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风湿免疫科医疗诊疗规范——第一章 自身免疫病相关实验室检查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是指抗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血液中存在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简称自身免疫病)的重要特征之一,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自1948年Hargraves发现狼疮细胞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自身抗体的存在。现已公认的AID不下百种,主要分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种组织、器官,如全身性(系统性)、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组织、皮肤组织、生殖系统等。在患者中进行自身抗体检查可实现AID的预警、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病程转归与预后判断。同时,对自身抗体的深入研究还将促进对AID发病机制的了解。目前国外临床常规开展的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已达百种以上(表1-1)。
    表1-1 临床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相关自身抗体谱

非器官
特异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关自身抗体谱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七
项、抗脱氧核糖核蛋白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
体、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Ⅰ抗体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SSA/Ro、SSB/La抗
体)、抗涎(腮)腺导管抗体、抗α-胞衬蛋白抗体
非器官
特异性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垃聚集素抗体、抗RA33抗体
系统性硬化病
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Scl-70抗体)、抗Ku
抗体、抗PM-Scl抗体(抗PM-1抗体)、抗着丝点抗体
系统性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内皮细
胞抗体、抗主动脉抗体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Jo-1抗体)、抗Ku
抗体、抗Mi-2抗体、抗PM-Scl抗体(抗PM-1抗体)、抗PL-7抗体、抗PL-12抗体
抗磷脂综合征
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Ⅰ抗体、抗磷脂酰丝氨酸
抗体
副肿瘤综合征
抗Yo抗体(抗普肯耶细胞抗体,PCA-1)、抗Hu抗体(抗
神经元核抗体1型,ANNA-1)、抗Ri抗体(抗神经元核抗
体2型)
器官特
异性
自身免疫性肝炎
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肝细胞胞浆抗原1型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去非唾液糖蛋白受体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肝
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抗核包膜
抗体、抗着丝点抗体
自身免疫性胃炎
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
炎症性肠病
抗胰腺腺泡抗体、抗肠杯状细胞抗体、抗酿酒酵母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麦胶(麸质)敏感性
肠病
抗肌内膜抗体、抗麦胶蛋白抗体、抗网硬蛋白抗体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
泌腺体综合征
抗胰岛细胞抗体、抗肾上腺(皮质)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抗睾丸间质细胞抗体、抗卵巢抗体、抗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抗体、抗甲状旁腺抗体、抗脑垂体抗体
1型糖尿病
抗胰岛细胞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酪氨酸磷酸酶
抗体、抗胰岛素抗体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抗甲状腺过
氧化物酶抗体、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天疱疮
抗表皮细胞间质抗体(天疱疮抗体)、抗表皮细胞基底膜
抗体(类天疱疮抗体)、抗桥粒芯糖蛋白-1抗体、抗桥粒芯
糖蛋白-3抗体
重症肌无力
抗骨骼肌抗体、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吉兰-巴雷综合征
抗髓鞘相关糖蛋白抗体、抗神经节苷脂抗体
器官特异性
流产相关
抗心磷脂抗体、抗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抗体、抗子宫内膜
抗体
不孕、不育
抗精子抗体(男)、抗精子抗体(女)、抗透明带抗体、抗人
体绒膜促性腺激素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

    根据临床意义可将自身抗体分类为;①疾病标志性自身抗体,此类自身抗体只出现于某种AID中,绝少出现于其他疾病中,对AID的诊断价值大,但种类较少且敏感性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抗Sm抗体(敏感性20%~30%)、抗核糖体(ribosomal RNP,rRNP)抗体(敏感性20%~30%)、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抗体(敏感性仅为2%~7%);②疾病特异性自身抗体,此类自身抗体在某种AID中敏感性高,在其他疾病也可出现,但敏感性低,如SLE中的抗双链DNA(double stranded DNA,dsDNA)抗体(活动期敏感性70%~80%,特异性90%~95%),也可见于1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lve tissue disease,MCTD)等疾病(敏感性低于10%);③疾病相关性自身抗体,此类自身抗体与某种AID有密切相关性,但在其他疾病也可出现,且敏感性不低,如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中的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和40%,对pSS诊断意义大,但也常出现于SLE中,阳性率分别为50%和30%;④疾病非特异性自身抗体,此类自身抗体可在多种AID中出现,不具疾病诊断特异性,如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可见于多种结缔组织病中,被作为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的筛选实验;⑤生理性自身抗体,在正常人中常存在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此类自身抗体效价低,不足以引起自身组织的破坏,但可以协助清除衰老退变的自身成分,起到免疫自稳效应,其出现的频率和效价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常见的自身抗体有ANA、类风湿因子(theumatoid factor,RF)、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ies, SMA)等。
    二、自身抗体检测临床意义
    自身抗体的检测对AID的临床意义广泛:①AID诊断与鉴别诊断:疾病标志性抗体或特异性抗体或疾病相关性自身抗体对AID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重大,如抗Sm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是目前公认的SLE的血清标志抗体,对早期、不典型的SLE的诊断或经治疗缓解后的SLE回顾性诊断有很大帮助。②AID病情评估与治疗监测:某些自身抗体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通过自身抗体效价的消长判断疾病的活动性,观察治疗反应;指导临床治疗。临床常见的疾病活动性相关自身抗体,如SLE中的抗dsDNA抗体、系统性血管炎(systemic vasculitis,SV)中的抗蛋白酶3(proteinase 3,PR3)抗体和抗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抗体。③AID病程转归与预后判断:某些自身抗体与疾病发展、转归相关,如局限型pSS中抗着丝点抗体(anti-centromere antibodies,ACA)阳性患者预后良好,而弥漫型pSS中抗Scl-70抗体阳性且年长发病患者预后较差。④AID预警:某些自身抗体可在AID发病前即出现,可对疾病进行早期预警,坚持随访以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如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早在类风湿关节炎(t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病前10年即可在患者体内出现。⑤AID致病机制的研究:通过自身抗体临床应用实践,可进一步研究和阐明AID发病机制,如SLE中的ANA与多器官或组织的细胞核结合,从而导致多器官的损伤。
    三、自身抗体常用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种类很多,但其检测的核心原理却一致,即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不同的检测方法之间的主要差异就在于反映该特异性结合反应的方式不一。目前常用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双)扩散法(double immunodiffusion,DID)、线性免疫印迹法(line immunoassay,LIA)、放射免疫法、被动血凝法、颗粒凝集法、对流免疫电泳法、蛋白印迹法、免疫斑点法、免疫沉淀法、斑点酶免疫渗透试验、斑点金免疫结合试验、化学发光法、悬浮芯片技术、芯片酶联免疫技术和蛋白芯片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IIF、ELISA、DID、免疫印迹法(IB)和LIA。
    IIF用第一抗体与标本中的抗原结合,再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进行检测。主要应用于ANA、抗dsDNA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liver kidney microsomal,LKM)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等抗体的检测。
    ELISA即用酶标记抗体,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载体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最后通过酶作用于底物后显色来判断结果。主要应用于抗ds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L)、抗β2糖蛋白Ⅰ(p2-glucoprotein Ⅰ,β2-GP Ⅰ)抗体、RF、抗CCP抗体等抗体的检测。
    LIA则在检测膜条上(硝酸纤维膜)完成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而后亦通过酶作用于底物来判定结果,主要应用于抗dsDNA、nRNP/Sm、Sm、SSA、Ro-52、SSB、Scl-70、PM-Scl、Jo-1、着丝点蛋白B(centromere protein B,CENP B)、PCNA、核小体、组蛋白、rRNP、AMA-M2抗体等自身抗体的检测。
    DID主要应用于抗Sni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核糖体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PCNA抗体、抗PM-Scl抗体等抗体的检测。
    一、快速红斑狼疮因子试验/抗DNP抗体
    抗DNA-组蛋白复合物抗体(抗DNP抗体)是一种重要的IgG类抗脱氧核糖核蛋白的抗体。当患者血清中存在这种抗核抗体,在补体辅助下,与轻微受损伤(血液用玻璃珠冲撞或凝血后被捣碎通过细金属网过滤)的白细胞核内的DNA组蛋白复合物(DNP)起作用时,细胞核膨胀,核染色质结构不清,嗜碱性减弱,细胞分裂溶解,而形成一种淡紫色质模糊的均匀游离体(均质体,即LE小体),均质体再被中性粒细胞所吞噬并将细胞核推向一边,即形成典型的LE细胞现象。涂片中还可以见到游离的LE小体或其周围有多形核粒细胞现象。综上所述,LE细胞形成因素有4个:血清中存在LE因子(抗DNP抗体)、有损伤的白细胞、有补体参与、有活跃吞噬功能的多形核粒细胞。
    【检测方法】 抗DNP抗体采用乳胶凝集法检测。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e-oxyribonucleoprotein,DNP)致敏的乳胶颗粒与待检血清混合后,如被检血清中存在抗DNP抗体时,便与胶乳颗粒上的DNP抗原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根据凝集反应强弱判断阳性强度。初筛阳性血清,倍比稀释后重复上述检测,以确定抗DNP抗体滴度(半定量试验)。正常值为: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抗体阳性时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阳性率可达80%~90%,非活动期阳性率在20%左右。其他结缔组织病等阳性率较低(一般<10%),且部分患者合并SLE症状。某些非结缔组织病(如肝炎等)偶见阳性。抗DNP抗体乳胶凝集试验为SLE的十分重要的过筛试验。阳性,特别是(++)以上时要高度考虑SLE诊断;阴性结果时,SLE排除诊断要慎重,应结合其他免疫学指标决定,如ANA、抗ENA抗体、抗磷脂抗体等。DNP乳胶凝集试验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传统的LE细胞检查法,且操作简单、快速,可作为LE细胞检查替代实验,假阴性率仅为1%,对SLE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帮助。
    二、抗核抗体(ANA)检测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以真核细胞的核成分为靶抗原的器官非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总称,属自身抗体中的一组抗体。目前对ANA的理解已不局限于细胞核成分,而是指抗核酸(nucleic acid)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抗体的总称。ANA靶抗原分布由传统的细胞核扩展到现在的整个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等。因此,抗核抗体现代定义(广义定义)是指抗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检测方法】ANA检测首选方法——IIF,目前,市场上除IIF外,还有ELISA、金标法、快速胶乳颗粒试剂条法等检测ANA商品试剂盒,以上方法均采用人工纯化的ANA核抗原,抗原范围仅为常见的几种核抗原,虽然操作简单,结果易于判断,但易出现假阴性结果,故不提倡使用上述检测ANA的方法。北京协和医院目前采用IIF检测抗核抗体。1:100稀释待检血清或脑脊液、胸水、腹水等体液标本滴加在Hep-2细胞(人喉癌上皮细胞)抗原基质上,如果被检血清中存在抗细胞抗体,则可与基质片Hep-2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再与加入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IgG荧光抗体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显示Hep-2细胞细胞核和(或)细胞浆亮绿荧光染色,为ANA 阳性。正常值为:ANA阴性(滴度<1:100)。
    【临床意义】 临床上ANA的检测,实际上是指总抗核抗体检测。ANA阳性的疾病很多,最常见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某些非结缔组织病也可阳性(如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肌无力、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等),正常老年人也可出现低滴度的ANA阳性。ANA检测在临床上是一个极重要的筛选试验,ANA阳性(高滴度)标志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ANA检测对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三、抗双链DNA(dsDNA)抗体测定
    抗DNA抗体分为单链(变性)和双链(天然)抗DNA抗体,抗单链DNA(ssDNA)抗体可在多种疾病及正常人血清中存在,无特异性,临床价值不大。抗双链DNA(dsD-NA)抗体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且与SLE的活动性相平行,可作为治疗和预后的估价。正常值为: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阴性。
    【检测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绿蝇短膜虫(CL)虫体动基体是纯双链DNA,用绿蝇短膜虫作抗原底物测抗双链DNA抗体,加入荧光二抗,阳性时可见核和动基体发出亮绿荧光,阴性则无特异荧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时,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滴加在包被有双链DNA抗原的酶免疫反应板孔内,如果被检血清中存在抗双链DNA抗体,则可与酶免疫反应板上的双链DNA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再与加入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人IgG抗体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发生颜色反应,即为抗双链DNA抗体阳性。颜色的深浅与抗双链DNA抗体浓度成正比,可根据试剂盒中3个标准血清测定结果绘制的标准曲线,定量计算出患者标本中抗双链DNA抗体的抗体浓度。Hep-2细胞细胞核和(或)细胞浆亮绿荧光染色,为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阳性。正常值为:IIF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阴性(滴度<1: 10);ELISA:抗双链DNA抗体小于100RU/ml为阴性。
    【临床意义】 抗dsDNA抗体主要见于SLE,是目前公认的SLE高度特异性抗体,被列为SLE诊断标准之一。抗dsDNA抗体在SLE中,阳性率在60%~90%左右。活动期SLE(肾型,非肾型)阳性率80%~100%;非活动期SLE,阳性率小于30%。抗dsDNA抗体对SLE诊断特异性为90%,敏感性(活动期)为70%,阳性者90%以上为活动期SLE患者,而在非SLE患者和正常人则多为阴性。有时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抗dsDNA抗体也可阳性,如干燥综合征、药物性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但阳性率低,一般小于10%,抗体效价也较低,且此类患者一般认为是SLE重叠综合征。
    抗dsDNA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性关系密切,其抗体效价随疾病的活动或缓解而升降,活动期增高,缓解期降低甚至转阴。因此,抗dsDNA抗体常被作为SLE活动的指标,可用于监视SLE病情变化、SLE疾病活动期判断、药物治疗效果观察等。
    四、抗着丝点抗体(CENP B)测定
    1980年,Moroi等应用IIF首先在硬皮病患者血清中发现抗着丝点(粒)抗体(anticentromere antibodies,ACA)。ACA早期亦被称为抗动原体或动粒抗体(an-tikinetochore antibodies),其靶抗原为着丝点蛋白,位于在细胞分裂时与纺锤体相互作用的动原体(动粒)的内板与外板上。与ACA反应的着丝点蛋白通常有4种:着丝点蛋白A(CENT-A,17kD)、着丝点蛋白B(CENT-B,80kD)、着丝点蛋白C(CENT-C,140kD)和着丝点蛋白D(CENT-D)。主要的靶抗原为着丝点蛋白B,其能与含有各种着丝点抗体的血清起反应。近年来陆续发现了识别着丝点蛋白E(CENT-E)、着丝点蛋白F(CENT-F)及着丝点蛋白G(CENT-G)的抗着丝点抗体,但比较少见。着丝点蛋白在包裹DNA动原体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蛋白-蛋白和蛋白-核酸间的相互作用。
    【检测方法】 抗着丝点抗体(CENP B)测定常采用ELISA和LIA检测。北京协和医院采用LIA检测。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滴加在包被了CENP B抗原的检测膜条上,如被检血清中存在这些相应的抗体,则与检测膜条上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再与加入的酶标抗人IgG抗体结合,然后加入酶底物,以产生可观察的颜色反应。正常值为:抗着丝点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着丝点抗体是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病(CREST综合征)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可达50%~80%。CREST综合征属硬皮病中的一种良性变异型,抗着丝点抗体阳性往往预示患者较少涉及内脏损害,预后较好。原发性雷诺现象者ACA阳性率为25%,抗体阳性患者常发展成局限型系统性硬皮病。弥漫型硬皮病中ACA较为少见,仅为8%。ACA很少与抗Scl- 70抗体同时存在。ACA还偶见于局限性肺动脉高压、其他结缔组织病(SLE、RA、SS等,<5%)和关节痛等患者。此外,ACA还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中,阳性率10%~20%。ACA的PBC患者常同时存在CREST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五、抗ENA抗体测定
    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是指可溶于盐溶液(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而被提取的核物质中一类蛋白抗原的总称,此组抗原不含组蛋白,大多数属于酸性核蛋白,由许多小分子的RNA和多肽组成,对RNA酶敏感,目前认为属于小核糖核蛋白(small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snRNPs)家族,发现的其相应抗体已有二十余种。不同的抗ENA抗体在各种结缔组织病中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异,有些自身抗体属某些疾病的标记性抗体或特异性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常规最常检测的抗ENA抗体包括抗Sm、抗UIRNP、抗SSA/Ro、抗SSB/La、抗rRNP、抗Scl-70和抗Jo-1七种自身抗体。
    (一)抗Sm抗体
    1966年Tan和Kunkel等用ID在SLE患者的血清中首次发现了抗Sm抗体,并以首例发现的患者姓名(Smith)命名。抗Sm抗体的靶抗原位于细胞核内一组由核蛋白与RNA所构成的分子颗粒上。这组蛋白被称为小核糖核蛋白(small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nRNP)。由于这组小分子的snRNP中尿嘧啶(uridine)含量丰富,故snRNP又被称为UsnRNP。现已发现哺乳动物细胞中的UsnRNP至少有13种(U1~U13),大都分布于核质。UsnRNP在细胞内通过形成剪接体,参与信使RNA(mRNA)的成熟过程。UsnRNP中能被抗Sm抗体识别的蛋白组分被称为Sm“共同核心”(common core),Sm共同核心主要存在于除U3 snRNP以外的U1、U2、U4/6和U5snRNP中,包括B/B’、D、E、F、G五种蛋白多肽。已知蛋白多肽的分子量为B/B’(28kD/29kD)、D(16kD)、E(12kD)、F(llkD)和G(9kD),其中B/B’及D与其他组分相比具有更高的亲和力,为抗Sm抗体较高特异性靶抗原组分。Sm抗原对DNA酶胰蛋白酶抵抗,与信息RNA前体剪切有关。抗Sm抗体为SLE的血清标记抗体,该抗体对SLE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检测方法】 抗Sm抗体检测传统方法为双向免疫扩散法(DID),其他检测方法包括:ELISA、IB、条带(斑点)印迹法等。北京协和医院检测抗Sm抗体采用ID、IB。IB检测抗Sm抗体显色区带出现在分子量为28kD、29kD和13.5kD。正常值为:抗Sm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Sm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是目前公认的SLE的血清标记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为20%~40%。抗Sm抗体阴性并不能排除SLE诊断。抗Sm抗体检测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经治疗缓解后SLE回顾性诊断有很大帮助。抗Sm抗体阳性是否与肾脏、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病情活动有关,目前尚无定论。
    (二)抗UIRNP抗体
    1971年Mattioli等用ID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首次发现了抗核糖核蛋白(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nRNP)抗体,简称为抗nRNP抗体或抗RNP抗体。抗RNP抗体的靶抗原亦位于UsnRNP蛋白分子颗粒上,识别的是各种UsnRNP中除Sm共同核心外的另一类蛋白组分,目前已发现的有抗UIRNP抗体,抗U2RNP抗体,抗U4/6RNP抗体,抗U5 RNP抗体,抗U7RNP抗体及抗UllRNP抗体等。由于抗UIRNP抗体对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而其他的抗URNP抗体虽然可出现在SLE等CTD患者中,但阳性率较低,故临床常规检测抗RNP抗体主要以检测抗UIRNP抗体为主。抗UIRNP抗体的抗原决定簇位于与UIRNP相连接的蛋白多肽上,其成分至少包括9种蛋白多肽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70kD蛋白、蛋白A(32kD)和蛋白C(20kD)三种多肽。抗RNP(UIRNP)抗体检测对MCTD等其他CT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帮助。
    【检测方法】 抗RNP抗体检测传统方法为双向免疫扩散法(DID),其他检测方法包括:ELISA、IB、条带(斑点)印迹法等。北京协和医院检测抗RNP抗体采用ID、lB。lB检测抗RNP抗体显色区带出现在分子量为70kD、32kD和17.5kD。Sm和RNP的抗原是同一分子复合物(RNA-蛋白质颗粒)中的不同抗原位点,两种抗原具有相关性,分离提纯十分困难。临床上Sm抗体阳性者常同时伴有RNP抗体阳性,单一Sm抗体阳性者很少见。新近研究发现UIRNP与Sm抗原中的B和B’(28kD,29kD)具有共同抗原表位,存在交叉反应性。正常值为:抗RNP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RNP(UI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中阳性率最高,几乎见于所有的MCTD患者,阳性率>95%。出现高效价(滴度)的抗nRNP抗体(尤其是抗70kD UIRNP抗体),且无其他特异性的抗核抗体,是诊断MCTD的重要血清学依据。抗RNP(UIRNP)抗体可在多种风湿病中出现,并不具有诊断特异性。其他结缔组织病中阳性率分别为:SLE(30%~40%),SS(14%),PSS (12%),PM/DM(15%)。在抗RNP(UIRNP)抗体阳性的MCTD或SLE患者中,常与肌炎、食管蠕动功能低下、雷诺现象、关节痛、指硬化和肺脏的间质性改变等临床症状密切相关,且此抗体阳性的患者肾炎的发病率极低。
    (三)抗SSA抗体
    抗SSA抗体又称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1969年,Lark等首先描述在SLE患者中存在Ro抗体系统。抗SSA抗体的靶抗原属小分子细胞浆核糖核蛋白(scRNP),由细胞浆Y族hYRNAs包括hY1、hY2、hY3、hY4、hY5,大小从80到112个碱基不等。靶抗原多种蛋白组织中,最重要的是52kD和60kD两种蛋白。SSA抗原在促使RNA翻译活性分子的过程中起作用,可能参与了转录的调控过程。抗SSA抗体的靶抗原主要位于细胞核中,但在细胞浆中也可发现。抗SSA抗体检测对原发性SS及其他CT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帮助。
    【检测方法】 抗SSA抗体检测传统方法为双向免疫扩散法(DID),其他检测方法包括:ELISA、IB、条带(斑点)印迹法等。传统的ID检测抗SSA抗体敏感性低,如在SS中的阳性率为40%~60%;而采用ELISA检测,较ID更敏感,在SS中的阳性率为90%~95%。北京协和医院检测抗SSA抗体采用ID、IB。IB检测抗SSA抗体显色区带出现在分子量为52kD和60kD。正常值为:抗SSA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SSA抗体主要见于原发性SS,阳性率达40%~95%,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敏感性影响很大。抗SSA抗体也可见于SLE(20%~60%)、RA(3%~10%)、系统性硬化病(SSc,24%)、PBC(20%)及PM等,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抗SSA抗体能直接参与组织的病理损害,特别是皮肤的损害,可引起亚急性皮肤型狼疮(SCLE)的皮损,抗体阳性率70%~90%;与SLE的广泛光过敏皮炎症状也相关;IgG类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后,可引起新生儿狼疮综合征(NLE),抗体的阳性率>90%;与胎儿的传导系统结合,可造成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此外还与SS、SLE肾脏及关节损害、补体C2/C4缺乏密切相关。抗SSA两种蛋白(52kD和60kD)的抗体均可见于SS及SLE。但单独出现抗52kD抗体更多见于SS中,而只出现抗60kD抗体,则更多见于SLE,尤其是SCLE。
    (四)抗SSB抗体
    抗SSB抗体又称抗La抗体(anti-La antibodies)、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和抗Ha抗体。抗SSB抗体的靶抗原属小分子细胞核核糖核蛋白(snRNP),其RNA由RNA聚合酶Ⅲ所转录,组成蛋白质分子量为48kD的磷酸化蛋白。靶抗原生物作用可能与RNA聚合酶Ⅲ有密切关系,可作用该酶转录的终止因子,能与RNA聚合酶Ⅲ转录所合成的RNA结合。靶抗原主要位于细胞核,仅10%的抗原也发现于细胞浆。抗SSB抗体可与分子量为48kD、47kD、45kD的三种蛋白多肽反应,但48kD更具特异性。抗SSB抗体检测对原发性SS及其他CT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帮助。
    【检测方法】 抗SSB抗体检测传统方法为双向免疫扩散法(DID),其他检测方法包括:ELISA、IB、条带(斑点)印迹法等。传统的ID检测抗SSB抗体敏感性低,如在SS中的阳性率为40%~60%;而采用ELISA检测,较ID更敏感。北京协和医院检测抗SSB抗体采用ID、IB。IB检测抗SSA抗体显色区带出现在分子量为45kD、47kD、48kD。正常值为:抗SSB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SSB抗体对诊断SS具有高度特异性,是SS的血清特异性抗体,原发性SS 阳性率为65%~85%。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常常同时出现,抗SSB抗体较抗SSA抗体诊断SS更为特异。抗SSB抗体仅在少数SLE患者中出现,阳性率为10%~15%,且大多为SLE合并SS(继发性SS)。同抗SSA抗体一样,抗SSB抗体亦可引起新生儿狼疮综合征(NLE),可造成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如出现抗SSB抗体,患者常伴有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唾液腺、唇腺活检可见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SS中的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除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外,还可作为SS的预后参考。在临床上常与血管炎、淋巴结肿大、紫癜、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严重的唾液腺功能障碍、腮腺肿胀、出现高滴度的类风湿因子、白细胞减少症、光过敏和皮损等临床症状相关。
    (五)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rRNP抗体)
    抗核糖体抗体(anti-ribosomal antibodies)又称抗rRNP抗体(anti-ribosomal RNP antibodies)、抗核糖体P蛋白(anti-ribosomal P protein antibodies)。1985年Elkon及Francoeur等分别首次报道该自身抗体。抗rRNP抗体的靶抗原为细胞浆中60S核糖体大亚基上P0(38kD)、P1(19kD)和P2(17kD)三个磷酸化蛋白,富含丙氨酸,有别于UIRNP。靶抗原位于核糖体大亚基的基部(stalk),此部位亦是鸟苷三磷酸酶(GTPase)结构区。靶抗原(P1和P2)参与了蛋白合成和GTP酶的激活。核糖体最初产生于核仁,以后转送释放到胞浆中,由此构成了抗rRNP抗体的特征性荧光染色模型(胞浆及核仁荧光模型)。抗rRNP抗体为SLE特异性自身抗体抗体,该抗体对SLE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检测方法】 抗rRNP抗体临床常规检测方法为ELISA、ID、IB等,其他检测方法包括RIA、IP法等。目前国内临床常规检测抗rRNP抗体多应用IB或ID。IB检测抗rRNP抗体阳性,显色区带出现在分子量为38kD、16. SkD(16kD)、15kD的蛋白多肽条带上。北京协和医院检测抗rRNP抗体采用ID和IB。正常值为:抗rRNP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rRNP抗体为SLE的血清高度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在10%~40%左右。抗rRNP抗体存在种族差异,不同的种族的SLE患者抗rRNP抗体阳性率不同。马来西亚中国人为38%,英国人为13%,非洲—加勒比人为20%。SLE患者出现抗rRNP抗体与中枢神经系统、肝脏或肾脏受累相关。抗rRNP抗体常在SLE活动期中存在,有时不会随病情的缓解立即消失,可持续1~2年后才转为阴性。抗rRNP抗体更多出现在有严重精神病表现,特别是抑郁症的狼疮患者中。虽然文献中有一些争论,但在行为异常发作时,抗rRNP抗体滴度的升高对狼疮精神病(狼疮脑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具有脑炎和精神病症状的SLE患者,抗rRNP抗体的敏感性为56%~90%。
    (六)抗Scl-70抗体
    1979年Douvas等首先应用免疫双扩散法发现硬皮病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与小牛胸腺核提取物成分反应的自身抗体,因该自身抗体对硬皮病高度特异且反应蛋白分子量为70kD,故称为抗Scl-70抗体或抗硬皮病70抗体。1986年Shero等首先确定了抗Scl-70抗体的靶抗原是DNA拓扑异构酶1(Topoisomerase1,简称Top1),故抗Scl-70抗体又称为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抗Top1抗体)。抗Scl-70抗体的靶抗原位于DNA拓扑异构酶1的c端末区,存在于核浆与核仁中,在核仁中的浓度尤其高。该酶天然蛋白分子量为100kD,最初在免疫印迹实验中仅发现客观存在的分子量为70kD的降解物。经研究证实低于100kD分子量的蛋白是在纯化过程中被蛋白酶降解的产物。该酶在DNA双链的复制和转录中起作用,参与超螺旋DNA的解螺旋,使DNA能形成复制与转录的所需的拓扑结构,是细胞内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关键蛋白。抗Scl-70抗体为系统性硬皮病的血清标记性抗体,对系统性硬皮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检测方法】 抗Scl-70抗体临床常规检测方法为ELISA、ID、IB等,北京协和医院常规检测抗Scl-70抗体多应用IB或ID。IB检测抗Scl-70抗体阳性,显色区带出现在分子量为86kD、70kD的蛋白多肽条带上。正常值为:抗Scl-70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Scl-70抗体被视为进行性硬皮病(progressive systemic scle-rosis,PSS)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未经选择的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中,抗Scl-70抗体阳性率为25%(ID)~40%(IB),重症弥漫型为75%,CREST综合征为13%,PM/Scl重叠综合征为12%。局限型硬皮病患者此抗体一般为阴性。抗Scl-70抗体对诊断SSc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40%。该抗体阳性与弥漫性皮肤病变、近端皮肤累及、肺间质纤维化、心脏受累、肾脏受累、远侧骨质溶解、指端凹陷性瘢痕、指趾关节畸形、并发肿瘤及神经系统受累密切相关,被视为预后不良的指标。在其与HIA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抗Scl-70抗体阳性与HIA-DR5、-B8、-DR3、-DR52、-DRw11、-DR2的关系密切。由于抗Scl-70抗体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和非结缔组织病极少阳性,因此该抗体可称为系统性硬皮病的血清标记性抗体。
    (七)抗Jo-1抗体及抗合成酶抗体
    抗Jo-1抗体又称抗PL-1抗体,其靶抗原为分子量为50kD的组氨酰tRNA合成酶(histidyl tRNA synthetase),一种细胞浆磷酸蛋白,在胞浆中以小分子核糖核蛋白(scRNP)形式出现,属氨酰tRNA合成酶家族的一个成员。氨酰tRNA合成酶是同一酶家族,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特异性识别的主要靶抗原是合成酶与tRNA构成的复合物。迄今为止,人们已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中共发现了5种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均被公认为PM/DM的血清标记抗体。它们分别是抗组氨酰(hisRS)、甘氨酰(glyRS)、丙氨酰(alaRS)、苏氨酰(thrRS)及亮氨酰(ileRS) tRNA合成酶抗体,临床上分别称之为抗Jo-1、EJ、PL-12、PL-7和0J抗体。5种抗tRNA合成酶抗体在Hep-2细胞实验基质上可产生相似的细胞浆荧光染色模型,并具有相似的临床意义。由于75%的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阳性患者为抗Jo-1抗体阳性,所以临床常规检测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以抗Jo-1抗体为主。抗Jo-1抗体及其他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血清标记抗体,该类自身抗体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检测方法】 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检测方法包括免疫沉淀法(IP)、IB、双向免疫扩散法(DID)、对流免疫电泳法(CIE)和ELISA等。目前临床常规检测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以抗Jo-1抗体为主。抗Jo-1抗体临床常规检测方法包括ELISA、IB、DID等。北京协和医院检测抗Jo-1抗体多采用IB或ID。正常值为:抗Jo-1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Jo-1抗体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血清标记性抗体,在PM/DM中的阳性率为20%~30%,且多数患者伴有间质性肺部疾病(ILD)和多关节炎或关节痛等。在合并肺间质变的PM/DM患者中,抗Jo-1抗体的阳性率高达60%。抗Jo-1抗体对肌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95%),抗体的效价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与患者的肌酸激酶水平及肌炎活动的临床指标有关。临床上将以急性发热、对称性关节炎、“技工手”(机械手)、雷诺现象、肌炎并有肺间质变、且抗Jo-1抗体阳性为临床表现的患者,称为“抗Jo-1抗体综合征”。抗Jo-1抗体阳性肌炎患者与抗体阴性者相比,前者发病年龄相对较轻、病情进展快、疗效差、肌力和酶的完全恢复可能性小、药物减量或停药易复发。抗Jo-1抗体阳性与HLA-DRW52相关。多发性肌炎患者中更多见抗Jo-1抗体,而皮肌炎患者中更多见其他一些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抗Jo-1抗体在PM中阳性率可达40%,在DM中约5%阳性,非肌炎患者未发现阳性,因此该抗体可称为PM和DM,尤其是PM的血清标记抗体。
    (八)抗PM-Scl抗体(抗PM-1抗体)
    抗PM-Scl抗体靶抗原主要位于核仁的颗粒部分,免疫沉淀法示靶抗原是由11~16种蛋白多肽组成的复合物,分子量介于20~110kD,其中100kD、70kD、75kD和37kD是主要的靶抗原。免疫印迹法示,其抗体仅与分子量为75kD和100kD的两条蛋白多肽带发生反应。大部分患者血清与100kD的蛋白多肽抗原反应,其抗原决定簇位于N末端,100kD蛋白多肽与丝氨酸和苏氨酸蛋白激酶在氨基酸序列上具有同源性;约50%的患者血清与75kD的蛋白多肽抗原反应,其抗原决定簇位于C末端。抗原特征100kD蛋白多肽与75kD蛋白多肽两者之间的抗原性相互独立。抗PM-Scl抗体靶抗原在细胞中的功能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对细胞的增殖有调节作用或参与部分RNA的合成。抗PM-Scl抗体对肌炎、硬皮病等CT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检测方法】 抗PM-Scl抗体的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双扩散法(ID)、ELISA、LIA和IP等。北京协和医院采用LIA检测抗PM-Scl抗体。正常值为:抗PM-Scl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PM-Scl抗体常见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PM/SD)重叠综合征患者中,在肌炎合并硬皮病且无SLE特征的患者中该阳性率高达25%,而50%的抗体阳性的患者为肌炎合并硬皮病。抗PM-Scl抗体也可单独存在于PM患者中,阳性率为8%。硬皮病患者中的阳性率为2%~5%,抗PM-Scl抗体阳性的硬皮病患者常合并肌炎,即使肌炎临床症状不明显的,也可见到肌酶的升高。而其他与SD相关的ANA没有发现与肌炎的相关性。此外,抗PM-Scl抗体阳性可能与关节炎、皮肌炎型皮肤损害、钙化、机械手、湿疹及HLA-DR3和DR4有关。与其他ANA 阳性的患者相比,抗PM-Scl抗体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肌肉、肌腱与肾脏损害。
    (九)抗增殖性核抗原(PCNA)抗体
    1978年Miyachi等首次应用IIF和ID报告了在SLE患者血清中发现了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抗体。该抗体可与小牛或兔胸腺的盐水提取物有沉淀反应。IIF检测时显示处于静止期的底物细胞核无荧光染色,而处于G后期与S早期的底物细胞核则呈现较强的特异性荧光染色。提示该抗原主要于DNA合成前期表达,故因此命名为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抗体(抗PCNA抗体)。抗PCAN抗体又称抗增殖蛋白Ⅰ抗体(anti-cyclin-Ⅰ anti-bodies),其靶抗原是DNA多聚酶δ的辅助蛋白,是一分子量为36kD的核蛋白,它可能在控制细胞周期中起关键作用,在DNA合成与加工中必不可少。抗PCNA抗体为SLE的血清标记抗体,该抗体对SLE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检测方法】 抗PCNA抗体检测方法包括IIF、ID、LIA、ELISA和IP等。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常规检测抗PCNA抗体采用LIA。正常值为:抗PCNA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PCNA抗体为SLE的血清标记性自身抗体,但遗憾的是该抗体在SLE中的敏感性较低,仅为3%~6%。抗PCNA抗体与SLE临床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有文献报道抗PCNA抗体与SLE活动性及与SLE的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相关。
    (十)抗Ku抗体
    1981年Mimori等首先报道了在一例PM/SSc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发现的抗Ku抗体,并以该患者姓名命名。抗Ku抗体又称抗P70/P80抗体,其靶抗原位于间期细胞的细胞核和核仁内,由分子量为70kD和80kD两个亚单位核蛋白组成(即P70和P80),它们以二聚体形式存在且结合于DNA的自由端,抗P70抗体和抗P80抗体可在不同的疾病中发挥作用。Ku抗原与DNA依赖性蛋白激酶P350密切相关,靶抗原的功能可能与转录激活、DNA复制、细胞增殖、DNA螺旋酶的活性及细胞信号的释放密切相关。抗Ku抗体对CTD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检测方法】 抗Ku抗体的检测方法包括双扩散法、ELISA、LIA和免疫沉淀法等。前三种方法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现市场上已有ELISA和免疫印迹法商品检测试剂盒。北京协和医院采用LIA检测抗Ku抗体。正常值为:抗Ku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Ku抗体与PM/SSc重叠综合征患者显著相关并常有较高的滴度,阳性率为30%,而特异性达99%,被认为是PM/SSc重叠综合征特异性抗体,且抗Ku抗体阳性的PM/SSc重叠综合征患者其预后好。但来自欧美的研究并没有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据欧美的研究报告,抗Ku抗体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9%,在SSc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5%,而PM/SSc重叠综合征患者为阴性.该抗体阳性与否与SLE或SSc的临床症状无关。约89%的抗Ku抗体阳性患者与HLA-DQw1相关。抗Ku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S、PM和MCTD等)患者中的阳性率为5%~15%,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20%,在Graves病患者中的阳性率为50%。此外,抗Ku抗体阳性与雷诺现象、关节痛、表皮增厚及食管反流关系密切。其他研究表明,抗P70抗体与PM/SSc重叠综合征相关,而抗P80抗体与SSc或SLE相关。
    (十一)抗Mi-1抗体及抗Mi-2抗体
    1976年Reichlin和Mattioli应用补体结合抑制试验首先在一位叫“Mi”的DM患者血清中,发现了一种与小牛胸腺细胞核盐水提取物有沉淀反应新的抗核抗体,命名为抗Mi抗体。在ID试验中,原始的Mi血清与小牛胸腺核提取蛋白形成两条沉淀线,1980年Mishikai等将它们命名为抗Mi-1抗体和抗Mi-2抗体,其中抗Mi-2抗体属肌炎特异性抗体,对肌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抗Mi-1抗体的靶抗原分子量为150kD,单体分子量为75kD,其分子结构上具有免疫球蛋白的决定簇,生化特性与IgG相似。抗Mi-2抗体的靶抗原位于细胞核核质内,是分子量34kD到240kD的8种核蛋白质复合物,不含任何核酸成分。其主要的免疫活性成分为240kD的蛋白质复合物(分子量为218kD),由第12号染色体编码,其结构属于解旋酶家族,该复合物主要通过染色体重组来对细胞增殖进行调控。抗Mi-1抗体和抗Mi-2抗体的靶抗原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目前尚不明确,抗Mi-2抗体的靶抗原可能参与DNA的加工与转录的调节或类似的细胞调控功能。
    【检测方法】 抗Mi-2抗体检测方法包括双扩散法、ELISA、LIA和免疫沉淀法等。北京协和医院采用LIA检测抗Mi-2抗体。正常值为:抗Mi-2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Mi-1抗体不存在于肌炎患者血清中,对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意义不大。抗M1-2抗体是一种肌炎高度特异性抗体,仅出现于成人DM(15%~25%)、幼年型DM(10%~15%)、PM/DM(5%~10%)及PM(<3%)患者血清中,对DM具有高度特异性(>97%),在正常人及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中无表达。抗M1-2抗体阳性患者95%有皮肤病变,多表现为“V”形及“围巾”形皮疹与表皮增生。与其他抗tRNA合成酶抗体阳性的DM患者相比,抗Mi-2抗体阳性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与预后均较好。硬皮病、肺间质纤维化及关节炎在抗Mi-2抗体阳性的患者中发病率亦较低。抗Mi-2抗体阳性与HLA-DR7、DR5、DQA0201相关。
    (十二)抗信号识别粒子(SRP)抗体
    1986年Reeve等首先在一个多发性肌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抗信号识别粒子抗体(anti-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antibodies,抗SRP抗体),此抗体是一种少见的肌炎特异性抗体。抗SRP抗体的靶抗原为一种位于胞浆中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由7SL RNA和一组分子量分别为72kD、68kD、54kD、19kD、14kD和10kD的6种蛋白质组成,其中54kD的蛋白质携带有抗原决定簇和膜蛋白的信号顺序,在胞浆内参与新合成的蛋白多肽在内质网内的移位的功能。
    【检测方法】 抗SRP抗体检测方法包括ELISA、LIA和免疫沉淀法等。北京协和医院采用LIA检测抗SRP抗体。正常值为:抗SRP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抗SRP抗体仅见于PM,阳性率约5%左右。该抗体阳性的PM患者与急性发病、病情严重、对药物抵抗、心脏受累和高死亡率相关,预后不佳,五年生存率为25%。该抗体阳性出现间质性肺病和关节炎症状的频率较低,也与HLA-DR7、DR5、DQA0201相关。
    六、抗组蛋白抗体测定
    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e antibodies,AHA)又称组蛋白反应性抗核抗体(histone reaction antinuclear antibodies,HRANA)。AHA的靶抗原是细胞核染色质中的组蛋白,为一组与DNA结合的含大量阳性电荷氨基酸(富含赖氨酸与精氨酸)的小分子蛋白,无种属特异性及器官特异性,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核小体(nucleosomes)的重要组织部分。组蛋白分子量介于11. 2kD和21. 5kD之间,作用为稳定DNA双链,也可能在基因调控中起作用。AHA检测对结缔组织病尤其是药物性狼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检测方法】 目前临床常规检测AHA方法包括ELISA、LIA等,可以检测总的AHA或组蛋白亚单位多肽抗体。北京协和医院采用LIA检测AHA。正常值为:AHA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AHA可以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出现,不具有诊断特异性。如SLE(30%~80%,多见于播散性SLE)、药物性狼疮(DIL,>90%)、RA(15%~75%)、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RA,30%~75%)、PBC(40%~60%)、SSc(30%)、局限型硬皮病(45%)、Felty综合征(80%)、SS(<10%),MCTD(<10%)等。此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HIV感染)、肾脏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和自发性肾病综合征等,IgA型自身抗体)、神经性疾病(如早老性痴呆)等也存在一定意义的相关性。AHA在DIL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如仅有AHA抗体而不伴有其他ANA(抗ssDNA抗体除外),则强烈支持DIL诊断。IgG型AHA更有利于DIL诊断,IgM型AHA可以向IgG型转化。AHA 阳性的SLE患者临床上伴有肾炎者多见,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则较少见。AHA与SLE疾病活动性存在一定意义的相关性,活动期SLE患者中AHA阳性率较高,可达90%。但也有文献报道仅部分AHA pg性的SLE患者与活动性相关。SLE患者中,AHA主要以抗H2A-H2B-DNA复合物抗体、抗H1抗体和抗H2B抗体为主。
    可诱发DIL的常见药物有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异胭肼、肼屈嗪、奎尼丁、尼酸、青霉胺、氯丙嗪及雌激素等。不同的药可诱导出针对不同组蛋白亚单位的抗体。如由肼屈嗪所致的DIL患者,以抗H1和抗H3-H4抗体为主,很少有抗H2A-H2B抗体;而以普鲁卡因胺诱发的DIL患者中,主要为抗H2A-H2B-DNA复合物抗体。对于那些具有服用药物史,AHA 阳性而无临床症状者,发现其血清中主要有IgM型AHA,且不限于抗组蛋白某一亚单位抗体;而那些出现临床狼疮症状患者,则以IgG型抗H2A-H2B-DNA复合物抗体为主。抗组蛋白(H2A-H2B) -DNA复合物的自身抗体在DIL中阳性率为(33%~95%),仅IgG型抗体临床意义较大,其他疾病SLE(50%~75%)、SSc(20%)。
    七、抗核小体抗体测定
    核小体(nucleosomes)是真核细胞染色质基本重复结构的亚单位,对于细胞核中DNA的组成非常重要。近年研究表明,核小体是SLE的主要自身抗原,可能与SLE发病及病理变化直接相关。SLE患者细胞凋亡异常导致的核小体过度释放,可能是本病免疫异常的主要诱发环节之一。首先,核小体会成为多克隆B细胞的活化剂,这可能与SLE疾病的起始阶段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核小体是SLE中致病性T辅助细胞识别的自身抗原,不仅引起同源B细胞产生核小体特异性自身抗体,而且引起抗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的形成。核小体及其特异性自身抗体除了在致病机制方面成为近年来SLE研究的最活跃的领域外,抗核小体抗体在临床中对SLE诊断和治疗的作用也得到重视。临床研究提示,抗核小体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性及狼疮性肾炎的发生明显相关,可能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之一。
    【检测方法】 抗核小体抗体主要应用ELISA检测。早期因核小体抗原纯化制备方法存在技术上的问题,纯化的核小体抗原常含有H1、Scl-70(DNA拓扑异构酶Ⅰ,一种DNA结合蛋白)、残留的染色质DNA和其他非组蛋白等蛋白成分,导致多种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与核小体抗原的交叉反应,尤其是在10%~68%的硬皮病患者中也可检测出抗核小体抗体,使得该抗体作为SLE特异性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受到了很大限制,这也是该自身抗体长期未引起临床重视的主要原因。近年由于抗原纯化技术的提高,纯化的核小体抗原制品只含核小体单体,不含以上提到的DNA和组蛋白等杂质成分,可排除硬皮病患者血清的假阳性反应,极大提高了抗核小体抗体对SLE的特异性,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常规检测。正常值为:抗核小体抗体阴性。
    【临床意义】 在80%的MRL/lpr狼疮小鼠中可产生核小体特异性抗体,该自身抗体产生早,先于其他抗核抗体,与肾小球肾炎有关。SLE患者多克隆核小体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抗原反应与鼠类SLE模型表现相似,核小体在SLE中作为主要自身抗原近年已得到证实。最近有证据表明,除了传统的致病性抗双链DNA抗体及其抗原抗体复合物外,核小体和组蛋白成分的自身抗体及其抗原抗体复合物,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关键作用,尤其是在肾小球肾炎(狼疮肾)致病机制上意义重大。核小体的组蛋白成分(氨基末端带强阳性电荷)可促进免疫复合物与肾小球基底膜阴离子位点的结合,包括既作为植入抗原使原位免疫复合物得以形成,也可使含有核小体-核小体特异性抗体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得以沉积。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均可使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且产生炎性免疫应答反应。
    近年来,由于核小体抗原纯化技术的改进,提高了抗核小体抗体对SLE患者的诊断特异性。同时,多种商品化检测试剂盒的出现,使该自身抗体应用于临床SLE等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成为可能。抗核小体抗体在SLE诊断中的敏感性为58%~71%,特异性可达97%~99%。抗核小体抗体多见于活动性狼疮特别是狼疮肾炎,可能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与抗双链DNA抗体、抗DNP抗体和抗Sm抗体等SLE的其他特异性抗体同时检测,可明显提高SLE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一、概述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是一组针对各种带负电荷磷脂的自身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C)、抗磷脂酰丝氨酸,抗磷脂酰胺醇、抗磷脂酰甘油、抗磷脂酸和抗β2-GP Ⅰ等。这些抗体常见于SLE,习惯性流产,神经系统疾病,急、慢性白血病,肾脏和消化系统疾病中,与这些疾病的凝血系统改变、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等密切相关,并与疾病的发生机制有关联。目前临床上常规检测的抗磷脂抗体仅为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 Ⅰ抗体和狼疮抗凝物。APL主要有IgG、IgM、IgA3种类型,其中高水平的IgG型对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的诊断最为特异。
    二、抗心磷脂抗体(aCL)测定
    aPL用固相免疫分析测定即称作aCL,其作为一项敏感的指标在机体多种紊乱过程(如感染/结缔组织疾病/药物诱导性疾病)中均呈阳性,其针对的靶抗原为心磷脂。aCL的免疫学分型有IgG、IgM和IgA三类,可结合心磷脂和磷脂酰丝氨酸,而不是磷脂酰胆固醇。诊断价值最高的是高浓度的IgG抗体,但很多患者血清中可检出IgA和IgM型aCL。
    【检测方法】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采用ELISA方法。将待检血清滴加在包被有心磷脂抗原的酶免疫反应板孔内,如果被检血清中如存在抗心磷脂抗体,则可与酶免疫反应板上的aCL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第一次温育时,稀释后的样本在微孔中反应,在很多情况下,aCL识别抗原需要血浆蛋白(p2糖蛋白Ⅰ)作为辅助因子,为此,反应体系必须含有这一辅助因子。如果样本阳性,特异性IgG(包括IgA和IgM)与抗原结合。然后加入可反应发生颜色反应的酶标抗人IgG抗体进行第二次温育。然后加入酶底物,发生颜色反应。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值,样品或标准中的aCL IgG水平与吸光值成正比。正常值为:<12PL-lgG-U/ml。
    【临床意义】aCL在SLE中的阳性率为20%~50%,主要是IgG和IgM型,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主要与IgG型的抗体相关,而IgM型与溶血性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SS中IgA型的抗体出现率高,IgA型抗体也与习惯性流产和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相关。aCL的水平越高,越易发生并发症。另外,在其他风湿性疾病、药物狼疮、肿瘤和感染中都可出现aCL,但很少发生上述并发症,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抗体的类型、水平、亲和力、结合的特异性及环境遗传因素等有一定的关系。
    aCL见于5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约5%~40%的其他系统性自身免疫异常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aCL阳性的患者有发展为静脉和动脉血栓的危险。自发性流产、死胎和早产患者经常可检出aCL,与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无关。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更易出现孕期并发症(达77%)。有研究表明,aCL的发生率为40.8%,在aCL 阳性的患者中81%的患者为原发性APS,其余19%为继发于SLE的患者。在诊断为APS的患者中,aCL的敏感度高达97%,可见aCL可作为原发性APS的筛选指标之一,但它的特异性只有74%。
    三、抗β2糖蛋白Ⅰ抗体(抗β2-GPⅠ抗体)测定
    β2-GPⅠ是分子量为50kD的血浆蛋白,可与负电荷磷脂结合,β2-GPⅠ的第五功能区是其与磷脂的结合位点,与负电荷磷脂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许多研究表明,β2-GPⅠ是抗磷脂抗体结合磷脂的主要靶抗原,尤其是这些抗体主要针对于β2-GPⅠ -心磷脂复合物时,β2-GPⅠ为aCL提供表位,同时GP Ⅰ作为LA的辅助因子发挥作用。
    【检测方法】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采用ELISA方法检测。待检血清滴加在包被有β2-GPⅠ抗原的酶免疫反应板孔内,如果被检血清中如存在抗β2-GPⅠ抗体,则可与酶免疫反应板上的β2-GPⅠ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第一次温育时,稀释后的样本在微孔中反应,如果样本阳性,特异性IgG(包括IgA和IgM)与抗原结合。然后加入可反应发生颜色反应的酶标抗人IgG抗体进行第二次温育。然后加入酶底物,发生颜色反应。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值,样品或标准中的β2-GPⅠ IgG水平与吸光值成正比。正常值为:<20RU/ml。
    【临床意义】APS患者血清中抗β2-GPⅠ-IgG和(或)IgM抗体阳性率为30%~60%,抗体浓度与静脉血栓密切相关,在分析表明抗β2-GPⅠ抗体与脑卒中有强烈的相关性(P=0.011),接着是血小板减少(P=0.016)、APTT延长(P=0.021)、深静脉血栓(P=0.158)和流产(P=0.223)。也有研究表明,抗β2-GPⅠ抗体和动脉血栓的相关性要大于静脉血栓。
    四、狼疮抗凝物(LAC)
    LAC是一种能延长凝血时间的抗体,它同凝血酶原复合物中的磷脂成分结合而抑制血凝。抗体可以是IgG和IgM型或两者共存,LAC能与多种凝血因子反应,它不仅与异常出血有关,而且与血栓的形成有关。
    【检测方法】 检测LAC常用的方法有:白陶土凝固时间、Russell viper ven-om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蛇毒时间等。
    【临床意义】LAC因在SLE患者中发现而得名,在SLE中的阳性率最高,但它不仅出现在SLE中,也可出现在其他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链球菌感染、恶性肿瘤、肝炎及服用酚噻嗪类药物的患者。
    一、概述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1982年,Davies等在8例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首次发现了ANCA,近二十多年来,国外对ANCA及其靶抗原的性质、疾病相关性、致病机制和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已发现,ANCA自身抗体谱存在十余种特异性抗体,ANCA对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ANCA已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的临床常规检测项目。ANCA谱中抗蛋白酶3(proteinase 3,PR3)抗体和抗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抗体,为原发性小血管炎特异性自身抗体并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已成为原发性小血管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及临床治疗监测的重要工具。其他靶抗原包括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uman leukocyte elastase,HLE)、乳铁蛋白(lactofemn,LF)、溶酶体(lysozyme,LYS)、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 G,Cath G)和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等。
    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测定
    ANCA对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表1-2)。临床常规检测ANCA一般选用IIF作为筛选试验(screening test),选用ELISA作为特异性ANCA确证试验(confirmation test)。
    表1-2 与ANCA自身抗体谱相关的疾病

相关疾病
IIF荧光染色模型
特异性靶抗原抗体
韦格纳肉芽肿(WG)
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
坏死性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
(NCGN)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
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抗GBM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类风湿关节炎(RA)
药物性狼疮(DIL)
Felty综合征
溃疡性结肠炎(uc)(50%~80%)
克罗恩病(Crohn病)(10%~20%)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60%~
80%)
cANCA,pANCA(少见)
cANCA,pANCA
pANCA,cANCA(少见)
 
pANCA,cANCA(少见)
ANCA(低阳性率)
pANCA
pANCA
pANCA.aANCA
pANCA
pANCA.aANCA
pANCA,aANCA
pANCA,aANCA
pANCA,aANCA
PR3(85%),MPO(10%)
PR3(45%),MPO(45%)
PR3(25%),MPO(65%)
 
PR3(10%),MPO(60%)
PR3(5%),MPO(15%)
MPO(30%)
LF,HEL,MPO(少见)
LF,MPO(少见)
MPO(常见),LF,HLE
LF,MPO(少见)
LF,CathG,LYS,其他
LF,CathG,LYS,其他
LF,CathG,其他

    续表

相关疾病
IIF荧光染色模型
特异性靶抗原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0%)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囊性纤维化(CF)
急性/慢性感染(HIV、阿米巴、细菌等)
pANCA,aANCA
pANCA,aANCA
pANCA,aANCA
pANCA,aANCA
LF,CathG,LYS,HLE,其他
LF,CathG,LYS,HLE,其他
BPI(91%)
PR3,MPO,BPI,其他

    【检测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是筛选ANCA的最常用方法。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滴加在人粒细胞抗原基质上,如被检血清中存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则与基质片中的中性粒细胞胞浆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再与加入的羊抗人IgG荧光抗体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胞浆位置有亮绿色荧光染色,则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阳性。正常值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阴性(抗体滴度<1: 10)。
    【临床意义】 胞浆型ANCA(cANCA)其靶抗原主要是蛋白酶3(proteinase 3,PR3),其他靶抗原包括BPI等。PR3 -ANCA在临床上与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 granulomatosis,WG)密切相关。cANCA诊断WG的特异性大于90%,外加PR3-ANCA可超过95%。敏感性取决于疾病的活动性和病期阶段,在初发不活动的WG中,阳性率只有50%,而活动性典型的WG,几乎100%阳性。cANCA/PR3 -ANCA在其他原发性血管炎中也可被检测到,如显微镜下多型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坏死性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necrotizing and crescentlc glomerulonephritis,NCGN)、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等。cANCA/PR3 -ANCA在临床上另一重要应用价值在于该抗体滴度与病情活动一致,在WG等原发性血管炎患者,常被作为判断疗效、估计复发的指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核周型ANCA(pANCA),其靶抗原主要是MPO。其他靶抗原包括HLE、LF、LYS、Cath G和BPI等。MPO-ANCA主要与MPA、NCGN、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相关。MPO-ANCA还可见于其他一些疾病,如PAN、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抗GBM病)、WG、SLE、RA、药物性狼疮(drug-induced lupus,DIL)、Felty综合征等。MPO-ANCA与原发性血管炎相关不及PR3 -ANCA与WG相关性那样紧密。MPO-ANCA阳性强烈提示坏死性血管炎或特发性NCGN。MPO-ANCA与病情活动相关,也可用于判断疗效、估计复发和指导疗效。
    pANCA与炎性肠病(IBD)有关。IBD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消化系统肠道疾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Crohn disease,CD)两种疾病。pANCA在UC患者血清中阳性率为60%~80%,而在CD患者中阳性率为10%~20%。IBD患者血清中存在的ANCA主要是pANCA和aANCA,其靶抗原目前尚不清楚,LF、Cath G、BPI、LYS、HLE等均有报道,但尚无统一结论。在UC中呈高特异性,在涉及结肠病变的CD中分布较低,在UC中pANCA的滴度并不与疾病的活动性、病变程度、疾病缓解期及治疗情况相关联。pANCA对UC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90%,可用作UC和CD的鉴别诊断及UC的早期诊断指标。
    三、抗蛋白酶3(PR3)抗体测定
    PR3最初是由Baggiolini等在1978年首先报道的存在于中性粒细胞胞浆的一种抗生素,PR3是继HLE及CG后,于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初级颗粒、α颗粒)中被发现的第三个中性丝氨酸蛋白酶,故因此而命名。PR3于1989年被Goldschmeding R和Niles等证实为cANCA的主要靶抗原,约占cANCA的80%~90%。PR3是由228个氨基酸多肽构成的弱阳离子蛋白,分子量为29kD的糖蛋白,等电点为pH8.0(7.9~9.4),属胰蛋白酶族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只在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表达。在血管炎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此外,PR3还具有杀微生物活性及调节髓样细胞分化的功能。
    【检测方法】 抗PR3抗体常采用ELISA和LIA检测。北京协和医院采用ELISA检测抗PR3抗体。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滴加在包被有人粒细胞胞浆特异性抗原成分蛋白酶3(anti-proteinase 3 antibodies,PR3)的酶免疫反应板孔内,被检血清中如存在抗蛋白酶3抗体,则与酶免疫反应板上的蛋白酶3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加入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人IgG抗体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加入底物溶液发生颜色反应。颜色的深浅与抗PR3抗体浓度成正比,可根据试剂盒中3个标准血清测定结果绘制的标准曲线,定量计算出患者标本中抗PR3抗体浓度。正常值:抗蛋白酶3(PR3)抗体小于20RU/ml为阴性。
    【临床意义】 抗PR3抗体在临床上与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 granulomatosis,WG)密切相关。cANCA诊断WG的特异性大于90%,外加PR3-ANCA可超过95%。敏感性取决于疾病的活动性和病期阶段。在初发不活动的WG中,阳性率只有50%,而活动性典型的WG,几乎100%阳性。PR3 -ANCA在其他原发性血管炎中也可被检测到,如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和坏死性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necrotizing and crescentlcglomerulonephritis,NCGN)、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等。PR3 -ANCA在临床上另一重要应用价值在于该抗体滴度与病情活动一致,在WG等原发性血管炎患者,常被作为判断疗效、估计复发的指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四、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测定
    1988年,Falk等报告MPO为pANCA的主要靶抗原。MPO约占中性粒细胞蛋白总量(细胞干重)的5%,是分子量为133-155 kD,等电点为11.0的高阳离子糖蛋白。MPO为细胞毒过程中产生毒性氧自由基的主要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H2O2)和卤素(Cl-)反应产生次氯酸,在中性粒细胞的氧爆炸或产生超氧阴离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因此可作为抗生素杀死吞噬的微生物。此外,形成的次氯酸盐可灭活蛋白酶抑制剂,从而使水解酶从中性粒细胞中释放,活化中性粒细胞周围邻近的组织及外来物质。血浆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能够抑制MPO的超氧化物酶活性,为MPO生理功能抑制剂。体内、体外的研究资料显示MPO-ANCA参与血管炎相关疾病的致病机制。
    【检测方法】 抗MPO抗体常采用ELISA和LIA检测。北京协和医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抗MPO抗体。正常值: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小于20RU/ml为阴性。
    【临床意义】 抗MPO抗体主要与MPA、NCGN、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相关,还可见于其他一些疾病,如PAN、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抗GBM病)、WG、SLE、RA、药物性狼疮(drug-induced lupus,DIL)、Felty综合征等。MPO-ANCA与原发性血管炎相关不及PR3 -ANCA与WG相关性那样紧密。MPO-ANCA阳性强烈提示坏死性血管炎或特发性NCGN。MPO-ANCA大约在10%~15% SLE中存在,MPO-ANCA阳性的SLE是否代表以血管炎为特征的独立病种有待进一步研究,但SLE中ANCA 阳性可能与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如动脉炎,浆膜炎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有报道MPO-ANCA与RA的关节外损害及血管损害有相关性。MPO-ANCA与病情活动相关,也可用于判断疗效、估计复发和指导疗效。
    一、类风湿因子(RF)测定
    类风湿因子(RF)是抗人或动物IgG分子的FC片段的抗体,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它是一种抗变性IgG的抗体,属IgM型。可与IgGFc段结合。RA患者和约50%的健康人体内都存在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变性IgG(或与抗原结合的IgG)或EB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RF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IgD类和IgE类。各类RF临床意义有所不同。
    【检测方法】 测定IgG、IgA、IgM类RF通常用ELISA和免疫比浊法。北京协和医院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含有RF因子的样本与用人γ球蛋白和羊抗人γ球蛋白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包被的聚苯乙烯颗粒发生凝集反应,用散射比浊计测散射光的强度,散射光的强度取决于RF的含量,再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样本中RF浓度。正常值:<15IU/ml。
    【临床意义】RF在类风湿关节炎中阳性率为80%左右,是诊断RA的重要血清学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因5%的正常老年人RF可阳性,随年龄的增高,阳性率可增高,年龄超过75岁的老年人,RF假阳性率为2%~25%不等。且在许多其他疾病中出现,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SLE、PSS、PM/DM等;感染性疾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麻风、传染性肝炎、血吸虫病等;非感染性疾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结节病、巨球蛋白血症等。持续高滴度的RF,常提示RA的疾病活动,且骨侵蚀发生率高。有学者指出,健康成年人高滴度IgM-RF是发生RA的危险因子。临床上RF常作为区分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标准。必须明确,部分RA患者测不出IgM-RF,应进一步检测IgG-RF和IgA-RF,这两种类型RF对IgG分子特异性强,而不易与其他非相关抗原反应。RF滴度越高,对RA的诊断特异性越高。对RF阴性,且临床上高度疑似RA的患者,还可进行免疫复合物中RF的测定,即可将循环免疫复合物经酸化高浓度氯化钠,或高度稀释分离后测RF,这称为隐性RF,尤其在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RA)患者中阳性率较高。
    二、抗角蛋白抗体(AKA)测定
    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是1979年Young等人发现RA血清中有一种与大鼠食管角质层成分起反应的抗体,且发现该抗体对RA诊断有较高特异性。
    【检测方法】AKA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滴加在大鼠食管组织冰冻切片抗原基质上,当被检血清中存在抗角质层蛋白抗体时,则与角质层蛋白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和IgM类),再与加入的羊抗人IgG荧光抗体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角质层的亮绿荧光染色,即为AKA阳性。正常值:AKA阴性(抗体滴度<1:10)。
    【临床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比较困难,而早期有效积极的治疗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预后,AKA为类风湿关节炎较特异的自身抗体之一,其敏感性40.3%,特异性在94. 7%。AKA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关,在RA早期甚至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可出现,因此,它是RA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该抗体在患者滑液中阳性率与血清基本一致,但程度明显高于后者,提示AKA可能在滑液局部合成并对滑膜炎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三、抗核周因子(APF)抗体测定
    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是1964年荷兰学者Nienlucis和Mandema用颊黏膜细胞作为底物检测抗核抗体(ANA)时,偶然发现细胞核周围有均质形的4~7μm荧光颗粒,称之为抗核周因子。进一步研究发现APF主要出现在RA血清中,而少见于SLE等非RA风湿性疾病及正常人。
    【检测方法】 检测APF主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滴加在来自正常人脱落的颊黏膜上皮细胞抗原基质上,当被检血清中存在抗核周因子抗体时,则与核周因子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和IgM类),再与加入的羊抗人IgG荧光抗体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APFFB性细胞细胞核周围出现圆形、均质的绿色荧光颗粒,阳性细胞与颗粒的大小和多少无关,即为APF抗体阳性。正常值:APF抗体阴性(抗体滴度<1:10)。
    【临床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比较困难,而早期有效积极的治疗很大程度上改善预后,抗核周因子为类风湿关节炎特异的自身抗体之一,其敏感性58.1%,特异性在90. 3%。APF是一种RA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且以IgG型为主。APF对RA诊断的特异性高达90%以上。是早期诊断RA的有效指标之一。
    四、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测定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为主的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骨破坏较抗CCP抗体阴性者严重。
    【检测方法】 抗CCP抗体最常见的检测方法为ELISA,目前也可采用金标法检测抗CCP抗体。北京协和医院采用ELISA检测抗CCP抗体。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滴加在包被有瓜氨酸肽的酶免疫反应板孔内,被检血清中如存在抗瓜氨酸肽抗体,则与酶免疫反应板上的瓜氨酸肽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加入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人IgG抗体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加入底物溶液发生颜色反应。颜色的深浅与抗瓜氨酸肽抗体浓度成正比,可根据试剂盒中5个标准血清测定结果绘制的标准曲线,定量计算出患者标本中抗瓜氨酸肽抗体浓度。正常值:抗CCP抗体小于25 RU/ml为阴性。
    【临床意义】 许多特异性更高的自身抗体在RA患者血清中被发现。据报道,APF存在于50%的类风湿患者体内,约具有70%以上的特异性。最近该抗体的抗原决定簇被鉴定出来为微丝蛋白(filaggrin)中的瓜氨酸残基,这个发现导致了许多特异识别RA患者血清中自身免疫抗体的多肽的发展,并且将其运用到RA特异性抗体的酶联免疫检测中。临床评价研究显示这些检测在大量RA患者血清中为阳性,而且有很高的特异性。其中抗CCP抗体被发现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并对RA患者的关节侵害和放射学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抗CCP抗体可以在RA患者出现明显的关节损伤之前被检测出。一项前瞻性群组研究显示:在没有出现明显的RA临床症状的抗CCP抗体阳性的患者中,约有93%的患者会发展成RA,表明该抗体有非常好的阳性预期值。由欧洲诊断试剂公司研发的抗CCP抗体诊断试剂盒以高度纯化的含瓜氨酸残基的合成多肽为基础,是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极具价值的辅助诊断指标。该试剂盒采用的CCP,是从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身抗体反应最佳的抗原中筛选出的。
    五、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测定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最早于1968年在非球性红细胞溶血性贫血中被认识,它是一种催化6-磷酸葡萄糖向6-磷酸果糖转化的重要酶,普遍存在于细胞质内。最新研究表明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可以作为RA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
    【检测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采用ELISA检测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滴加在包被有GPI抗体的酶免疫反应板孔内,被检血清中如存在GPI,则与酶免疫反应板上的GPI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加入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人IgG抗体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加入底物溶液发生颜色反应。颜色的深浅与GPI浓度成正比,可根据试剂盒中4个标准血清测定结果绘制的标准曲线,定量计算出患者标本中GPI浓度。正常值:GPI浓度小于0.2mg/ml为阴性。
   【临床意义】 近年来研究表明,RA患者血清GPI浓度显著升高,且部分患者可检测到抗GPI抗体。RA患者滑膜血管内皮细胞表达GPI明显增高,而在RA患者心包、皮肤、结缔组织和子宫内膜的血管内皮细胞中GPI表达不增高,表明GPI和抗GPI抗体可能参与了RA的滑膜病变过程,GPI可能作为RA新的标记物,在RA的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抗平滑肌抗体(SMA)测定
    1965年Johnson等应用IIF,以不固定的大鼠胃冰冻切片为抗原底物片,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中首先发现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ies,SMA或ASMA)。SMA无器官及种属特异性,主要为IgG和IgM类型。高滴度的SMA对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狼疮样肝炎)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可与SMA阴性的SLE相鉴别。SMA的靶抗原种类丰富,主要为多种细胞骨架成分,可分为肌动蛋白(actin)和非肌动蛋白两大类。肌动蛋白可以单体(G-actin)及聚合体(F-actin)形式存在于微丝(microfilaments)中。其中抗F-肌动蛋白(46kD)自身抗体与AIH关系密切,为AIH特异性自身抗体,而抗G-肌动蛋白自身抗体则与酒精性肝硬化有关。非肌动蛋白类靶抗原包括波状纤维蛋白或称波形蛋白(vimentin)、结蛋白或称韧带纤维蛋白(desmin)、微管蛋白(tubulin)、肌球蛋白(myosin)、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和肌钙蛋白(troponin)等。非肌动蛋白自身抗原与某些感染性疾病、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检测方法】 目前SMA临床常规检测方法为IIF,实验基质最常选用鼠胃(大鼠或小鼠)或猴胃冰冻组织切片(不固定或轻度固定)。为提高IIF检测SM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选用复合组织抗原基质片(胃、肾、肝复合组织冰冻切片)检测,结果观察时应注意SMA在不同组织抗原底物的荧光染色特点,可排除非特异性结合荧光及其他自身抗体(如常见的抗网硬蛋白抗体)的干扰。在ANA常规检测中,如Hep-2细胞出现细胞骨架纤维染色,应进一步应用胃组织等抗原基质片确认是否存在SMA。抗F-肌动蛋白抗体为Ⅰ型AIH的特异性抗体,已有实验室应用经长春碱(vinblastine)处理过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为抗原底物,IIF检测抗肌动蛋白抗体;应用提纯的或重组的肌动蛋白或用多聚体F-肌动蛋白为靶抗原,ELISA或IB检测抗肌动蛋白抗体或抗F-肌动蛋白抗体。以上实验方法可提高SMA疾病诊断的特异性,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但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检测。如Hep-2细胞出现肌动蛋白型荧光染色(表现为贯穿细胞的直的细胞骨架张力纤维染色),同时其他组织平滑肌成分表现为强阳性特异性荧光染色,则SMA为抗肌动蛋白抗体的可能性大,对Ⅰ型AIH的诊断有很大帮助。正常值:抗平滑肌抗体(SMA)阴性(抗体滴度<1: 100)。
    【临床意义】SMA无器官及种属特异性,主要为IgG和IgM类型。高滴度的SMA对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狼疮样肝炎)有重要的诊断意义,高滴度的SMA(’1:160)为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血清高敏感性自身抗体(至少90%),其中以F-肌动蛋白为靶抗原的SMA为Ⅰ型AIH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高达97%。高滴度的SMA还可见于AIH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重叠综合征患者,而低滴度的SMA(以IgM为主)可非特异性出现于多种疾病中(表1-3)。
    表1-3 抗平滑肌抗体(SMA)疾病谱及靶抗原、抗体特点

相关疾病
靶抗原
抗体种类
抗体滴度
AIH
AIH-PBC重叠症
酒精性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
SLE,RA,SS
炎症性肠病
白塞综合征
心肌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F-actin
F-actin
G-actin
vimentin
vimentin
vimentin
vimentin
desmin
tubulin
IgC为主
IgG和IgM为主
IgM
IgM
IgM
IgM
IgM
IgM
IgM
高滴度
高滴度
低滴度
低滴度
低滴度
低滴度
低滴度
低滴度
低滴度

    SMA的靶抗原种类丰富,主要为多种细胞骨架成分,可分为肌动蛋白(actin)和非肌动蛋白两大类。肌动蛋白可以以单体(G-actin)及聚合体(F-actin)形式存在于微丝(microfilaments)中。其中抗F-肌动蛋白(46kD)自身抗体与AIH关系密切,为AIH特异性自身抗体,抗F-肌动蛋白抗体为Ⅰ型AIH的特异性抗体,如Hep-2细胞出现肌动蛋白型荧光染色(表现为贯穿细胞的直的细胞骨架张力纤维染色),同时其他组织平滑肌成分表现为强阳性特异性荧光染色,则SMA为抗肌动蛋白抗体的可能性大,对Ⅰ型AIH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可提高SMA疾病诊断的特异性,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而抗G-肌动蛋白自身抗体则与酒精性肝硬化有关。非肌动蛋白类靶抗原包括波状纤维蛋白或称波形蛋白(vimentin)、结蛋白或称韧带纤维蛋白(desmin)、微管蛋白(tubulin)、肌球蛋白(myosin)、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和肌钙蛋白(troponin)等。非肌动蛋白自身抗原与某些感染性疾病、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二、抗线粒体抗体(AMA)测定
    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是一种无种属特异性和器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1965年WalRer等首次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发现PBC患者血清中存在AMA,其后研究发现,PBC患者的AMA 阳性率可高达90%,此项检测已成为PBC诊断的主要检查项目。
    【检测方法】AMA常用检测方法为IIF,但此法有其局限性:易受同细胞胞浆线粒体外其他抗原成分反应的自身抗体干扰而出现假阳性,敏感性、特异性低于以纯化的线粒体亚型成分为靶抗原的抗体检测方法;不能分型,临床应用价值低于AMA亚型抗体检测,临床应用价值低于AMA亚型抗体检测。北京协和医院采用IIF检测AMA的基础上,又开展了AMA亚型抗体检测工作。正常值: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抗体滴度<1: 100)。
    【临床意义】AMA是一种无种属特异性和器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1965年WalRer等首次应用IIF发现PBC患者血清中存在AMA,其后研究发现,PBC患者的AMA阳性率可高达90%,此项检测已成为PBC诊断的主要检查项目。近年研究发现,AMA存在若干亚型,迄今已发现的亚型共有9种(Ml-M9)(表1-4),其中与PBC有关的有4种,即M2、M4、M8、M9。抗M2被认为PBC敏感、特异的诊断标志抗体。M2靶抗原的主要成分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C)组分,高滴度的抗线粒体M2抗体(anti- mitochondrial antibodies of M2 type antibody,AMA-M2)在PBC中阳性率大于96%,对PB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
    表1-4 AMA亚型抗体种类及其疾病相关性

AMA亚型抗体
相关疾病
阳性率
M1(心脂)
 
 
 
M2(PDC)
 
 
M3
M4
M5
M6
M7
M8
M9
梅毒(活动期)
SLE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SS、RA
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
PBC(高滴度)
其他慢性肝病(低滴度)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低滴度)
药物性狼疮
PBC(常伴M2阳性、活动期、晚期PBC)
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性肝炎
急性心肌炎,心肌病
PBC(常伴M2阳性、活动期PBC)
PBC-M2阴性患者(早期PBC)
PBC-M2阳性患者
100%
50%
5%~15%
常见
96%
30%
7%~25%
100%
55%
少见
100%
60%,30%
55%
82%
7%~44%

    三、抗线粒体2型抗体(AMA-M2)测定
    M2靶抗原的主要成分为PDC E2组分,高滴度的AMA-M2在PBC中阳性率大于96%,对PB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
    【检测方法】AMA-M2常用检测方法包括ELISA和LIA。北京协和医院采用ELISA检测AMA-M2。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滴加在包被有线粒体M2(PDC)抗原的酶免疫反应板孔内,如果被检血清中如存在抗线粒体M2抗体,则可与酶免疫反应板上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再与加入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人IgG抗体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发生颜色反应,即为AMA-M2阳性。颜色的深浅与AMA-M2浓度成正比,可根据试剂盒中3个标准血清测定结果绘制的标准曲线,定量计算出患者标本中抗线粒体M2抗体的抗体浓度。正常值: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小于20RU/ml为阴性。
    【临床意义】AMA-M2是诊断PBC的高度特异和敏感的指标,阳性率可高达90%以上。在PBC中AMA-M2多为高滴度,AMA滴度与PBC疾病分期无关,有助于PBC患者在疾病前期或无症状期得到明确诊断。AMA-M2也可见于其他慢性肝病(30%)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7%~25%),但多为低滴度。
    四、抗肝肾微粒体(LKM)抗体测定
    1973年,Rizzctto等应用IIF,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中,首先发现同鼠肝细胞胞浆、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反应而不同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反应的抗肝肾微粒体抗体(anti-liver kidney microsomal antibodies,抗LKM抗体)。
    【检测方法】IIF常用于临床常规抗LKM抗体检测筛选试验阳性,应进一步应用特异性重组抗原检测确认肝肾微粒体亚型抗体,检测方法包括IB、ELISA等。北京协和医院采用IIF和ELISA检测抗LKM抗体,正常值: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A)阴性(抗体滴度<1:100)。
    【临床意义】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包括四种与微粒体酶细胞色素P450反应的亚型抗体:抗LKM-1抗体、抗LKM-2抗体、抗LKM-3抗体、抗LM抗体。
    抗LKM-1抗体靶抗原是细胞色素P450ⅡD6,为50kD蛋白,主要为IgGl型抗体。为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血清特异性抗体,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约2%~10%也可检测到抗LKM-1抗体。目前临床常规检测抗LKM抗体以检测抗LKM-1抗体为主,抗LKM抗体检测对AIH诊断、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抗LKM-2抗体,靶抗原是细胞色素P450ⅡC9,为50kD蛋白,仅见于应用药物替尼酸治疗的患者;由于该药物已停用,故抗LKM-2抗体已不存在。
    抗LKM-3抗体,靶抗原是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UGT2),为55kD蛋白,见于某些慢性丁型肝炎患者。偶见于Ⅱ型AIH患者。
    抗LM抗体,靶抗原成分复杂,主要靶抗原为细胞色素P450 Ⅰ A2,为52kD蛋白,偶见于AIH、慢性丁型肝炎患者,而常见于某些药物性肝炎患者,如摄入抗高血压药双肼屈嗪、抗惊厥药卡马西平、氟烷药物等。
    五、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SLA抗体)测定
    1987年Manns等首先在非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中发现并报道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nti-soluble livers antigen antibodies,抗SLA抗体),该自身抗体在非自身免疫性肝病中不能检出,为AIH高度特异性自身抗体。可溶性肝抗原(SLA)可能是肝细胞胞浆溶质成分,不具有种属特异性和器官特异性,可分布于多种动物的多种器官组织中,但在肝脏、胰腺和肾脏等富含酶的器官组织中浓度最高。1990年Wachter等报道抗SLA抗体的靶抗原为肝细胞胞浆中的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s)8和18。细胞角蛋白是一组上皮细胞骨架蛋白,共有19种成分,在不同的组织中有不同的表达。肝內表达的角蛋白只有两种,即角蛋白8(分子量为52. 5kD)和角蛋白18(分子量为45kD),抗SLA抗体主要与肝角蛋白反应。1998年Wessierska-Gadek等报道抗SLA抗体的靶抗原为谷胱甘酞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的亚单位,GST的3个亚基Ya、Yb1和Yc是抗SLA抗体的主要自身抗原。抗SLA/LP抗体的靶抗原参与selenoprotein(一种UGA抑制物,tRNA相关蛋白)生物合成的调节,早期的研究也表明抗SLA抗体有可能参与了对肝细胞的破坏,因此推测抗SLA/LP抗体与AIH的发病机制有关。
    【检测方法】 抗SLA/LP抗体检测方法很多,包括RIA、ELISA、Western blot法等,但因SLA的性质、结构及生理功能一直不明确,抗SLA/LP抗体只能在少数实验室中进行用于研究目的的检测,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检测。2000年以后,随着Wies等对SLA的成功克隆、表达及其基因序列分析,多种以重组SLA/LP为靶抗原的抗SLA抗体诊断试剂已研制成功。北京协和医院采用ELISA检测抗SLA/LP抗体。正常值: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SLA抗体)小于20RU/ml为阴性。
    【临床意义】 虽然AIH存在种类较多的自身抗体,但多数自身抗体并非AIH特异性抗体。抗SLA/LP抗体为少数公认的AIH高度特异性自身抗体,在AIH所有相关自身抗体中最具有诊断价值。抗SLA/LP抗体在AIH中的阳性率为10%~30%,该抗体多出现在ANA、SMA和抗LKM-1抗体阴性的AIH患者血清中。
    抗SLA/LP抗体阳性患者多为年轻女性,有高免疫球蛋白血症,3型AIH的血清学标志,临床上常用于AI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约30%的3型AIH仅该抗体阳性,而缺乏所有其他自身抗体标志,但对免疫抑制治疗有效,抗SLA抗体测定对发现这一部分AIH患者有重要意义。
    一、抗α胞衬蛋白抗体
    胞衬蛋白是真核状态细胞骨架的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捆绑蛋白,由2个亚单位(一个α-和一个β-)组成的二聚体。在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α-胞衬蛋白二聚体形成一个120kD的亚单位,并在唾液腺中大量存在。抗α-胞衬蛋白抗体与干燥综合征的关系密切。
    【检测方法】 目前多使用ELISA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北京协和医院使用的即为ELISA诊断试剂盒。正常人为阴性。
    【临床意义】 抗α-胞衬蛋白抗体存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干燥综合征的成年人血清中,但是在无干燥综合征症状的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患者体内未发现抗α-胞衬蛋白抗体。抗α-胞衬蛋白抗体的检测为干燥综合征尤其是在疾病发病机制的早期阶段,以及青少年SLE疾病和RA疾病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志。有报道α—胞衬蛋白抗体能够早于SSA和SSB被检测出。和成年人相比较,抗α-胞衬蛋白抗体经常无征兆地出现在青少年SLE和RA患者体内,预示着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二、抗M3毒蕈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M3受体表达与唾液腺和泪腺腺体上,是乙酰胆碱刺激后唾液和泪液产生的关键受体。抗M3毒蕈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可干扰泪液或唾液的产生,是干燥综合征眼干的一个新的标志抗体。
    【检测方法】 可使用免疫印迹法和ELISA进行检测。北京协和医院采用的是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正常人为阴性。
    【临床意义】 在成人发病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中,抗M3毒蕈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11%和14%。在儿童发病的干燥综合征中,该抗体检出率为38%。抗M3毒蕈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时同时存在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比例分别为68%、29%和57%。抗M3毒蕈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抗SSB抗体相关,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可能是新的诊断标志抗体。但是,抗M3毒蕈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没有相关性。
    三、抗内皮细胞抗体
    抗内皮细胞抗体是一簇能与内皮细胞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可识别内皮细胞表面或内部抗原分子,包括β2-GP Ⅰ,DNA,血小板因子4和中性粒细胞蛋白酶3。发生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后,可影响内皮细胞功能。该抗体可在多种炎症性疾病(如韦格纳肉芽肿、微多动脉炎、川崎综合征、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出现。
    【检测方法】 可使用IIF,ELISA和流式细胞仪法进行检测。北京协和医院采用的是IIF试剂盒进行检测。正常人为阴性。
    【临床意义】 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在疾病诊断方面意义很小,但是,对于疾病活动性的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如处于韦格纳肉芽肿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期患者的血清内发现高滴度的抗内皮细胞抗体,且抗体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但与是否出现其他自身抗体无关。另有报道,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抗磷脂综合征、1型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相关。在心脏移植术后的患者中也可出现抗内皮细胞抗体,如果该抗体阳性,可能提示器官排斥的风险更高。
    四、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肾小球基底膜的主要成分是细胞外基质蛋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蛋白多糖。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抗原表位位于Ⅳ型胶原上。Ⅳ型胶原分子由三条分子量为170kD的α链组成。这些α链形成数个三股螺旋的结构域,一个紧密的螺旋区(7S结构域)位于氨基末端,并且在羧基末端有一个球形柄状结构(NC1结构域)。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靶抗原位于α-3(Ⅳ)链的NC1结构域,只有针对这个抗原表位的抗体才和疾病相关。
    【检测方法】 可采用IIF和ELISA进行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检测。北京协和医院主要采用ELISA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正常人为阴性。
    【临床意义】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是包括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在内的所有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的血清学标志物。在未累及肺的病例中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阳性率为60%,而在累及肺的病例中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阳性率为80%~90%。很多带有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患者(20%~35%)同时伴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主要是抗MPO抗体。一些抗体双阳性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尤其是韦格纳肉芽肿或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所有报道的病例都有严重的肾脏疾病。
    五、抗C1q抗体
    完整的补体系统对于抵抗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非常重要的。C1q是补体激活经典途径过程中第一步的主要分子。C1q分子的球状头部与IgM或IgG类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结合后,导致了其他亚分子如C1、C1r和C1s被激活。抗C1q抗体结合的是C1q分子胶原样区上的抗原决定簇,该抗体的出现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肾脏疾病有关。
    【检测方法】 目前多采用ELISA进行抗C1q抗体的检测。北京协和医院使用的即为ELISA诊断试剂盒。正常人为阴性。
    【临床意义】 抗C1q抗体常存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约6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80%的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患者体内都发现此抗体,且狼疮肾炎活动期的患者体内抗C1q抗体的滴度很高。抗C1q抗体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测因子和疾病活动标志,尤其与狼疮性肾炎的增生形式密切相关。抗C1q抗体还是低补体血症荨麻疹性血管炎综合征的诊断标志物,几乎所有患者均会出现该自身抗体。
    一、抗胃壁细胞抗体
    位于胃黏膜上的胃壁细胞能分泌产生盐酸和内因子。抗胃壁细胞抗体的靶抗原都位于胃壁细胞的表面,分别是H+/K+ATP酶和胃泌激素受体。目前认为,抗胃壁细胞抗体作用于两种靶抗原均可导致胃酸分泌减少。该抗体在体外可溶解胃壁细胞,灌注含该抗体的人血清IgG可导致胃壁细胞的胃酸过少症和萎缩,但内源性抗胃壁细胞抗体的致病机制尚未明确。
    【检测方法】 可以使用HF和ELISA对抗胃壁细胞抗体进行检测。北京协和医院采用ELISA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正常人为阴性。
    【临床意义】 抗胃壁细胞抗体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患者血清中检测到,但是,该抗体偶尔也出现在自身免疫性内分泌器官疾病和正常人群中。主要抗体类型是IgG和IgA,抗胃壁细胞抗体在诊断恶性贫血中灵敏度很高,可达到80%~90%,但由于其和多种疾病相关,诊断恶性贫血的特异性不高。随着恶性贫血病程的发展,抗胃壁细胞抗体在贫血患者中阳性率会有所降低,但一些患者在一段时间以后会产生抗内因子抗体。所有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的患者在内窥镜检查时都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阳性发生率几乎为100%。亦有报道显示,抗胃壁细胞抗体可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胃炎预后,阳性提示可发展为恶性贫血,预后不良。
    二、抗内因子抗体
    内因子是由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50kD的糖蛋白,每个内因子分子都结合一个维生素B12分子,可避免维生素B12在被回肠末端吸收之前过早地分解。抗内因子自身抗体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类型Ⅰ的抗体结合点是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的结合位点,而类型Ⅱ的抗体结合点是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的复合物。
    【检测方法】 可以使用IIF和ELISA对抗胃壁细胞抗体进行检测。北京协和医院采用ELISA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正常人为阴性。
    【临床意义】 类型Ⅱ抗体通常会伴随类型Ⅰ抗体同时存在,所以其诊断意义不大。这里的描述主要针对类型Ⅰ抗体。在40%~60%的恶性贫血患者中可检测到抗内因子抗体,随着疾病期的延长,阳性率能达到60%~80%。该抗体的出现与成人恶性贫血典型相关。有报道称抗胃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均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在1~15年将发展成为恶性贫血。
    一、抗肾上腺皮质抗体(AAA)测定
    抗肾上腺皮质抗体(anti-adrenal cortical antibodies,AAA)指针对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抗体。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为IIF。将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滴加在猴或兔肾上腺组织冰冻切片抗原基质上,如果被检血清中存在抗肾上腺抗体,则与抗原基质片中肾上腺组织皮质细胞胞浆中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再与加入的羊抗人IgG荧光抗体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肾上腺皮质细胞胞浆细颗粒均质型绿荧光染色,即为抗肾上腺皮质抗体或称抗肾上腺抗体(anti-adrenal antibodies)阳性。
    抗肾上腺皮质抗体(AAA)或称抗肾上腺抗体阴性(抗体滴度<1:10)。
    【临床意义】AAA 阳性主要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ddison病)患者,阳性率大约60%(不同的研究报告在36%~80%范围)。AAA测定可用于鉴别Addison病特发性和结核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后者阳性率仅5%。在其他疾病如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也有部分阳性。如果在正常人中测到了抗肾上腺皮质抗体,则可作为早期肾上腺衰竭的信号。
    抗肾上腺皮质抗体常与抗类固醇细胞抗体同时出现,因此,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常同时有性腺功能衰竭。90%以上的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Ⅰ型患者出现抗肾上腺皮质抗体,80%同时有抗类固醇细胞抗体。测定抗肾上腺皮质抗体常同时测定类固醇细胞抗体。类固醇细胞抗体的实验基质为灵长类卵巢和睾丸。免疫荧光模式为卵泡膜层荧光及睾丸间质细胞胞浆荧光。
    二、抗心肌抗体(HMA)测定
    抗心肌抗体(anti-myocardial antibodies,anti-heart muscle antibodies,HMA)是一类针对心肌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具有器官特异性和疾病特异性。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为IIF。将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滴加在猴或大鼠心肌组织冰冻切片抗原基质上,如果被检血清中存在抗心肌组织抗原成分的抗体,则可与抗原基质片中心肌组织胞浆中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再与加入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IgG荧光标记抗体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心肌组织横纹状亮绿荧光,即HMA 阳性。
    抗心肌抗体(HMA)阴性(抗体滴度<1: 20)。
    【临床意义】HMA常见于心肌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IDCM)、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病、心梗后综合征、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以及重症肌无力等患者。IIF是测定抗心肌抗体的经典筛选方法,对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断有96%的敏感性及81%的特异性。一些正常人也可检测到该抗体,但通常滴度较低,多数为IgM型,且与抗骨骼肌抗体有交叉反应。急性心肌炎或心肌病患者有时可检测到抗线粒体7型(M7)抗体。
    三、抗骨骼肌抗体(ASA)测定
    抗骨骼肌抗体(anti-skeletal muscle antibodies,ASA)是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检测指标。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为IIF。将稀释后的待检血清滴加在猴或大鼠骨骼肌组织冰冻切片抗原基质上,如果被检血清中存在抗骨骼肌组织抗体,则可与抗原基质片中骨骼肌细胞胞浆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是IgG类),再与加入的羊抗人IgG荧光抗体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骨骼肌细胞胞浆横纹状亮绿色荧光,即为抗骨骼肌抗体(ASA)或称抗横纹肌抗体(anti-striated muscle antibodies)阳性。
    抗骨骼肌抗体(ASA)或称抗横纹肌抗体阴性(抗体滴度<1:10)。
    【临床意义】 抗骨骼肌抗体常见于年龄较大的(>60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55%)及成年发病的重症肌无力患者(30%),而较少见于小于20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但只有高滴度才有诊断价值。ASA是合并胸腺瘤的MG患者标记抗体,阳性率可达80%~90%,而小于40岁的无胸腺瘤的MG患者抗体的阳性率仅6%。因此,抗骨骼肌抗体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是否并发胸腺瘤提供的诊断信息是敏感和特异的。特别是20~60岁的患者,为最易并发胸腺瘤的年龄,如果该抗体阴性,基本可排除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的诊断。
    抗骨骼肌抗体罕见于合并类瘤性神经病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多发性肌炎患者及肌营养障碍患者。约有25%使用青霉胺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检测到骨骼肌抗体,但主要为IgM型抗体。个别正常人可检测到骨骼肌抗体,但通常滴度较低,IgM型,且常与抗心肌抗体有交叉反应。抗骨骼肌抗体的检测对于调控骨髓移植后自身免疫并发症的免疫治疗有一定价值。
    一、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g)是指一组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球蛋白。Ig由浆细胞产生,存在于血液和其他体液包括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还可分布在细胞膜表面。Ig结构具有不均一性,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多数Ig具有抗体活性,可以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抗原,并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激活补体、亲和细胞而导致吞噬细胞杀伤及免疫反应,最终达到排除外来抗原的目的。Ig为大分子蛋白质,具有抗原的各种性质,对异种、同种异体,甚至宿主自身都是良好的抗原,而且是一个抗原复合体,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依重链c区的结构和抗原性的不同,重链可分为α、γ、δ、ε和μ5类,相应Ig分子也分为5类,分别为IgA、IgG、IgD、IgE和IgM。有的同类重链C区之间的氨基酸顺序仍有一些差异,再分为若干亚类,例如IgG可分为4个亚类:IgG1、IgG2、IgG3和IgG4;IgA可分成2个亚类:IgA1和IgA2。
    【检测方法】 散射比浊法测定。抗原(免疫球蛋白)与抗体(抗免疫球蛋白)在液相中可快速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颗粒具有特殊的光学特性,使反应液出现浊度。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CIC)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免疫复合物总量是逐渐增加的,而速率变化则由慢—快+慢,其反应速率最快的某一时间称为速率峰。当反应体系中的抗体(抗免疫球蛋白)量保持过剩时,速率峰的高低与免疫球蛋白含量成正比,仪器将测得的速率峰值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浓度。IgG:8.00~16.00g/L;IgM:0.60~2.00 g/L; IgA:1.00~5.00 g/L。
    【临床意义】
    1.几种不同的Ig水平增加 主要见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淋巴瘤等。自身免疫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IgG、IgA、IgM升高多见,类风湿关节炎以IgG、IgM升高多见。
    2.单一的Ig水平增加 又称为“M”蛋白病,主要见于:①多发性骨髓瘤(MM),表现为仅有某一种Ig异常增高,而其他种明显降低或维持正常。其中以IgG型MM最常见,血清中IgG含量可高达70g/L,IgA型次之,IgD型较少见,IgE型最为罕见。②巨球蛋白血症,是产生IgM的浆细胞恶性增生,血清中IgM可高达20g/L以上。③一种或多种Ig水平减少: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前者属于遗传性,如瑞士丙种球蛋白缺乏症,选择性IgA、IgM缺乏症等。继发性缺损见于网状淋巴系统的恶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烫伤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线照射所致。
    IgD升高主要见于IgD型MM。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患者IgD升高。妊娠末期、吸烟者中IgD也可出现生理性升高。
    IgE升高常见于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外源性哮喘、枯草热、慢性荨麻疹,以及寄生虫感染、急慢性肝炎、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曲菌病、类风湿关节炎和IgE型MM等。
    二、免疫球蛋白IgG亚类
    人免疫球蛋白G抗体由4个亚类IgG1、IgG2、IgG3和IgC4组成。免疫球蛋白G亚类之间的差异可反映在不同的生物学重要功能上,例如抗原识别、补体激活以及细胞表面受体结合。IgG亚类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和感染复发有关,因而测定IgG亚类具有重要意义。很多研究也表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亚类的浓度参考区间的偏差和不同的疾病状态有关。
    【检测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采用动态定时散射比浊法测定。其基本原理是测定一定体积的溶液在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引起透射光的减少,测定的光通量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成反比。
    【临床意义】
    1.血清IgG亚类浓度升高 IgC4相关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间质性肾炎、腹膜后纤维化以及Mikulicz病等都会导致患者体内出现高浓度的IgG4。过敏性疾病、哮喘、特发性湿疹、皮炎等IgG4可升高,慢性绿脓杆菌感染的胆囊纤维化IgG2、IgG3升高,多发性硬化症IgG1升高。
    2.血清IgG亚类浓度降低或缺陷 IgG1的浓度降低可能是由于联合免疫缺陷而不是特异亚类缺陷。IgG2缺陷表现为易患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提示免疫功能缺陷。上呼吸道和支气管肺部感染的患者血清中的IgG2浓度较低。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血清IgC4浓度非常低。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gG1和IgG2浓度较低。轻微肾炎的患者尤为明显。
    三、补体
    补体(complement,C)是新鲜血清中正常蛋白质的一部分,由9种成分(C1~C9)组成,而C1又由3个亚单位(C1q、C1r、C1s)共11种蛋白质成分,连同其衍生物等20多种蛋白质组分组成。补体和其他体液因子或免疫细胞共同完成机体免疫反应。血清中补体活性或其单一补体成分含量变化,对诊断和疗效观察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检测方法】 补体为免疫功能的一种非特异辅助因素,除具有溶解细胞和杀菌外,还对免疫反应起调节作用,但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可引起组织损伤和破坏。目前检测总补体采用50%溶血实验法,C3、C4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前者原理是补体可使致敏的绵羊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一定量的致敏红细胞溶血50%左右与补体量成直线关系,根据其量的多少来判断总补体的含量。后者原理是待测血标本与定量的抗单一补体成分的抗体反应,加入聚乙二醇沉淀免疫复合物,使溶液吸光度值下降,免疫复合物的量取决于补体,其含量与溶液吸光度值有函数关系。
    总补体测定:①配制50%溶血标准管;②不同稀释度的血清标本与定量致敏红细胞反应,37℃,1小时;③确定与50%溶血标准管的样本;④计算补体活性: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1.血清用量X稀释倍数。
    单一补体成分测定:自动化机器检测,方法略。
    【临床意义】 血清中补体活性或其单一补体成分含量变化,对诊断和疗效观察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CH50活性减低: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由于免疫因素消耗补体,常呈低补体血症;另外还有严重肝脏疾病或先天缺陷等。总补体活性增高:急性炎症、恶性肿瘤、心肌梗死、糖尿病妊娠等。C3活性增高与减低基本与CH50相似,但更为敏感。70%以上急性肾炎及78%狼疮性肾炎C3活性减低。
    四、循环免疫复合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各种病原体所致的传染病患者体液中常存在免疫复合物(immunocomplex,IC),是机体内抗体与抗原结合的产物。IC有3种形式,大的IC>19S,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去除。中等的IC≈19S,主要存在于局部病变,如肾基膜、皮肤基膜、血管内膜和关节滑膜等,此种IC可激活补体引起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小的IC<19S,游离于血液、体液中,为可溶性的,又称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可在局部沉积,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参与下,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
    【检测方法】 检测CIC可采用ELISA或速率散射比浊法。速率散射比浊法即利用聚乙二醇沉淀血清中免疫复合物的特性,CIC与溶液吸光度值呈函数关系。正常值为0.043±0.02(4.3%±2.0%),以>0.085(8.5%)时CIC为阳性。
    【临床意义】CIC测定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R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及乙型病毒性肝炎、麻风等可CIC阳性。膜增殖性肾炎CIC 阳性,并伴有补体降低及C3裂解产物存在。
    五、C-反应蛋白
    抗体对外界病原菌感染与组织损伤的反应可以分为两个时相,一为急性反应时相,其特征是急性期反应物(APR)在血液中浓度迅速升高,甚至达正常的千倍以上,APR本身即是一组蛋白质,比如C-反应蛋白(CRP)。另一为迟缓相或免疫时相,其特征是免疫球蛋白的产生,随之APR浓度恢复正常,比如纤维蛋白原,两个时相的总和构成了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保护性系统。
    【检测方法】 采用速率比浊法检测,正常参考值为<8mg/L。
    【临床意义】 血沉(ESR)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纤维蛋白原和其他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浓度,因此用ESR作为疾病活动的临床指标的主要缺点是:①ESR只是一个间接反映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浓度的指标,并受红细胞大小、形状、数目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不能被校正,因此,结果有时是不精确的,并容易引起误导;②ESR与CRP水平变化比较起来,形象地说,ESR描述的是“老消息”,而CRP反映的是“新闻”;③CRP是定量指标,与ESR 比较有更宽的不正常的范围,并代表一定的临床意义,如CRP超过正常的1mg/dl,被认为是明显升高,当CRP超过正常范围近10mg/dl时,80%~85%是由于细菌感染,这在SLE患者中很常见。当然,有时SLE活动期患者尽管ESR可能已经明显升高,而CRP并不升高。比较而言,SLE合并细菌感染时常伴随有CRP的明显升高,除感染外,SLE活动期患者有急性浆膜炎或慢性滑膜炎时,CRP浓度也显著升高,可超过正常范围6~8 mg/dl,此时并不一定表明有感染。
    在RA治疗中,CRP是一个用来判断疗效的客观指标,与我们常用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这一比较主观的指标相比更有意义,目前存在争论的问题是CRP的变化与阻止关节破坏之间的关系,很多人曾认为病情改善药(DMARDs)对阻止骨破坏和降低急性期反应物两者都有作用.但实际上,尚无足够证据表明DMARDs有缓解骨破坏的作用,实际上,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也可以引起ESR和CRP下降。
    六、冷球蛋白
    冷球蛋白(cryoglobulin)是低温时自然沉淀,加热后又能溶解的蛋白或蛋白复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免疫球蛋白(Ig),共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Ⅰ型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Ⅱ型含一单克隆成分和其他免疫球蛋白的混合物;Ⅲ型为混合多克隆免疫球蛋白。
    【检测方法】 检测冷球蛋白是依据其在4℃沉淀,30℃易于聚合,37℃溶解的特性来检查。具体步骤如下:37℃环境下采血4ml;37℃环境下离心;将血清分为两份,一份置4℃,一份置37℃;1周后观察有无沉淀出现,以4℃出现沉淀,而37℃不出现沉淀为阳性。正常值定性阴性,定量<80mg/L。
    【临床意义】SLE中约15%~35%出现冷球蛋白,常常提示SLE活动,冷球蛋白血症合并低补体血症常有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及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冷球蛋白增高时易出现肢端青紫,冷球蛋白常为阳性反应。
    七、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So)
    链球菌溶血素“O”是溶血性链球菌的代谢产物之一,具有溶血作用和抗原性。
    【检测方法】 目前检测方法主要为免疫比浊法。当含抗体的血清与包被有抗链球菌“O”抗原的聚苯乙烯微粒结合,可引起浊度的增加,550nm波长处有特征吸收峰,通过与标准浓度比较,可测定出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的滴度。正常值为≤200U。
    【临床意义】
    1.凡由此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如猩红热、丹毒、急性肾炎等)会使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值增高。由于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与血沉的变化均无特异性,即使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血沉都增加情况下,对活动性风湿病的诊断,仍应结合临床表现来考虑。
    2.某些与溶血性链球菌无明显关系的疾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值也可增加。如少数肝炎、肾病综合征、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有些过敏性紫癜等患者,鉴别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3.高胆固醇血症、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也可增高。
    一、口干燥症实验室检查
    口干燥症是口腔内唾液缺乏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口干一词国外最早在1868年以“dry mouth”,进行描述。1889年Hutchinson首用xerostomia这一术语描述并通用至今,国内现译为“口干燥症”。口干燥症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患者感到口腔干燥,有异物感、烧灼感,在咀嚼食物,特别是较干燥的食物时,不能形成食团而影响吞咽。该病患者还未明了,不少是全身许多疾病的并发症,有些是必然发展的结果。本病的发病与遗传有关,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具有本病体质的人受病毒感染后出现一系列自身免疫现象,产生过多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专门侵蚀自身的腺体,引起腺体的炎症,失去分泌功能而发生本病。如果患者主诉口干,特别是当口腔内无明显口干表征时,则需要通过一些客观检查来确定。主要检查如下:
    (一)唾液流率
    在相对恒定的条件下,流率低于0.2ml/15 min,可诊断为“口干症”,流率介于0.2~0.91ml/min可称为“唾液减少”。因各年龄组正常值的差异,老年人更低。
    (二)腮腺造影
    异常表现为腮腺管不规则、狭窄或扩张,碘液淤积于腺体末端如葡萄状。
    (三)唇腺活检
    淋巴细胞的浸润在下唇活检的腺体组织中可见。病灶是指有更多的、至少50个淋巴细胞团聚成堆者。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者异常的是在4mm2中有1个以上的范围。
    (四)唾液腺放射性核素扫描
    异常表现为:①显影时间延迟:正常口腔放射性(呈半月型)出现时间(To)<10分钟,腮腺放射性高峰时间(Tp)= 20~30分钟,口腔放射性>腮腺放射性时间(Top)= 40分钟;②唾液腺放射性摄取量减少;③由唾液腺分泌到口腔的放射性强度降低。
    二、干燥性角膜炎实验室检查
    干燥性角膜炎,是指泪液容量不足(也叫泪液缺乏性干燥性角膜结膜炎),或因泪液质量不佳而致加速泪液蒸发以致泪液过度丧失(也叫蒸发性干燥性角膜结膜炎),所引起慢性、双眼结膜和角膜干燥。干燥性角膜炎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广义即Sjogren综合征,是指除口眼干燥外还合并其他全身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狭义即干燥性角膜炎(简称KCS)。该病病因至今不明,近年来在内科学中归入结缔组织疾病范畴,由于本病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增加,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干燥性角膜炎的诊断标准中,凡具有下述4项试验中2项异常者可诊断为干燥性角膜炎:滤纸试验(Schirmer test);泪膜破碎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角膜染色;结膜活检。
    (一)泪液分泌试验
    取5mm×35mm滤纸1张,在距一端的5mm处折叠成直角,将此端放入下眼睑中外1.3处的结膜囊中,闭目5分钟后取出,自折叠处测量滤纸湿润长度,小于10mm者为异常。
    (二)泪膜破碎时间检查
    在患者眼睑结膜囊中滴入0.125%荧光素1滴,嘱患者眨眼数次后睁眼,向前平视不再眨眼,用角膜裂隙灯显微镜扫视角膜,用秒表计泪膜破裂出现的时间,短于10秒者为异常。
    (三)角膜染色检查
    用荧光素和虎红(约1%)混合液1滴滴入穹隆部,眨眼5分钟后,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计算染色点,大于10个点为阳性。
    (四)结膜活检
   结膜上皮增生,表层有角化,基底层细胞间有淋巴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上皮下结缔组织增生和血管新生,伴淋巴细胞浸润。
    干燥性角膜炎其发病率约为2.7%,我国约有3000万人患有程度不等的角结膜干燥症。由于许多干眼症患者不知道平时应如何进行患眼护理,常使病变发展加速,病变程度加重,且此类患者常被误诊而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治,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该病认识,正确运用相应检测手段进行诊断,并及时给予治疗。
    三、滑液检查
    关节液即为滑液或滑膜液,位于关节腔内,正常关节的滑液量很少,一般穿刺不能抽出,滑液呈草黄色,清亮、透明,含有少量的白细胞。不同疾病的滑液表现各不相同,故滑液的检查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常规检查】
    1.肉眼观察颜色、清亮度、黏性、自发凝集测定、黏蛋白凝集试验。
    2.显微镜检查白细胞计数、细胞分类、湿涂片晶体检查。
    【特殊项目检查】
    1.病原学检查 细菌、真菌、病毒及结核杆菌培养,病原体、抗原检查。
    2.补体测定、糖浓度测定、总蛋白定量、脂肪测定、血清学检查(包括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等)。
    【滑液分类】  滑液根据其外观、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蛋白、葡萄糖、黏蛋白凝块黏稠度等分为以下几类(表1-5)。
    表1-5 滑液分类

正常
非炎性
炎性
化脓性
量(ml,膝关节)
颜色
<4
清亮
>4
淡黄、草黄或黄色
>4
黄色或白色
>4
白色

    续表

正常
非炎性
炎性
化脓性
清亮度
黏性
黏蛋白凝集试验
自发凝集
白细胞(μl)
中性粒细胞(%)
透亮
很高
良好
不凝
<200
<25
透亮
较高
良好或较好
常凝集
<3000
<25
透亮或不透亮
较好或差
常凝集
30000~50000
>50
不透亮
很低
易碎
常凝集
>50000
>75

    四、狼疮带试验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受损皮肤的表皮基膜区存在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沉积,对活检皮肤以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称为狼疮带试验。
    【检测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局部麻醉,以眼科用角膜环钻(直径2.5~4.0mm),钻取受检者前臂腕部背侧尺骨茎突上方的皮肤,深度为2~2.5mm,用眼科剪剪下所取皮肤置盐水纱布上,送冷冻切片,厚度6μm,直接贴附于载玻片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狼疮带。
    【临床意义】  狼疮带试验中免疫球蛋白的沉积最常见的是IgG和IgM并存,单独IgG沉积略多于IgM。系统性红斑狼疮中IgG 阳性率为55.7%,特异性几乎达100%,远较IgM为高。目前我们检测的主要为IgG型狼疮带。IgG型狼疮带阳性与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狼疮细胞和抗Sm抗体的阳性率不完全平行。
    五、HLA-B27测定
    同一物种个体成员之间抗原性的差异称为同种异体抗原,在同种异体移植时它们触发免疫反应而致移植物被排斥,因此这些抗原也称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中引起强烈、快速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系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在人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HLA是位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由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的一组基因所控制,它们参与并调节免疫应答反应。HLA分析对临床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如强直性脊柱炎(AS)与HLA-B27抗原有非常强的关联,阳性率达90%;贝赫切特病(BD)与HLA-B5相关比例高达61%~88%;HLA-DR2、3与SLE有很好的相关性,而HLA-DR4与RA相关,对于RA的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HLA-DR4阳性的RA患者腕和(或)指关节骨破坏明显多于DR4阴性者。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人类白细胞抗原为HLA,意思是人类染色体上存在包括一系列紧密连锁而彼此独立的遗传位点,它们构成一个遗传区域,而非单个位点。HLA抗原是由人类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的相应位点编码的,HLA位点分HLA-A、B、c、DR、DQ、DP等多种,由其编码的对应抗原分布于有关细胞膜上,目前已鉴定出7种B27亚型。
    【检测方法】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采用荧光标记的HLA-B27单抗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HLA-B27抗原结合,利用FCM专门分析软件测定HLA-B27-FITC平均荧光强度,从而间接定量HLA-B27表达情况。
    【临床意义】HLA-B27是第一个发现与疾病相关的HLA等位基因,也是到目前为止相关性最高的一个,强直性脊柱炎(AS)与HLA-B27抗原有非常强的关联,90%的AS患者HLA-B27呈阳性反应,而在正常人中的阳性率仅为4%~7%。但并非HIA-B27阳性的人都会患AS,据统计在HLA-B27阳性的人中约20%发生AS或其他某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如Reiter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病、银屑病关节病等。因此,HLA-B27阳性并无诊断意义,阴性时也不能排除诊断。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