亚洲战区:卢沟桥事变、
    非洲战区:埃塞俄比亚抗义战争
  
    参战方
    同盟国:美国、苏联、英国、中国、法国以及其他
    轴心国:德国、日本、意大利以及其他

    战时指挥官:
    同盟国: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蒋中正、戴高乐、
    协约国:希特勒、东条英机、墨索里尼

    伤亡同盟国
    士兵死亡:14,000,000
       平民死亡:36,000,000
       合计死亡:50,000,000

       轴心国
    士兵死亡:8,000,000
       平民死亡:4,000,000
        合计死亡:12,000,000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战争起源
    欧洲和北非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分为欧洲和亚洲两大战争策源地。在欧洲,战争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一战的结果与纳粹主义在德国的兴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於德国的纳粹主义的兴起,德国成为了二战的主要策源地。在远东,日本的军国主义化,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扩张之路,以求达到扩大和民族生存空间的目的。
    第三帝国的崛起:德国是一个位於欧洲中部的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中期,普鲁士王国发起了统一德意志的战争,1871年,普鲁士统一了整个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的工业化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期的主要工业化国家,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工业国之一。20世纪初期,德国对以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来越不满,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了同盟国集团,而英国、法国和东欧的俄国则组成了协约国集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一战中,同盟国集团被协约国集团击败。1918年11月,战争结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国签署《凡尔赛条约》,承认战败。1919年7月31日,国民议会在德国南部小城魏玛的德意志民族剧院通过了一部宪法,宣告一个新的共和国——魏玛共和国成立。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 金融危机
    在经历了短暂的平稳期后,外不能排除外侮,内不能解决内患的魏玛共和国在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这个脆弱的共和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濒临破产的边缘,德国人民生活非常艰难,这为德国极端右翼势力的兴起提供了良机。由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所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工人党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称德国的困境之根源来自於战后强加给德国的严厉条款、懦弱的魏玛共和国以及被指称握有国家经济命脉的犹太人。他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德国人的支持,到1933年时纳粹党已经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党一跃成为国会内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年迈的总统兴登堡元帅(Paul von Hindenburg)正式任命希特勒为共和国总理(Reichskanzler)。与此同时,希特勒政府通过行使宪法赋予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特殊权力来执行公务,这些权力令希特勒可越过联邦议会(Reichstag)进行实际独裁统治。此时,魏玛共和国走到了其政治生命的终点,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国。为了摆脱英法等国对德国的束缚,希特勒在上台之初就因扩军备战计划受到限制而於1933年10月宣布退出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又依据宪法继任了总统,成为了第三帝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
    希特勒并不是只会在街头叫嚣喊空话的政客, 他上台后迅速重建了德国的秩序, 加上他具备远见, 让社会底层的劳动阶级也能享有过去所没有的福利, 因而德国人对希特勒的支持率大幅提升。英法等列强见到已经无法藉由凡尔赛合约压搾德国,立刻转变态度与德国合作。此时的德国内部已经政局稳定,纳粹党人稳固了自己的政权后,开始将重心放到外交方面,并采取了多个冒险的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形势和德国一样严峻。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地方,全国面临无政府状态,共产党人与社会党人控制着工会,很多人担心布尔什维克式的共产革命将席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 在几个自由政府无法解决这些威胁后,国王维克多·爱麦虞埃三世(King Victor Emmanuel III)在1922年10月30日邀请右翼政客本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以及他所领导的法西斯党组成政府。法西斯党人上台后依然保留自己的非正规武装,用以打击无政府主义者、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者。在几年时间内,墨索里尼就巩固了自己的独裁地位,意大利也沦为一个警察国家。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殖民地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Pierre Laval)签署了意法条约。10月3日,意大利军团入侵独立的非洲王国阿比西尼亚(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在经过一场长达7个月的战役之后,阿比西尼亚被征服。1936年,意大利加入日本和德国签署的《反共产国际协定》,由此,德意日三国轴心初步形成。同年,意大利和德国一同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1939年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被颠覆。在眼见德国把欧洲局势推向战争边缘的时候,墨索里尼趁火打劫,於1939年4月7日,占领阿尔巴尼亚。 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侵略阿比西尼亚后,1937年意大利也退出了国际联盟。意大利与同样退出国联的纳粹德国在1939年5月缔结了《钢铁条约》,从而加强了罗马—柏林轴心。1940年9月27日,德国和意大利又接受了日本加入轴心国,签署《三国公约》,罗马—柏林—东京轴心就此正式形成。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 战争弥漫
    日本的军国主义化:在太平洋地区,战争的硝烟从1930年代早期就开始弥漫。日本扩大了其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逐渐向中国扩张。日本鼎承其大陆政策,图谋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的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强行成立由关东军控制的伪满洲国。 日本对华的侵略是否可以被看作是为其称霸世界的企图所迈出的第一步尚存争议。有学者认为,事实上,日本的侵略主要是受到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希望能够保障其在华的利益,特别是掠夺中国的自然资源。如果从19世纪欧洲强权的观点来看,日本的行为无可
    第二次世界大战挑剔。因为在那个时期,西方列强对海外殖民地的占领和掠夺以及对殖民地居民的杀戮比起日本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到1930年代,世界已经广泛接受了威尔逊的自决原则,这意味着以殖民主义的方式粗暴地掠夺他国的领土或资源的行为已经无法为国际社会所容忍。此外,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残忍暴行也遭至国际社会普遍谴责。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虽然日本法西斯势力在1931年的时候并没有上升到左右日本政局的地位,可是日本早已经在制定征服世界的计划。
    1939年日本军队试图从满洲进攻苏联,但很快就被苏联和外蒙古的联军击溃,这阻止了日本的向北扩张政策,也保证了苏联与日本之间脆弱的和平,直到二战末期。同时,在这次试探苏联的失败的战役之后,日本内部北进和南进的争端中,南进派的力量得到了加强,因此日本从此以后较为坚定的走上了进攻中国征服太平洋的道路。日本在1930年代的政策对於其最终的失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时日本的政策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之上,即日本在没有获得稳定的自然资源供应之前无法与欧洲强权对抗,但为了取得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他们又必需挑起一场他自知无法获胜的战争。此外在侵华时期的残忍行径、在中国建立傀儡政权的作法与日本的最终目标一脉相承,日本在战争中坚持这种不得人心的作法。而日本国内的许多政治精英当时就已经意识到这种自取灭亡的作法将会为日本带来灾难,但都没有试图制止,因为提出异议的人士纷纷遭到生命威胁。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 - 立场改变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最著名的战时总统美国一个高枕无忧的国家,经过约半个世纪的经营后,美国已经悄然成为当时世界第一的工业国,当世界太平时,他觉得欧洲和亚洲离自己太远,当世界不太平,欧洲和亚洲的各大国为争夺利益互成水火、大打出手时,他又庆幸自己躲在两洋堡垒的后面。虽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对法西斯国家德国和日本的扩张野心已经了如指掌,但是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思想却弥漫着整个美国上空,美国人普遍对他国的战争不感兴趣。所以罗斯福只能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物资援助,但常常遭到严格执行中立政策的国会的阻挠。直到1941年3月,美国国会才在西欧战事吃紧,全世界都有陷入战火危险的时候通过《租借法案》,这个法案授权总统向他认为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军火和战争物资,至此,美国已由中立国成为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国家。同年8月,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军舰上举行会谈,并签署旨在摧毁纳粹政权的《大西洋宪章》 。直到美国的太平洋军港珍珠港受到日本的偷袭。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中国情况
    1920年代的中国四分五裂,被各个当地的大军阀控制,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得以通过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形式来对中国施加影响,但是这样做风险很大,因为一旦中国陷入完全的无政府状态,任何协议都无法执行;而如果中国变强,则有可能废除这些条约。
    1926年起,以蒋介石为主要领袖的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军开始进行北伐。蒋介石成功地击溃了华中、华南地区的军阀,而且即将与北方的军阀达成和解协议。由於过去有着亲日背景的,控制着东北三省(满洲)的军阀张作霖一再拖延与日本签订能够给日本带来更多不平等收益的条约,并表现出将与蒋介石合作的迹象。于是,日本军方中的少壮派在1928年发动了一次暗杀事件被称为皇姑屯事件,暗杀了张作霖,并且逼迫张作霖的儿子、继承人张学良继续同日本合作。然而张学良却因此更加偏向於同南方的蒋介石政府合作。在张学良完全控制住东北军政局势后,宣布「易帜」,接受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领导。失去对中国东北本地军阀的控制后,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并在当地设立了一个傀儡政府“满洲国”以便日本进行暂时的间接统治,还将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安插为满洲国的皇帝。因为中国历届合法政府均不承认满洲国的合法性,所以都称之为伪满洲国。
    蒋介石,中国战区总司令九一八事变后的整个三十年代,中国与日本陷入了僵局,蒋介石为了集中精力消灭对他的统治有危害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蒋介石认为,只有全中国都团结在他自己的旗帜下,才能更加有效的对付外来的侵略。而此时,随着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和日本侵华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蒋介石的政策感到不满。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被迫同意。日本关东军对此的反应是在未获东京批准的情况下於1937年7月7日制造卢沟桥事件,以此挑起冲突,中日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并未得到外国的多少支持,而更多则是道义上的支持,几乎是在独自面对日本强大的威胁。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请求外国援助,只得到苏联的积极回应,其他大国则保持沉默。英国为了不刺激日本,加入了对中国的封锁,而美国则依然在孤立主义的政策上自我陶醉,美国对中国的支持也仅限於道义层面。后来国会虽然通过《租借法案》,可以向总统认为国防至关紧要的国家输出军火,但当时中国的海岸线被日本封锁,此法案反而更有利於日本。苏联在抗战初期是中国最大的援助方,但在苏日和谈后,苏联的援助停止。值得一提的是纳粹德国的对华援助,1928年以后,德国军事顾问以个人身份受聘于中国。在抗战初日本侵华政策一直持反对态度,并成为中国的重要军火提供国。1938年,德国主张对日友好的新外长里宾特洛甫上台,中德之间的暧昧关系方告终结。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 - 欧洲战场
    1939年10月份的欧洲,波兰遭受两面夹击,遭到了覆亡的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凌晨,波德战争爆发,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3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波德战争和在远东的中国抗日战争的打响,意味着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当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结合起来时,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闪电战」是怎么回事。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虽然英国和法国之前已经保证会确保波兰的安全,但是波兰的抗战并没有得到英法两国任何有效的军事支持,而是实行所谓的「静坐战」,企图祸水东引(「东」指的是苏联)。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最终波兰的军队还是被装备精良的德军击溃。9月6日,波兰政府逃离华沙。9月17日,华沙保卫战开始,几乎在同一天,根据之前苏德关于波兰瓜分协议,苏联红军占领波兰东部。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在复国20年后,又一次消失了。
    虽然东线战事形势千变万化,可是西线的法德边界却毫无动静,英法等国违背了自己许下的如果德国胆敢入侵波兰,英法联军将直捣鲁尔谷地的诺言,虽然屯重兵於国门,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后面,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唐·吉诃德式的小国抵抗着强大邻国的侵略,取而代之的只是在外交上予以形式上的谴责而已。从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开始,直到1940年5月10日,德国才和英法爆发正式冲突,这段和平的时期被德国人叫作静坐战(Sitzkrieg),西方则称为假战(Phoney War)。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对西方的绥靖一语道破:对於这种结局,波兰人应该感谢他们的英法朋友。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 - 战争初期
    战争初期的苏联和东方战线:欧洲大战开始后,斯大林认为德国迟早要进攻苏联,就开始着手建立防范德国的「东方战线」,这条战线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并企图通过扩大苏联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
    1939年9月17日,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苏联和德国一起合谋瓜分了波兰;9月28日,苏军开进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1940年8月初将这三国强行并入苏联。1939年11月30日苏联进攻芬兰,爆发了苏芬战争;1940年6月28日,苏联出兵进驻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
    至此,苏联已将其国界向西推移300~400公里,获取了邻国大约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2300万人口。这些领土在苏联战后以合法的名义占领,直到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才获得独立。
    东方战线并未得到苏联预期防御德国进攻的作用,却因为其大国沙文主义的充分暴露而遭受到各国的谴责,苏联也被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除名,并将利益受到损害的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家更快地推向了轴心国阵营。苏联的这种作为,加上苏联当时的国内肃反运动,都严重损害了苏联的声誉和共产党在国际社会中的声望。  
    斯堪的纳维亚战役:1939年11月30日,芬兰遭到苏联的袭击,苏芬战争(也叫冬季战争)爆发。芬兰的抗苏战争赢得了当时国际社会的广泛的同情,瑞典、美国等国家的志愿者纷纷组织志愿军奔赴芬兰对苏作战,英法也计划组织远征军,准备借道挪威、瑞典开赴芬兰。但当时芬兰也是相当孤立的,瑞典政府保持中立,德国甚至由于策略原因而只得站在苏联一边,英法的动作迟缓,远征军则更是遥遥无期。1940年3月,芬军在损失了20%的部队后终於放弃了曼尼海姆防线。最后,它的独立才是第一位的。经过3个月的苦战与惨重损失,苏联在芬兰同意割让10%的领土后放弃了侵略目标。芬兰人丧失了比在战场上所失去的更多领土,且其独立仍然受到苏联的严重威胁,这最终导致了持续战争的爆发。苏军在这次战争中表现出的极低的战术素质,这坚定了德国进攻苏联的想法。
    1940年4月9日德国展开威塞尔演习(Weserubung)计划,进攻丹麦和挪威。德国人声称这是为了防止英法首先占领挪威这个原本中立的国家,从而切断德国从瑞典进口矿产的道路。英国海军成功地封锁了挪威港口,并且在挪威登陆。但是德军撤退到挪威腹部山地并据此坚守。英国军队无法肃清德军,於是在破坏了挪威港口设施后撤退,挪威政府随后向德国投降,令瑞典和芬兰与西方国家的联系被切断。由此,德国向中立的瑞典施压,要求允许德国的军用物资与士兵过道瑞典。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 - 西线爆发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改良过的希里芬计划( 亦称为曼斯坦计画 )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和法国,静坐战 (Sitzkrieg) 结束。
     第一阶段作战:当法国统帅部迷恋在马其诺防线不可攻陷的神话里时,5月13日德国A集团军通过法国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森林(Ardennes)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山地因为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德国人的两个坦克师在高射炮的掩护下强渡缪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国南部战略要地色当,而同一时期德国B集团军也使用闪击战的方式入侵荷兰、比利时,来吸引跟牵制位於比利时平原一带的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使A集团军得以更加顺利的从法国北部附近通过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之侧翼,来构成曼斯坦计画中的大包围网。到5月19日7个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利海峡只有50英里处。5月24日,德国装甲部队已经望见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刻尔克,但却在这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个命令被证明是德军的致命失误,被包围的盟军立即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即敦刻尔克大撤退。850艘各种类型、动力引擎、大小的船只舰队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克尔刻,5月27日开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这次的撤退虽为英国保留了元气,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但也丧失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装备,士气亦一度跌落至低荡。
    第二阶段作战:1940年6月10日,德军开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国本土,由於先前在低地国地区丧失了大部分的军事力量, 所以德国的装甲部队纷纷进行一场竞速比赛,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国中央,6月17日,首都巴黎被攻占,6月25日,为了羞辱法国人,希特勒选择在贡比涅地区一个当年一次大战德国投降签订降约时的同一节火车车厢内签署与法国的停战条约。根据此项条款 ,法国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领土疆域由德国武装部队来进行实质占领, 而南部地区则成立由贝当执政的附庸政权 : 维希政府。
    德军势如破竹,在六月下旬打败了法国,令英国孤军作战从德国展开西线进攻到法国败降只经历了6个星期,闪电战的威力让法国体会到了亡国的耻辱。法国的战败令英国必须独自面对德国。
    占领法国后德国空军就在法国北部集中,准备可能的登陆战(海狮计划,Unternehmen Seel?we)。德国决定首先进行空战消灭英国皇家空军,这即不列颠战役。但事实上很多人认为登陆战根本就不切实际,因为即使德国空军能够将皇家空军赶出南英格兰,剩余的英国空中力量仍有可能在英格兰中北部对德国登陆造成威胁,德国的登陆部队很有可能被英国海空力量切断,然后逐个消灭。
    但是德国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在8月5日发动了鹰计划,即对英国的大规模空中打击,从而为陆军登陆扫除障碍。在战役的高峰,8月24日到9月6日德军每天平均出动1000多架飞机,凭藉着数量上的优势与已经十分疲劳的皇家空军飞行员作战,虽然英国拥有先进的雷达技术,他们还是损失了四分之一的空军飞行员。 德国却在关键时刻决定改变战略。他们开始对英国的主要城市狂轰烂炸,希望能够摧毁敌人的信心,令敌人迅速投降。这为英国的飞行员提供了喘息的机会。但轰炸也对英国造成了严重影响,几乎所有的英国工业重镇遭到袭击,伦敦更是从9月7日到11月3日连续57个夜晚遭受轰炸,其他受袭击的城市还包括工业城市考文垂和伯明翰,以及一些港口和海军基地等。当时在欧洲大陆没有大的地面冲突,因此空战成了主要的战事。英国空军也不时在夜间轰炸欧洲大陆。8月25日晚上皇家空军第一次对柏林进行了轰炸。不列颠战役的最终结果是,希特勒在9月17日下令「无限期推延」海狮计划,德国登陆英国的企图宣告失败。另一个令希特勒取消海狮计划的主要原因,他已将战略目标由西欧转向了曾经是盟友的苏联。
    巴尔干半岛:1939年4月7日,欧洲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欧洲的另一个法西斯国家意大利就开始了对阿尔巴尼亚侵略,随后又在1940年10月28日进攻希腊,可是意大利不但未能占领希腊,希腊人反而在1940年11月14日进入了阿尔巴尼亚。但这时德国开始介入战事。1941年4月6日德军开始与希腊人作战,同时还攻击了南斯拉夫。英国人虽然支援希腊,最后还是无法取胜,纳粹德国的军队在4月27日进入雅典。之后德国又开始发动对克里特岛的攻击,6月1日克里特战役结束,德国伞兵成功从英国人手中夺取了该岛。但是这次行动对德国来说也不太顺利,之后德国再也没有使用伞兵攻击。英国和希腊的最后几支武装力量在6月1日撤退到埃及。在巴尔干落入纳粹手中之后,希特勒终於可以无顾虑地发动对苏联的袭击了。

十.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东线战场
    德军巴巴罗萨计划进攻图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其仆从国在内的190个师,3712辆坦克,7184门火炮,60万辆运输车和4950架飞机,共计五百五十万人,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该军事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苏德战争开始了。苏联将这场战争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也叫苏联卫国战争。
    而除了德国以外,意大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部队在希特勒的要求下也对苏联发动袭击。另一个参与进攻苏联的国家是芬兰,由於苏联在建立所谓东方战线的时候侵略芬兰,并割占了芬兰的部分土地,所以芬兰在1941年6月25日宣布将攻击苏联,以取回其在两年前的冬季战争中所丧失的土地。芬兰在战争初期夺回被苏联割占的土地后就停止了进攻。另外芬军亦参与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这场被称为继续战争的冲突持续到1944年。
    在战事的最初几个星期对苏联红军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由於斯大林对德国发动战争的时间和进攻方向估计的严重错误,加上许多红军将领在斯大林发动的肃反行动中丧生或者被流放而严重削弱了苏军的作战和指挥能力,苏联对德国发动的闪电战猝不及防,导致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战争前苏联着手建立的「东方战线」被德军坦克一碾而过,进而丧失了大片国土,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和乌克兰首府基辅等大城市相继被德国占领,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今天的圣彼得堡)也被包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的基辅保卫战,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基辅被大规模围歼,苏军仅被俘人数就达60万人之巨,这一战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此战导致苏联西南防线的溃退。
    虽然一开始德国人打得极其顺利,但巴巴罗萨计划本身就存在着重大的漏洞,其中最严重的缺陷是其后勤补给。苏联广袤的土地意味着如果德军行动过快,后勤补给将无法及时跟上。所以尽管1941年11月初,克里姆林宫已遥遥在望,苏联政府和外国使馆已迁往莫斯科以东800公里的古比雪夫(今萨马拉),但11月7日斯大林依然如往年一样在红场进行十月革命节阅兵,受阅部队(包括由远东及西伯利亚军区调来的部队)刚刚接受完检阅即被投入战场,到1941年12月5日德国人的攻势被遏止时,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已经达到极限,再加上战线后方苏联游击队的不断破坏,前线部队的进攻已经难以维继,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粉碎。巴巴罗萨计划最初制订时认为苏联红军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崩溃,但真实情况是苏联部队始终能够组织有效抵抗。这一错误的估计严重影响了德国人的计划。另外,苏联人在撤退时采取了焦土政策,他们坚壁清野,令德国人的后勤问题更为突出。当冬天来临时,大量德国士兵因苏联严寒的冬天和苏联的反攻而死亡。 虽然德军最后不得不因供应短缺与寒冷的冬天而停止进攻计划,但他们还是占领了大片苏联西部领土,而苏联直到1944年末才完全收复失地。
    苏德战场是二战时期最主要的陆上战场,也是二战中决定胜负的主战场之一,德军80%的陆军力量在苏德战场上被歼灭。苏联为抵抗德国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当然苏联并非是在孤军奋战,同盟国为了支援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冒着极大的风险向苏联提供包括飞机,战车,步枪,军服到各种原料等大量战略物资;但更主要的是苏联军民的艰苦战斗。此外,苏联几乎未参与重大海战,直到战争末期才正式对日本宣战。

十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 北非战场
    蒙哥马利元帅在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役开始於1940年,当时小股英国军队击溃了来自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的袭击。随着由沙漠之孤埃尔温·隆美尔(Erwin Rommel)率领的德国部队的到来,战事在1941年的阿莱曼达到高潮。1942年7月1日至7月27日,第一次阿莱曼战役爆发。德国人成功占领了阿莱曼,这是在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运河之前最后一个战略地点。然而,就像在苏联一样,德国人的后勤供应跟不上,让英军有机会阻挡他们进攻。
    10月23日到11月3日是第二次阿莱曼战役,这次是英国人采取了主动。因为德意联军占领了阿拉曼就可能直接侵占整个埃及,继而威胁苏伊士运河和中东,切断英国与印度等海外殖民地的联系。英军必须设法阻止德意军队的进攻。10月23日夜,英军1000多门大炮齐发,向德意军队发动强攻。一个多星期后,十万多德意军队损失过半,防线崩溃,被迫西逃。隆美尔一路撤退到了突尼斯。
    1942年11月8日,英美军队在「火炬行动」中登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当地维希法国的部队几乎没有任何抵抗。最终德意部队遭到来自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部队的夹击。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进攻的盟军部队在1943年5月13日将德意部队完全赶出非洲。在北非战场上,25万轴心国士兵被俘虏。  
    盟军进攻意大利:盟军占领北非后,利用其优势进入欧洲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1943年7月10日,盟军最先攻击了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这令墨索里尼丧失了党内同仁的支持。1943年7月25日,一向是墨索里尼的橡皮图章的法西斯党最高委员会通过决议要求恢复君主立宪制,并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国王。当天晚上墨索里尼被国王召见,到达皇宫后立即被逮捕并撤除所有职务,随后软禁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别墅。他的继任人彼得罗·巴多格利奥元帅(General Pietro Badglio)在1943年9月8日与盟军达成停火协议。 与此同时,由乔治·巴顿将军率领的美国第七集团军以及由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率领的英国第八集团军成功会师,完成了对西西里的占领。德国人在得知墨索里尼垮台后立即出兵意大利并在北部地区建立了强有力的防线。1943年9月3日,盟军部队登陆意大利本土,美军从萨勒诺(Salerno)登陆,英军则在塔兰托(Taranto)登陆。
    由奥托·斯科尔兹内率领的一个德国特种部队救出了墨索里尼,并安插他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领袖。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是一个位於北意大利纳粹占领区的伪政府。墨索里尼在1945年4月28日盟军会师米兰期间被捕,并被逮捕他的游击队处死。尽管德国控制了意大利北部地区,盟军还是在1944年6月4日 (诺曼第登陆两天前) 进入罗马。1944年9月10日,英军开始对德国的防线发起攻击,直到1945年4月29日,即德国投降以及墨索里尼被捕两天后。
    夏尔·戴高乐将军
盟军的大陆反攻:与罗马沦陷同时发生的是对法国的进攻。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第登陆,盟军与德军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激烈交战,然后美军、英军与加拿大军队逐渐取得优势,德军则渐渐衰弱。最后致命的一击是十分冒险的行动,由巴顿领导的美军突破了德军的防线,而原本在诺曼第作战的德军则被困在包围圈中。德军再无力阻挡盟军的进攻,盟军顺势直达德法边界, 盟军也开始对德国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物质破坏。而在国内,希特勒逃过了多次暗杀行动,包括发生在1944年7月20日最严重的一次政变企图。这场由克劳斯·冯·施道芬堡(Claus von Stauffenberg)策划、阿尔弗雷德·台尔普(Alfred Delp)等人参与的计划原本准备用炸弹谋杀希特勒,但是过程中一些未预料到的因素导致预谋失败。希特勒只受了轻伤。
    1944年8月15日盟军又发动「龙骑兵行动」(Operation Dragoon),从法国南部发起攻击。到9月,三组盟军部队已经抵达德国边境,很多乐观估计认为战争在1944年年终就可结束。
    为了实现该目标,盟军发动了「市场花园行动」(Operation Market Garden,1944年9月17日至24日),试图解放荷兰北部地区并进入德国,但是德军的力量比情报中显示要强得多,英国第一空降师几乎全军覆没。
    1944年寒冷的冬天以及盟军所遇到的困境令西线战事处於僵局。美军在赫尔根森林战役(1944年9月13日至1945年2月10日)中试图消耗敌人的实力,因为只要德国人还守着这片森林,盟军就无法快速推进。1944年12月16日德军发动了一次反攻,在阿登攻击初期德军成功地包围了一些美军部队,但是盟军最后还是成功地击退德军。
    盟军的最后障碍是莱茵河。由於德军的失误,盟军在1945年4月渡过莱茵河,通向德国心脏的大门就此打开。

十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战事结束
    1945年4月25日,美国与苏联的部队在易北河会师,将德国划为两半。由苏联红军发起了进攻柏林的战役。希特勒坚决抗拒,宣称誓死保卫柏林,攻克柏林的战斗惨烈开打,苏军在柏林战役中共歼灭德军48万人,自身也付出了30万人的伤亡代价。1945年4月30日,当一切都即将结束时,希特勒在自己的碉堡中与自己的长期情人或新婚妻子爱娃·勃劳恩(Eva Braun)一起自杀。希特勒在遗嘱中任命卡尔·邓尼茨(Karl Donitz)海军元帅为他的继承人,约瑟夫·戈培尔为德国总理。但是戈培尔也在5月1日与家人一起自杀,而只剩下邓尼茨与盟军谈判投降问题。投降文件在5月7日由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General Alfred Jodl)签字,根据苏联方面的要求,上述情况只能视为投降仪式的预演,正式的投降文件於次日(5月8日)在柏林由苏联的朱可夫元帅主持签署,凯特尔元帅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在文件上签字,该文件於5月9日零时生效,由於时差关系,美英盟军将5月8日称为V-E Day(欧战胜利日)。邓尼茨在1945年5月23日被捕,前第三帝国的领土则被盟军划分为苏联控制的东德与由英国、法国和美国控制的西德。6月24日苏联在莫斯科举行战胜纳粹德国阅兵式,数百面纳粹军旗被苏联士兵抛到列宁墓斯大林脚下。
    战争结束后,盟军也发现了多个纳粹集中营,据估计纳粹利用这些集中营囚禁与谋害了大约1200万人,其中受害最重的是欧洲的犹太人,根据纽伦堡审判时的证词,大约有一半的犹太人死於纳粹魔掌之中。除此之外吉普赛人、斯拉夫人、天主教徒、同性恋、残疾人等也遭到残酷迫害与毁灭。在所有的集中营中最着名的是奥斯维辛集中营(Auschwitz),大约有200万人死在这里。虽然在战争期间盟军对纳粹大屠杀的行为所知并不多,这种残酷的行为已经成为二战历史中最重要的一段记录之一。

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 远东战场
     中国战事之爆发:
     二战中国战场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时就已经全面展开,比欧洲爆发全面战争早了两年多。事实上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和日本已经分别在中国东北、上海、华北附近爆发过军事冲突,因此有学者认为中日之间的战争在那时就已经开始。但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军力仍然被蒋介石调用去从事「剿共」行动。剿灭共产党的行动在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才停止,而中日两国政府间的正式战争状态则在七七事变之后才得以明确。
    从1937年到1941年,二战亚洲战场的绝大部分战役发生在中国。日军从华北和上海两个方向向中国腹地发起猛烈攻击,并宣称能「三月亡华」。中国政府组织力量进行顽强的抵抗。在淞沪会战苦战3个月后,1937年12月中国政府的首都南京失守。为了报复中国政府的强力抵抗,和企图通过野蛮手段恫吓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日军在南京以及周边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屠杀行动,其中南京大屠杀尤为惨烈,据中国政府官方资料,有30多万人在这次事件中被日军杀害,如果包括从上海到南京一线及其周边地区的话,受害人数更高达上百万。 中国国民政府在撤离南京后,先迁到武汉,然后又退守重庆。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 继续组织力量反抗,在徐州、河南、江西、湖北、安徽、广州组织过大规模战役。1938年秋,日军虽然占领了中国东部的大片领土(以占领广州、武汉为标志),但是面对国民政府的抵抗,和占领区内人民的自发抵抗,日本已经感觉无力发动进一步的进攻,於是战争进入僵持状态。在战争之初,中国基本上独自与日本作战。英国参与了日军对中国的封锁。美国也未向中国进行任何援助,相反的,不断将中途岛海战与跳岛作战.
    此时日军主要目标为夏威夷群岛及澳大利亚,以阻止盟军利用来作为反攻跳板。4月的空袭东京(Doolittle Raid,杜立德空袭)虽然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却鼓舞了士气;而美国海军在珊瑚海海战(Battle of the Coral Sea)虽失利,却依然挫败了日军进攻莫尔斯比港(Port Moresby)的企图。日军为了避免本土遭受攻击,决定于6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中途岛海战(Battle of Midway),以求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在这场实力相近的战役中,日本海军因为动作较缓,惨遭四艘航母被毁的决定性打击。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澳大利亚军队在新几内亚成功地守住了莫尔斯比港,8月日本地面部队在米尔恩湾战役(Battle of Milne Bay)中遭到挫败。同时美国和日本抢占瓜达尔卡纳尔岛(Guadalcanal)。在之后的6个月双方部队发生激烈战斗,最终美国取得了胜利。至此日本不得不开始打一场防御战,盟军变被动为主动。日本海军被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拖累,从此便再也无法恢复元气。日军在其他战场上也丧失了优势,美国开始积极为麦克阿瑟在新几内亚的陆地推进以及尼米兹的太平洋岛屿战争铺平道路。
    1944年盟军在一系列越岛登陆作战中,突破了日军在太平洋的内防御圈,日本海军遭到重创,随后盟军发起进攻菲律宾的登陆战役,在莱特湾海战中击溃了残余的日本舰队。盟军在西太平洋获得空中和海上的压倒性优势。
    在中国战区,日军被拖入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的泥潭。中华民国国军将领薛岳对攻入长沙的日军采取天炉战法,引诱入长沙,再左右包夹。这缔造了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中国共产党在发动了“百团大战”之后,利用游击战术不断的打击日军的后方补给线。 日军为了封锁滇缅公路以封锁中国对外补给,于1942年攻击缅甸英军。国军以史迪威为指挥,杜聿明、孙立人等人率远征军入缅援英。但由于盟军缺乏统一指挥,加上忽略地形险恶及轻敌,最后被日军各各击破。缅甸最后被日本占领,盟军分别撤至印度与云南,滇缅公路中断。1943年10月中英盟军发动滇西缅北战役,于1945年1月收复缅北,并建立中印公路恢复补给。此期间以驼峰航线代替,但效力不大。
    在滇缅战争期间日本发动“一号作战”,先击败防御河南的汤恩伯;再率军采取钳型攻势攻下长沙,方先觉死守衡阳,最后仍被攻下;最后日军再联合广州日军攻下广西,并攻至贵州独山,一度威胁重庆。日军打通了平汉铁路、汉粤铁路,完成大陆补给线,却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由于分散了兵力,最后为国军反攻提供了契机。
    日本投降
    长崎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在硫磺岛、冲绳岛以及其他地方的苦战使双方都遭受严重的人员伤亡,不过这些战役的成果是日本的缓慢撤退。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深飞行员丧身战场,日本开始实行由神风特攻队直接冲击重要军事目标,试图减缓美国部队的进攻速度。但同时,东京和其他城市还是遭到了美军的轰炸。在中华民国战区,中华民国国军在中美空军支援下牵制日军并轰炸大陆补给线。日军意图反制而发动湘西会战与鄂西会战,中华民国国军皆防卫成功。1945年2月3日,苏联同意介入太平洋战事。1945年4月5日,苏联政府在《苏日中立条约》到期前,宣布《苏日中立条约》不再有效。投机的斯大林选择在8月8日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攻入中国华民国东北地区。中华民国国军亦对华南地区发动躁进作战,目标广东及湖南。而同月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震撼日本。
    面对核武器的威胁与中国东北地区的丧失,日本天皇裕仁与内阁开始重新考虑投降。日本帝国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正式宣布投降。最终的投降书是于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签署的,此后麦克阿瑟将军开始负责日本的重建。这段时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军的占领期。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布,美日两国已经不处于敌对状态。

十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 战后情况
或许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学到的惨痛教训,西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并没有向战败国要求索赔。相反,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的经济复苏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要求美国国会拨款上百亿美元,用於欧洲的重建。马歇尔计划使西欧恢复了经济繁荣,使西欧成为美国的坚定盟友,从而有效地阻止了苏联势力的扩张。但是被苏联控制的欧洲部分并无法享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在《巴黎和约》中,苏联的敌人匈牙利、芬兰和罗马尼亚必须向苏联及其卫星国支付3亿美元(根据1938年的价值)的赔偿,而意大利则必须赔偿3.6亿美元。意大利的赔款主要在苏联、希腊和南斯拉夫三个国家之间分享。 战争也动员了空前绝后的大规模部队。虽然此后还是爆发了几次大规模部队的肉搏战(如5年后的朝鲜战争以及几次非洲国家的战争),大国开始更注重军事上的科技含量与精良的作战部队。
    战争后的纽伦堡审判判处了多名纳粹高级将领死刑,罪名是战争罪与种族大屠杀。同样的,在东京审判中,多名日本的高级官员也因类似的罪名被执行死刑,但由于美国的私心,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清算远远不及德国彻底,如美国出於自身战略利益需要保留了天皇制,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犯有严重战争罪行的冈村宁次等未被起诉。在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芬兰,盟军要求将政治上的领导人以战争责任的罪名处决。日本同时与48个国家签定了多边的《旧金山和约》,另与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在台北签定《台北和约》,1972年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78年,中日两国签定《和平友好条约》作为战争的终点。日本的战败以及之后美国对其的占领导致了日本的现代化,而这可以说是二战最大的影响。日本现在拥有一个十分类似西方民主的政治体制,并且开始非常倚赖美国,无论是政治上、军事上还是经济上。  

十五.第二次世界大战 - 后续影响
    核武器受灾者 1945,日本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战争的结果使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极权国家被打倒;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被削弱;美国大发战争横财,跃居世界头号强国地位,苏联成为唯一可以在军事上抗衡美国的国家,战前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所取代;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中国等一批欧亚国家相继建立了效法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范围由一个国家扩展为一个阵营;印度等殖民地利用其宗主国在大战中被削弱的机会实现了独立--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战争结果所带来的。在军事领域,战争发展了现代军事技术,并产生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进行作战的主要方式,同时,战略轰炸也成为一种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军事手段,战争后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战争并体现了其巨大的杀伤力。二战的结果充分证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战争的胜负与交战双方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战也对军事武器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雷达,喷气战斗机,火箭及导弹,电子计算机,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战争中投入使用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这些军事领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战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总共导致了全球5千万人的死亡。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无辜平民的伤亡是极其惨重的,其中包括了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和其他东欧人种的大屠杀、日本对无数中国与朝鲜平民的屠杀,以及战争末期盟军针对德国与日本境内民用目标的轰炸。

十六.第二次世界大战 - 伤亡统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欧非战场约占三分之二,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三分之一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集体屠杀、虐杀的,占二战中遭交战各方刻意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在这7000万人中苏联占2660万(1941年-1945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中国约占1800万人(1937年-1945年,其中军人约占15%,另外因战争造成的伤病者累计约1600万人次,因此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河南省尤其惨重,仅仅两次灾难就导致400万人死亡,1938年的“花园口”,死难的89万人中有32万在河南,1942年大旱引发的饥荒又导致300多万人死亡)。

十七.第二次世界大战 - 深远影响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2.世界政治局势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并开始分化,形成约半个世纪的“冷战”国际关系
     1)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和鼓舞下,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
     2)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同时,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两大阵营趋向瓦解。
     3)美国和苏联为了在全球称霸,展开全面斗争。在政治上双方各自拥立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上苏联实行计划主义经济,美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在军事上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成立华约组织。虽然美苏双方没有正面开战,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对其它国家发动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战争;文化上苏联推行共产主义,美国推行民主主义。最后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结束冷战格局。
     4)由于双方都有足以摧毁地球的核武器,因此双方都不敢开战,二战结束后几十年没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3.客观上推动了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的情况下,进入了高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
     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3)日本、联邦德国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强国,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这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虽然有所恢复和发展,但是各国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露,各国纷纷进行改革,未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潜伏着各种危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4.联合国诞生
    联合国由中、美、苏、英等国在战后创建,是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它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查看更多...

分类:历史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863

【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文章来源:互动百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简称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被塞尔维亚族青年用手枪打死。7月28日,奥匈帝国以此事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决定乘机吞并塞尔维亚。随后许多国家也相继卷入战争。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8月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14年8月4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入侵比利时,英国随即向德国宣战。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帝国投降。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起因和各主要交战国的战略方针,大战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早在1882年,德国即拉拢奥匈和意大利建立"三国同盟"(Triple Alli-ance),即同盟国。1892~1907年,逐步形成英法俄“三国协约”(Triple Entente),即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和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主义国家统治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族青年刺死的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对塞宣战;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同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同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大战从此全面展开,先后卷入战争的达33国,总人口达15亿。
    俄、法两国表示支持塞尔维亚,英国暗中支持俄、法。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几天后,德、俄、法、英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战争最初在欧洲进行,但是很快就超出欧洲范围。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卷入战乱。战场上双双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战争双方
     战争双方 主要参战国协约国:塞尔维亚王国、俄罗斯帝国、法国、比利时、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日本、黑山、意大利王国;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双方兵力 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即达7.045亿,动员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 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1.3亿,动员陆军兵力634万人。
    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是主战场。海上以北海为主战场。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
    东线战场
    毒气弹爆炸时的情景在东线,俄军统帅部(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为最高统帅)决定以西北方面军进攻东普鲁士,以西南方面军进攻加利西亚,后者为主攻方向。1914年8~9月间,俄军在东普鲁士遭惨败,但在加利西亚打败了奥匈军(F.X.J.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为总参谋长)。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国西北、西南两个方面军的接合部(维斯瓦河中游)发动大规模进攻,德军失利。随后,俄军企图乘胜打进德国腹地,德军抢先发动新的进攻,企图歼灭罗兹地区俄军。双方的企图均未实现。在巴尔干战场,奥匈军对塞尔维亚的多次进攻,遭到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军队的英勇还击。1914年10月,土耳其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对协约国构成新的威胁。
    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线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双方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导致后备兵员和后勤保障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战略主动权仍掌握在同盟国手中,但协约国的战争潜力正在动员起来(年初英、法、俄、比、塞 5国陆军师数为231个,德、奥、土为210个)。英法在西线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以便养精蓄锐;同时要求俄国在东线加紧进攻。德国改变了战略方针,企图尽快打垮协约国的薄弱一环──俄国,尔后打败英法,因此在西线也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在东线则积极进攻。1~2月,俄国西北方面军同德军进行了东普鲁士战役,俄军惨败。1~3月,俄国西南方面军同德奥联军进行了喀尔巴阡冬季战役,俄军形成了入侵匈牙利平原的态势。德国为稳住奥匈,集中优势兵力于 5月初对俄国战线中部发起了著名的戈尔利采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溃退,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但未能迫使俄国退出战争。5月,原同盟国成员国意大利转而对奥匈宣战,在奥匈东南开辟新战区。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入阵地战。意军(统帅为L.卡多尔纳)企图配合俄国和塞尔维亚等国军队打垮奥匈,但意军在伊松佐河地区连续发动的4次攻势(6~12月)均无进展。10月,保加利亚参加同盟国之后,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西线战场
    1914年,双方的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总参谋长为H.J.L.von毛奇,或称小毛奇)的主攻部队和钳制部队按计划行动。1914年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总司令为J.-J.-C.霞飞)和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为J.D.P.弗伦奇,后由D.黑格继任)在法国东北边境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法军南撤,德军推进到巴黎以东马恩河地区。1914年9月,德军在该地区遭法军大规模反击,史称“1914年马恩河战役”(见马恩河会战),德军退至埃纳河一线。至此,西线大部地段开始形成阵地战。在法国北部地区,交战双方的翼侧暴露。1914年9~10月,德军和英法联军为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直到海岸方止,史称“奔向大海”(“race to the sea”)作战。到11月,整个西线从运动战转入阵地战。
    1914年8月2日,德军为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卢森堡铁路,入侵中立国卢森堡。8月3日,德军未经宣战,越过德比边境,进攻比利时。德军企图攻占列日炮台,遭比利时守军顽强抵抗。至8月9日,德军在付出伤亡3万人代价后,侵占比利时全境,并在边境交战中将法军派往比利时的掩护部队驱回法境。8月21日,德军兵分五路向法国北部进犯,法军防线被突破,被迫撤退。9月3日,德军逼近巴黎,法国政府撤往波尔多。5日至12日,德军主力(5个集团军)和英法联军(6个集团军),在巴黎近郊玛恩河棗凡尔登一线长约180公里的宽大正面,投入200万军队、6600门大炮进行大规模会战,激烈的战斗持续近一周时间。德军在损失21万人后,未能实现占领巴黎的目的。法军伤亡14万人,亦无力将德军逐出法国,德军在安纳河一线转入固守,双方进入阵地战阶段。接着,双方为争夺法国北部海岸进行了一系列运动战,英法军伤亡惨重。德军虽占领法国东北部大片领土,但未能切断英法交通线。在随后进行的佛兰德交战中,双方均未能达到战役目的,在长达700公里的宽大正面筑垒阵地呈僵持对峙势态。
    1915年春,英法利用德军将主力用于攻击东线俄军,在西线取守势的有利形势,发动香巴尼和阿杜瓦攻势。但由 于战术陈旧,火力单薄,多次进攻都被德军粉碎,伤亡惨重。德军于4月发起反击,双方在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毒气,造成巨大人员伤亡。整个1915年西线战场,英法军死伤约百万人,德军死伤61万人。
    1916年,德军再次把主要力量移向西线,与法国展开凡尔登大会战。2月,德军调集27万兵力猛攻法国北部要塞凡尔登,企图一举消灭法军,法国形势危急。法国政府动员全国力量支援凡尔登前线,激战持续7个多月,德军伤亡30余万人,未能攻陷凡尔登。英、法为牵制德军,于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德军阵地发动反攻。此役较之凡尔登战役更为惨烈。德军依托坚固既设阵地,顽强固守,并不断发起反击,英法联军首次使用坦克等新式武器,但战至11月,双方伤亡约120万人,英法联军推进缓慢,未取得重大进展,西线再度转为胶着状阵地战,但战略主动权开始转向协约国。
    1917年4月,西线法军发动春季攻势,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与德军展开会战,战役历时一个月,法军伤亡10万人一无所获,军事失败引起法国士兵骚动。此后,直到1917年冬季,协约国在西线的战斗主要由英军承担。下半年,英军在美国装备支持下,多次发动进攻,损失100多万人仍无法扭转战局。
    1918年,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德国立即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在美国军队赴欧参战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结束战争。1918年3~7月,德军连续在西线发动5次进攻。第一次进攻持续半个月,目标是攻占亚眠,截断英法军队联系,把英军赶到海边,把法军逼向巴黎。但德军在突破对方两条防线后,被英法援军挡住,战役企图破产。4月份,德军沿马恩河进攻,尽管推进了15~20公里,但损失兵力14万。这时美军已抵达欧洲,增强了协约国力量。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进攻,突破法军防线,占领苏瓦松,推至玛恩河,距巴黎仅37公里,但仍未能歼灭英法联军主力,德方损失13万人。德军第四次攻势从6月9日至13日持续5天,战役企图是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两个突出地段防线连接起来以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威胁巴黎,但仍未成功。7月15日,德军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在英法联合反击下失败,德军15个师被歼,力量消耗殆尽,被迫撤至兴登堡防线,从此一蹶不振。
    海上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为打破封锁,德国海军决心同英国海军决战。英国海军从截获的无线电报中得知德海军即将出海,乃先于对方派出舰队前往迎击。
    双方参战兵力:英舰151艘(战列舰28、战列巡洋舰9、巡洋舰33、水上飞机母舰1、驱逐舰79、布雷舰1);德舰110艘(战列舰22、战列巡洋舰5、巡洋舰11、驱逐舰72)。
    英国战列舰
    德国战列舰
    日德兰海战是英德争夺海上霸权的一次较量,也是历史上交战双方使用战列舰编队进行的最后一次海战。双方参战官兵在10万人以上。英国损失舰船14艘,阵亡官兵6097人;德国损失舰船11艘,阵亡官兵2545人。就战役胜负得失而言,德国海军略占上风。但就战略意义而言,英国仍保持了对德国的海上优势,德国企图打破英国海上封锁的目的未能实现。
    战争后期
    1918年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后 ,德国将兵力集中于西线。1918年3~7月,德军发动5次大规模进攻 ,均未取得重要的进展。此时几十万美军抵达欧洲参战,德军已再无力组织进攻。从7月下旬至8月底,协约国联军对德军连续发动进攻,德军退守兴登堡防线,处于被动局面。  
    1918年9月26日协约国联军对德军发动总攻 。德军无力抵抗,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9月29日 ,德皇威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德军统帅兴登堡和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承认已无力继续战争。德皇改组内阁,任命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总理,向协约国提出停战谈判要求。与此同时 ,从9月底至11月初,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在协约国军队的攻击下先后投降。奥匈帝国境内被压迫民族要求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18年10月11日,波兰国会宣布波兰属地脱离奥匈帝国,10月28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1月2日匈牙利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 。10月28日,维也纳爆发工人总罢工和士兵游行示威,迫使奥皇退位。11月12日成立奥地利共和国。德国已处于完全孤立境地。11月初 ,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9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  
    1918年11月11日清晨 ,德国政府代表M.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必须在15天内从法国、比利时撤出军队。同时须从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出军队。还必须交出5000门大炮、25000挺机枪 、3000门迫击炮、1700架飞机、5000台火车机车 、15万节车皮和5000辆卡车。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
    马恩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军队同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在法国马恩河地区进行的两次会战。
     第一次战役:1914年8月法国边境之战后,法第4、第5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于9月初撤至马恩河以南,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布防。此次会战以德军失败告终。英法联军在200公里的战线上推进60公里,伤亡25万人,德军损失30万人。此役双方均有失误:毛奇远离战场,对前线战况不明、指挥不当,各集团军缺乏协同,导致速胜计划破产;英法联军行动迟缓,坐失战机,使德军保存了实力。
    第二次战役 1918年5~6月,德军在埃纳河地区实施进攻后,形成正面80公里、纵深60公里的马恩河突出部。此役,协约国军队损失6万人,歼敌12万人,向前推进40公里,将防线缩短45公里,达成战役目的,并由此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
    凡尔登战役
    炮轰过后的凡尔登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1916年2~12月在法国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战役。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之称。战役中,法军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大战后各国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据。
    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联军于1916年7~11月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实施的进攻战役。 此役,联军以损失61.5万人(英军42万人、法军19.5万人)的巨大代价,夺占德军240平方公里的阵地,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德军损失65万人,被迫收缩防线,在西线暂时转入战略防御。此役表明,进攻一方即使兵力兵器占优势,但若逐次投入兵力,仍难以达到突破对方纵深防御的战役目的。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对 中国的影响
    中国20万劳工赴欧陆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影响中国政府更迭和社会动荡的决定性因素,改写了20世纪中国历史。中国不仅从此逐渐全面卷入世界大战,而且经历了“五四”运动和共产党的兴起,红色中国的诞生。
    第一阶段,由于日本的强烈反对,袁世凯政府放弃接受英美俄的参战邀请,在1914年8月6日,宣布中立。但日本乘机占领胶州半岛后,英军在青岛登陆后,袁世凯在日、英共同压力下与日本签署包含卖国的“21条”的“民四条约”,引发全国性抗议。
    1917年初,在德国潜艇肆虐的压力下,英法等国要求日本派海军参与欧洲战事、并为其在华利益背书。日本改变立场,推动中国政府对德宣战。最终,依靠日本财政支持的段祺瑞坚决主张与德断交,黎元洪下台。1917年8月2日,开战整整三年后,中华民国政府国务会议国务会议正式决议对德宣战。但是,中国参战只限于取消奥匈和德国在华领事裁判权、没收敌产、废除条约等,不派军队而是提供民役。段祺瑞将宣战换得的日本借款用于对付南方的孙中山政权,即“对外宣而不战,对内战而不宣”。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 其他战场
    土耳其参战后,在近东开辟了新战场。1914年底至翌年初,高加索地区俄军同土军(恩维尔帕沙为统帅)进行了萨勒卡默什战役。俄军形成向土军推进之势。1915年,英法军发动打通达达尼尔海峡的远征,真实目的是先于俄国夺取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两海峡和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到1916年初,此役以英法失败告终。同年,英军通过西奈半岛向巴勒斯坦进军,翌年同土军进行了3次加沙战役,并占领加沙。
   随着1914年8月日本对德宣战,出现了远东战场。日本参战的主要目的是夺取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9月,日军强占了中国山东省大部,随后在英军配合下攻占青岛。与此同时,日海军相继占领了南太平洋德属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诸群岛。德属关岛和所罗门群岛被澳大利亚占领,萨摩亚被新西兰占领。
    在非洲,英法军于1914~1916年先后夺取德属多哥、喀麦隆、西南非和东非诸殖民地。  
    
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
    《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了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8年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
    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
    1918年11月3日奥匈投降,11日德国投降。
    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战争损失
    战场上牺牲的士兵大战使各国人民遭受空前灾难,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共7340 余万人,直接参战部队2900多万人,死于战场的约1000多万人,受伤的约2000 万人,受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3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75%,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军事影响
    战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英、法虽获胜利,但在战争中被削弱;美国从战争中获取暴利,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战争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在欧洲,德、法矛盾尖锐。在远东,日、美矛盾加剧。这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引发播下火种。
    这次大战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协约国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由于经济军事实力占压倒优势。飞机、坦克、潜艇和毒气等新式武器开始使用,使火力空前加强 。防御和突破的形式有很大改进。这次大战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电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以及坚固防御工事制胜论等军事理论,即是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战后20年各国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以及依靠坚固战略防御工事制胜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条约
    福煦将军的车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字处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
    《圣日耳曼条约》 1919年9月10日 ,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和约。
    《讷依和约》 1919年11月27日,战胜国同战败国保加利亚在巴黎近郊讷依签订。
    《特里亚农条约》 1920年6月4日 ,战胜国同战败国匈牙利在巴黎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签订。
    《色佛尔条约》1920年8月10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土耳其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
经中日谈判 ,签订了《 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和《附约》,日本被迫交还前德国胶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许多特权。
     1922年2月6日签订的《九国公约》, 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查看更多...

分类:历史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006
美国资深外交官陶涵评价蒋介石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陶涵
    

    核心提示:我相信,中国人民会得以看到正是他在战争期间的毅力及军事和外交战略,阻止了日本在东亚建立一个庞大帝国的企图,保护了中国的古老文明,为她未来的快速现代化和在世界事务终恢复威信开拓了一条道路。他敦促并且实现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脱离列强的回归,迫使西方列强终止了不平等条约,除了在雅尔塔会议上被西方盟军赠送给苏联那些权利以外。他还成功让英国和美国承认西藏和新疆是中国的一部分。此外,他为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赢得了一个席位,使中国在其中成为去殖民化的主要倡导者。
    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对话美国资深外交官、《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作者陶涵教授文字实录,采访整理:杨超
嘉宾简介:陶涵(Jay Taylor)教授系美国资深外交官。上世纪60年代曾在台北为美国提供政治分析和报告。中美建交后,他曾任职美国驻华大使馆。此后任美国国务院情报处副处长,是美国资深中国问题专家。现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蒋介石与现代中国》、《蒋介石传》、《蒋经国传》等书。
孙中山提拔蒋介石因他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
    凤凰历史:蒋介石的日本老师长冈外史认为蒋能成功的秘诀是“忠诚”,“感恩”,那么这两种特点在蒋介石的生涯中有什么样的体现?
    陶涵:蒋介石对孙中山不屈不挠的忠诚起到了很大一部分作用,使他得以被孙提拔到国民党革命军中的强势地位。孙提拔蒋是因为蒋的忠诚和“战争知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也是因为这位年轻的浙江军官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派别。1924年,他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指挥官,这将开始为他——只用等3年--提供忠实军官和部队单位,这些人都拥护他控制军队并最终控制整个国民党。在黄埔,蒋介石强调效忠中国、革命事业及革命领袖--孙中山。
    但同时,黄埔毕业学员很快便组成了一个军官的圈子,忠于他们的“校长”,蒋介石。这些毕业学员构成第一军团以及后来的南京和重庆控制的中央陆军中军官中的大部分。当然,在省级或地方军国主义(军阀)的将军们和在海内外其他军事院校接受训练的许多其他指挥官身上,他没有享受到同样的忠诚度。他面临着非黄埔系军官持续带来的阴毛,并通过以下手段幸存下来:对他们互相挑拨离间,支配位于上海的金融部门,昭示他的不朽奉献50年不动摇以纪念孙中山,并宣传他的爱国、勇敢和诚实的名声,以及他有时较高的知名度。此外,就谁将会取代他这个问题,他的对手内部永远无法达成一致。在台湾,蒋介石可以依赖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忠诚度,即使覆盖不到几乎所有成功抵岛的将领也无妨。那些少数派很快就退休了。在大陆,他对忠诚的重视,阻止了他对解决土地使用权和腐败的问题的大力投入。然而,在台湾,他迅速并成功地解决了这两大问题。
    蒋介石的战略眼光广阔不仅限于军事
凤凰历史:对蒋介石政治生涯中的多次下野,各方评价历来不一,您在书中认为蒋介石是效仿孙中山不计较个人权位,是以大局为重,为什么?
    陶涵:蒋介石,当然,是有野心的,他同时操纵着时局和许多个体,以巩固自己的个人地位。因此,所有领导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但是,和孙中山先生一样,他首先是个中国的民族主义者,有一套务实的方法击败清朝统治,团结全国上下,结束一切不平等条约,恢复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建立一个现代化、工业化、稳定且和谐的社会。这些目标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在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包括殖民地世界以及西方世界中的受教育人群和年轻人。工业革命,在农业、通信、现代教育和城市化中的科技进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其标志在于,既有可怕的混乱,也有显著的进步。虽然在中学之后只接受了三年的军事教育,蒋确实有广阔的战略眼光,而不仅仅是纯粹的军事眼光。他有些严重的失败,即包括战后阶段他在军事、经济和其他方面制定的灾难性政策,还包括内战。
    他是个认真的人。在某些方面——毛泽东认为——是个天真的人,就像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阿Q。但他也有善于分析的头脑,可以合成无数条事实并看到内在动力。孙中山先生对他的战略规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孙去世以后,虽然革命军在面对军阀时寡不敌众,他仍不顾苏联顾问和盟友共产党领导层的反对意见,执意推动北伐。尽管日本发出警告,他仍推进满洲在中央政府(国民党)旗帜下的统一。
    1928年西安事变后,他发现日本是中国及其文明的最大威胁。他设计并遵循一个长期计划,以建立起现代化的军事力量和配套产业,可以在抗日的同时暂时安抚东京的持续索求和入侵--甚至牺牲满洲。十多年(南京十年政权)后,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他同时也认为,如果中国想打败日本,将会需要太平洋主要大国的帮助。只有两种可能--苏联和美国。美国在当时是坚定的孤立主义者--其领导人和民众的都不希望与国外战争扯上关系。同时,在1927年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大清洗之后,苏联已经和蒋介石成为意识形态上的敌人,也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支持者。蒋介石和斯大林通过操纵欲使日本更倾向于侵略对方,而不是自己。斯大林赢了,但他现在则想让日本继续圄于中国的泥沼。因此,蒋得到斯大林承诺的大规模物资援助和苏联产有人驾驶战机。蒋介石向苏联独裁者给予的这种援助付出的代价又一部分是承诺与中国共产党形成一个全新的统一战线。此后的四年中,蒋继续敦促斯大林直接介入抗日战争。蒋介石知道,如果确实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战争结束时,苏联红军将很可能占领满洲和中国其他地区,给中共带来真正的推动作用。(当然,这实际上也确实发生了,德国战败后,苏联红军最终于1945年袭击了在满洲国的日本人)。
    1936年12月,在西安被绑架(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获得释放,此后以及在随后的形成统一战线的进程中,他人气飙升。因此,获得德国顾问的支持后,他相信中国的全新的现代化军队可以保卫国家,击溃日本。当这个被证明是不现实的时候,他拒绝了发起新一轮停火谈判和向日本让步的要求。相反,他预见到,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将是必要的,势必在长江沿岸掀起惨烈血腥的抵抗--这些经常是由他亲自指挥,使中国人民下定决心来迎接未来漫长而痛苦的拼搏进取。他呼吁并预见到工业厂房里英雄式的解散和熟练工人纷纷溯长江而上或去到内地其他地区。30万难民紧随其后。他下令修筑滇缅公路,并把国库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20000箱藏品搬到重庆。
    罗斯福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造成珍珠港袭击
    苏联的援助逐渐减少,蒋介石有四年基本都在独立领导“自由中国”——保卫该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和四分之三的领土。考虑到可怕的挑战,解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都非常稳定。比温斯顿•丘吉尔在伦敦开始执行同样的关键任务早几年的时间,他就试图让美国参与到抗击法西斯的战争。1937年,他预测这样的地缘政治构造板块的转变需要耗时4年--他是对的。但在那天到来之前,他在1939年警告伦敦,斯大林与希特勒将会签署军事条约,除非英国与莫斯科缔结军事同盟。纳粹-苏联条约当然随之而来。1941年的春天,他对罗斯福说,德国将很快攻击其昔日盟友——苏联。当斯大林提前预感到1937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想让这次对俄罗斯袭击继续下去,但他不希望侵略成功。德国装甲神兵入侵俄罗斯的不久前,蒋请周恩来警告斯大林。同年,蒋介石还预测,苏日和平条约会把日本侵略的矛头指向南方,在那里将不可避免地与西方的民主势力相冲突。最后,在1941年,蒋介石和丘吉尔,共同合作,说服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坚持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这一要求带来了对珍珠港袭击。
    蒋介石预料到失败提前2年计划撤退台湾
    当然,蒋介石也作出过重大的错误战略判断。例如:在1937年,在他的德国顾问的鼓励下,他过早地相信,新的中国军队已经准备好保卫国家,反抗日本侵略者。其它错误判断还有,他放弃了要求把史迪威召回的机会,当时恐怕连罗斯福都会毫无怨言的同意。在应对罗斯福不再继续坚持--正如罗斯福总统曾在1943年开罗会议上承诺的那样--他将说服丘吉尔对缅甸发动双重攻击以配合计划在该国展开的第二战役的时候,蒋所做的挑衅即不明智也非必要。他在和美国解决美元汇率转换问题的时候,也处理不当。他所犯的最大错误不仅把他带入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决战,也从根本上导致了蒋政权的崩溃。这个最大错误即是,他决定派遣自己的军队到满洲对抗解放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在最初也看到了“大局”。我们在这里谈到的是指他在日本宣布投降日之前做出的估计,即像他所预计的那样如果果斯大林--即使以隐蔽的方式--在二战后将爆发的国内冲突中支持中国共产党,而美国并没有采取同样坚定的立场来支持国民政府,他可能就胜不了。他在对即将到来的战后进行的动态分析明确了这一点。然而,在短短几个月内,从华盛顿发出的几个明显迹象显示,他们会支持他的努力以巩固蒋政府在东北的统治。因此,他改变决定,在这一和苏联及苏联控制的蒙古有漫长边境线的重点地区,不再去争夺控制权。但随后在1946年他的军队在满洲取得的一系列军事胜利使他确信,事实上,在短短几个月内,他就可以在该地区打败解放军。而且,他还认为,如果他愿意满足于仅在长春以南的东北地区实现国民党统治,其余地区都留给共产党,苏联将会心满意足。于是,他重新估计了对“悲惨”的可能性以及自己在满洲地区和逆转过程中的薄弱之初,将一支又一支军队送入厄运。这个令人惊愕的失败,连同中国当时发生的通货膨胀和腐败的失控,导致该政权精神上的崩溃。但是,蒋介石的大局图景里包括了这种可能性,作为应急之举,他从两年前便开始规划他向台湾的撤退。
    抗战8年蒋介石的部队没有一名将军背叛
    凤凰历史:您在书中提到蒋介石认为中国人缺乏坚毅的精神,因此对国民性持悲观态度,蒋介石后来发起新生活运动是否基于此?蒋介石对中国人的国民性判断是否准确?
    陶涵:是的,在五四运动的时候,蒋介石就曾怀疑过,一次群众运动就可以达到必要的革命目标:击败军阀,统一全国,终止不平等条约,以及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的现代化。他想,无知和几代人对西方摆布的王朝的顺从,让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远远低于西方和日本。和孙中山一样,他认为,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将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其中包含有个关键组成部分,将必须在训练中向士兵和军官灌输对民族大义热切奉献的精神。由此,在黄埔,蒋介石和周恩来(他的——实际上的——政治教育主任)共同重视的都是政治热情以及对高度无私精神的培养,“武士道”(“不成功便成仁”)的日本精神--忠诚的终极表达。
    如前所述,蒋介石获得众多支持开始于1936年秋天,而后,西安事变遭遇让他相信,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确实已经上升到某个地步,至此国家终于可以对日本帝国主义发起挑战,随后奖获得的支持进一步飙升。许多事实表明,1937年7月开始,日本取得的一连串军事胜利,并不是因为中国人民缺少了对抗日的感情承诺。最初两年里,数以十万计的中国士兵——主要是蒋介石的部下--战死。30,000军官——黄埔军校毕业生中的一大部分——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八年抗战过程中,蒋介石的队伍中没有一位将军或重要部队出现过背叛。在自由区的农民惨遭日本“烧光、杀光”的攻击,头四年里,国民党控制下的城市经历了严重的日军轰炸,以及持续的物资匮乏和重重困难。但中国人“艰苦奋斗”。这场战争期间,约瑟夫•史迪威将军,常强调中国的问题,并评论说--不论中国人如何受苦,他们通常都显得快乐而健康向上。纪律和士气或多或少起到支撑作用。例如,法定工厂,重新组装了中国军队在关键种类上的全部淘汰装备和额外的武器和物资,就许多方面而言,还把这些都提供给了他们。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高度关注在党和军队内部蔓延的腐败和重返原沦陷区的许多官员和军官对权力的滥用。但他觉得普通士兵和中国老百姓已经尽到了他们的职责。
    周恩来的历史性影响是说服美国相信中共是民主组织
    凤凰历史:蒋介石与周恩来都是浙江人,您在书中提到两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发展出不寻常的关系,彼此尊重,从长远的历史范围看,蒋介石与周恩来的关系如何?这种关系对国共关系乃至中国历史有没有影响?
    陶涵:这是一段不寻常的重要关系。这两个男人,当然,当时正在寻求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直至1940年新四军事件(皖南事变),我相信,你所提到的这种相互尊重一直都存在。这种尊重是基于基本的共同利益或共同重心。最重要的是,两人都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击败日本。本书通过一些例子,很清楚地表明,这就是他们一致的看法。但是,当这种分析和延安的政策路线产生冲突的时候,周恩来最终接纳了后者。随后便是两个男人之间各个历史时期的有趣交流,包括20世纪50年代的金门危机之前和期间,和最后在尼克松总统与周和毛就中美间可能的关系缓和进行沟通的时候。其实,周真实的历史性影响,是说服先进的美国人,中国共产党是个民主的组织,一心只扑在土地改革和良好治国之上。
    凤凰历史:您在书中提到,苏联支持国民党的终极目标是控制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苏联有这样的目标?苏联全力支持中国革命的出发点是什么?苏联因素在北伐和国共分裂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斯大林称国民党没有利用价值便会遭到丢弃
    陶涵:列宁和斯大林支持中国共产党创建并成长为世界反帝国主义斗争--全体共产党派都会同意这场斗争的指挥总部设在莫斯科--中一个潜在的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蒋在1923年率代表团前往莫斯科期间,告诉共产国际说孙中山和国民党可以接受苏联共产党在反帝国主义斗争中的领导,但不会接受任何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共产国际--来自苏联--给予的现金援助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第一年起就已经开始。除了引人注目的意识形态因素,莫斯科新的统治者非常担心日本在亚洲不断扩大其帝国版图,包括在与俄罗斯接壤的一些国家--这个国家刚刚在二十年前打败了俄罗斯。因此,苏联领导人还努力促进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的出现,使她可以成为日本进一步扩张的阻碍,如果这条路线行不通,还可以分散日本军国主义的精力,慢慢放弃入侵俄罗斯的想法,并使他们首先专注于压制中国。在二十年代初期,共产国际意识到,国民党这个党派要远远强大于新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因此,莫斯科促成双方谈判达成统一战线。谈判由共产国际监督,其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将保持其独立身份,苏联也将向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军输送武器和物资并派遣军事和政治顾问。
    直到1937年,苏联的援助对于北伐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共产国际的派给国民党的政治顾问,鲍罗廷,在1926年国民党发生的分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分裂后的左派中是共产党员,他们试图阻碍蒋介石的权力增长,分裂后的右派中包括大多数的军事指挥官。当年早些时候,蒋介石挑起或是操纵了著名的“中山舰事变”,成为国民革命军的指挥官。随着北伐逐渐推进逼近上海,国民党内两派之间的政治局势日趋紧张。在鲍罗廷的影响下,左派力量转移到武汉,秘密下令逮捕或暗杀蒋介石。在莫斯科,斯大林谈到,当国民党不再有利用价值时,它会像柠檬一样“被挤压后遭丢弃”。蒋率先挤压起来,下令对中国共产党进行血腥清洗。斯大林即时指示中共开始武装斗争,这一努力的后果非常严重,但却使毛泽东、朱德及其红军残余部队来到江西山区避难。大多数左派国民党加入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势力。
    蒋介石说服上海资本家捐钱靠的青帮恐吓
    凤凰历史:您在书中提到北伐时期,上海的资本家对蒋介石的政治决定几乎毫无影响可言,为什么?
    陶涵:蒋在1927年对中国共产党进行血腥大清洗之后,蒋及其军队无可争议地控制了上海的中国管辖区。直到该城市解放以前,银行家们都把蒋介石看作“红将军”。但是,大清洗似乎早已对此做了澄清。此外,蒋介石的妹夫宋子文站在国民党分裂期间站在了左派,后来加入了蒋介石一派,并成为新建临时政府的财政部长。哈佛毕业的宋是一位实干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家,认为预算平衡比其它都重要。他赢得了上海银行界的尊重和信任。但统一国家的远大征程必须继续,宋正告金融家们,购买新政府的债券是他们应尽的爱国义务,同时也向他们保证,将按承诺偿清债券的债务。很多银行家毫无疑问都是爱国者,并心甘情愿地照做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大部分说服工作都出自蒋介石实行大清洗时的盟友青帮的恐吓。国民党的征服债券以及此前中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到1937年7月日本开始入侵时,实际上已被如期还清。
    蓝衣社带给蒋介石的破坏躲过好处
    凤凰历史:蒋介石与蓝衣社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指责蒋介石欲建立法西斯独裁的言论为何能广泛流传?
    陶涵:在20世纪30年代初,蒋简单地被法西斯模式所吸引,把它当作灌输民族自豪感、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一种方式。当时处于希特勒统治的初期,西方国家的一些人,包括一些民主领袖,例如丘吉尔,都认为希特勒根本不坏--毕竟他让列车准点运行时间。蒋批准蓝色社成立自己的组织,他们执行了一些政治暗杀行动,但他们从来没有达到像德国棕色社那样的组织规模和效率。他们给蒋介石带来的破坏要多过好处。到1934年,他已经对该组织失去了信心并公开回避它。然而,蓝衣社依然存续下去——主要成为戴笠情报组织中的活动分子。
    凤凰历史:在西安事变中,以陈立夫为代表的国民党情报系统做出了哪些工作?对西安事变的后续发展造成了何种影响?
    陶涵:陈立夫在张学良及其盟友杨虎城的军队中进行的秘密情报和渗透行动,毫无疑问地包括招募他们军队中的一些军官在所在部队组成亲蒋介石派小集团。张学良和杨虎城一定听说过此类行动,这成为他们脱离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原因之一。同样,戴笠手下与之竞争的情报机构属于蒋介石政府,也在这些统率部队中开展了各种秘密行动,这进一步激怒了这些领导者。但这些事件对于张从一个蒋介石的忠诚军阀支持者转变成一位阴谋家和绑匪的动态走向可能只产生了微弱效应。张已经变得对对抗中共的战争感到真正的悲观,觉得自己的部队被蒋介石当作“炮灰”来利用,以使国民党更容易巩固对他们的政治控制。建立一个团结抗日联盟的想法吸引了他,最后,周恩来说服了他,让他相信中共会支持他成为的反蒋统一战线的领导者。
    蒋介石的外交努力为中国快速现代化开拓了道路
    凤凰历史:抗战时期日本提出“今后不再以蒋为交涉对象”,其内在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蒋介石在中国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
    陶涵:蒋介石已经明确指出,自战争开始以来,通过谈判来结束冲突,将必须包括日本从中国撤军。唯一例外的是满洲问题,蒋介石说,这可以暂时抛开,待以后解决。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明显感觉到,除开强烈抵抗却最终失败的1932年上海保卫战,蒋介石到1937年前一直迎合日本,达十年之久,同时又一直在为全面战争作积累,还觉得他很少或根本没有机会选择严肃的妥协。1938年初,蒋介石的国民党内的主要对手,汪精卫,正在与日本秘密接触,可能告诉了他们,蒋已经决心打一场持久战,并期待有一天,苏联或美国会加入抗击日本的战斗。王后来背叛投靠日本。因此,东京不希望和蒋介石进一步的无用谈判削弱其在南京的傀儡政权。
    我对前几个问题的回答包含了我对蒋介石在抗战中所起作用的看法。除了冲突产生的头两年半时间里苏联给予的重要援助,蒋领导中国超过四年,而他当时实际上是孤军奋战(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对抗一百万日军,有时还要面对1000驾战机。这支军队拥有的武器、设备、技术和训练大大优越于中国军队,其优越程度堪比在1991年和2003年两度袭击并摧毁了庞大又相当现代的伊拉克军队的美国军队。常常由蒋介石亲自领导的激烈抵抗,在漫长而痛苦的战争中锻炼了中国人民。八年间,他保持了2/3的中国人口和3/4的领土免于遭遇侵略者。早期数年里的通货膨胀率是高,但,比如说,还不高于英国在二战开始头几年的通货膨胀率。
    抗战期间,蒋犯了很多疏忽和委任方面的错误,有时采取了一些无情的必要措施,因为他想以此保护中国的解放事业。有人可以完全不同意他的一些战略和战术。但终有一天,我相信,中国人民会得以看到正是他在战争期间的毅力及军事和外交战略,阻止了日本在东亚建立一个庞大帝国的企图,保护了中国的古老文明,为她未来的快速现代化和在世界事务终恢复威信开拓了一条道路。
    他在大陆掌权的时期,有一些成就常常被人遗忘,但记住它们也是有用的。我们已经提过南京政府十年的一些成功之处。此外,在此期间,他还敦促并且实现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脱离列强的回归。在后续的大战中,他迫使西方列强终止了不平等条约,除了在雅尔塔会议上被西方盟军赠送给苏联那些权利以外。这些条约里包含了令人厌恶的治外法权概念,还有在像上海这样的城市给予某些列强各种各样的行政和法律“让步”。(他催促罗斯福帮助自己迫使英国放弃香港,但不得不放弃这一打算到后来的某一天——邓小平意识到的那天)。在此期间,他还成功让英国和美国承认西藏和新疆是中国的一部分。此外,他为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赢得了一个席位,使中国在其中成为去殖民化的主要倡导者。正如这本所记录的,他对台湾政治镇压的残酷政策,还有他在岛上完成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许多历史成就,包括土地改革、教育、平衡预算、产业化进程、公共卫生、控制通货膨胀、收入差距较小以及比较有效的反腐败措施,将这些记住将会有所裨益。
    史迪威曾两次指挥下属策划暗杀蒋介石
    凤凰历史:蒋介石与史迪威的关系究竟如何?中国远征军的第一次失败谁该负主要责任?
    陶涵:他们之间几乎从一开始就是敌对关系。第一次缅甸战役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史迪威对在缅日军的严重低估,以及对进攻夺回仰光的坚持。他有过优秀的记录,曾在美国指挥多军团部队进行军事演习,但从来没有在一场真正的战争指挥过一支部队。蒋介石反对进攻,但却不想和罗斯福派到中国战区为蒋介石当参谋长的人唱反调。史迪威在美国军队中颇受钦佩,被认为是一个性格暴躁、直来直往的士兵中的士兵。但他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阴谋家,曾背着他的指挥官——蒋介石和路易斯•蒙巴顿勋爵--活动以暗中削弱他们。在这两次中,他都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过,并承诺将做一个忠诚的下属,但暗地里仍继续活动以破坏他们。这看上去似乎不可能,但我们现在就有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他曾两次指使下属策划暗杀蒋介石——第一次是在他听说蒋介石打算请求把他召回以后。史迪威的总体目标是成为中国战区全部中国军队的盟军司令。他差点就成功了。
    美国是二战后去殖民化的重要力量
    凤凰历史:您在书中提到,蒋介石与罗斯福在战后去殖民化的方案和看法上完全一致,蒋介石尤其是罗斯福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美国在后来的历史中如何运用这一方案或规划?
    陶涵:自提倡自决原则的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以来,罗斯福在民主党内部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传统。罗斯福认为这符合美国自身反殖民主义的建国起源和它的“独立宣言”。毫无疑问,他相信这个原则,即发自内心也发于理智。我相信,对于蒋介石亦是如此。和孙中山一样,他是个强大的反帝国主义者,多年来一直认为英国是世界事物中最邪恶的力量。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同样也是反帝斗争。
    像罗斯福一样,他认为,自己的国家在国际上扮演角色的主要方面是要领导战后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珍珠港事件后,蒋介石第一个重大行动是对印度的甘地和尼赫鲁进行访问。我在一封信中看到,甘地告诉蒋说他们之间5个小时的谈话他最有趣的经历。在抗战期间,罗斯福认为,保持联盟运作下去占有最高优先级,而去殖民化则可以稍后再议。因此,他认为,他不得不拒绝蒋介石的一再恳求,以至于敦促丘吉尔——英国的一位老牌帝国主义者——承诺在战后给予印度和其全部殖民地独立地位。战争结束后,美国在如何向盟国强调该问题上持谨慎态度,但总体来说,她是去殖民化的一股重要力量。美国迅速兑现了让菲律宾独立的承诺。蒋介石当时正消耗在内战中,但他派驻联合国包括安理会在内的代表不断发言力挺民族自决。
    国民党失败根源还是在于其腐败和道德沦丧
    凤凰历史: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而言,如何评价美国在中国抗战中的作用以及抗战后对中国的影响?
    陶涵:到1945年秋天纳粹德国倒台时,美国对中国战场绝大多数的援助都转去了缅甸战争。其中的重点在于穿过喜马拉雅山山麓建设一条道路在缅甸北部和“滇缅公路”连接起来。当道路建成时,从印度到中国的物资和设备的空中补给运输远远地超过了这条路上的卡车运输量。因此,在漫长而艰难的缅甸战争,虽让用到了中国最优秀的部队,没有为中国解决国内冲突提供真正的支持。但是,它确实牵制了日本几个师的部队,否则这些部队很有可能会被用来攻击中国的西南省份--或者印度。
    美国对中国内战的主要的直接援助是由飞虎队完成的,这支队伍后来被改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这支队伍,用大约1000架战机和同等数量的损失为代价结束了这场战争,和在欧洲的美国第八航空队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这支队伍用约8000架战机结束了战争,同时也损失了约8000架。然而,美国的这些飞行员不仅终止了对重庆等城市的轰炸,在1945年春日本大规模全力进攻时牵制其节奏,也但起到重要作用,还破坏了日本想在东南亚和满洲的大连之间建立铁路线的计划。从大连出发,船只会把商品、矿石和受伤的部队从东南亚运送到日本,并把物资、设备和生力军从日本运回东南亚。直到战争的最后几个月,中国境内的中国军队基本都靠自己来补给。美国将受过训练的有充分补给的军队派往缅甸。
    到1946年初时止,根据罗斯福的承诺,美国已经训练并武装了中国39个陆军师中的大部分。1946年12月,杜鲁门签署了一项密令说,美国将支持蒋介石,无论美国努力促成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民主合作最后结果如何。但在这个针对中国的指令下达只有6个月之后,乔治•马歇尔将军认为蒋介石的军队,尽管早期打过一些胜仗,但赢不了内战,遂在他的建议下,美国停止了所有给蒋军队的军事运输,包括那些已支付的项目。
    由于苏联当时支持中共,已经妨碍了它取得胜利,或者至少可能已经实现了中国,比如说,沿长江的分治,美国的物资援助将必须是巨大的。无论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都不会通过法案同意派遣大规模的美军部队去打这样的一场战争。蒋介石,他自己也不想要这样的解决方案,即使这是唯一的办法使他得以留在大陆成为一半或大半中国的领导人,正如他在抗日战争中做到的那样。他宁愿撤退到台湾,并在那里寻求建立一个在他看来堪称榜样的中国社会。
    因此,在战争结束前后,美国的行动可能并没有改变战后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而斗争的结果。蒋执政期中国失控的通货膨胀、腐败和相关的道德沦丧,是系统崩溃的关键因素。但苏联的角色,在我看来,对这一结果至关重要。

查看更多...

分类:历史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