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肾内科医疗诊疗规范——第四十二章  急性肾盂肾炎

 

第四十二章  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 acute pyelonephritis)是各种病原微生物侵犯肾盂及肾实质引起的急性炎症。病原体常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常见。通常感染途径是上行感染,仅少部分是血液感染或直接感染。
    【诊断标准】
    1.易感者
    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及尿路畸形者。
    2.临床表现
    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及尿痛等泌尿系刺激症,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常超过38.5℃)及腰痛等全身症状。体格检查患侧脊肋角叩击痛阳性。反复寒战、高热的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抵抗力低下的患者)要考虑继发败血症可能。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核左移。
    (2)尿常规 尿白细胞增多,常伴少量红细胞(均一红细胞血尿)及蛋白,并偶见小圆上皮细胞、白细胞管型及颗粒管型。
    (3)尿培养 清晨清洁后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ml;或膀胱穿刺尿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不管菌落多少)。
    (4)血培养 当疑及败血症时,要及时进行血培养检验(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前抽血),败血症时血培养常呈阳性结果,且细菌与尿培养所获细菌一致。
    (5)肾功能检查 一般均正常。
    【治疗原则】
    通过积极正确的抗感染治疗,本病可以痊愈,多数情况下不遗留后遗症。
    (一)抗感染治疗
    1.抗微生物药物选择
    应该先留尿标本送培养,以便依据细菌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指导用药。在获得尿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前,可先选用广谱并偏重于革兰阴性杆菌的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治疗3天后若病情明显好转,可以继续沿用原有药物治疗;治疗3天未见好转,即应参考尿培养药敏试验结果,改用高敏药物。
    2.抗微生物药物给药途径
    临床症状重时均采用静脉给药,体温正常3天后改为口服;而临床症状轻者可以一直口服抗微生物药治疗。
    3.抗微生物药治疗疗程
    应该至少用药2周。少数患者2周后尿培养仍阳性,则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再选用其他高敏药物继续治疗2~4周。
    (1)常用静脉药物
    ①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及头孢噻肟等。
    ②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氧哌嗪青霉素及他唑巴坦。
    ③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等。
    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美洛培南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于具有肾毒性要慎用。
    (2)常用口服药物
    ①磺胺类:最常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
    ②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等。
    ③青霉素类抗生素如复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④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氨苄及头孢克肟等。近年来国内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类药及氟喹诺酮类药的耐药率很高,用药时需要注意。
    (二)对症治疗
    患者应该多饮水及休息;泌尿系刺激症明显时可服碳酸氢钠1g,每日3次,碱化尿液;高热患者可物理降温,必要时服用退热药。
    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治愈标准是:症状消失,尿常规化验正常及尿细菌培养阴性。
    附:再发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再发性尿路感染(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可以区分为复发(relapse)及重新感染(reinfection)两种情况:①复发:仍由原先的致病菌引起感染,通常在停药后1月内发生;②重新感染:系由新的致病菌引起感染,常在停药1月后发生。
    复发较少见(约占再发性尿路感染的20%),提示存在复杂性尿路感染可能,应进一步做相应检查(详见第四十三章“慢性肾盂肾炎”)。治疗应根据尿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高敏药物,并延长用药时间至6周。
    重新感染较多见(约占再发性尿路感染的80%),提示尿路防御感染的能力差。因此对于频繁(≥3次/年)重新感染者,在使用敏感抗感染药物将其临床治愈后,应续用敏感药物作低剂量长疗程抑菌治疗,例如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半片或呋喃妥因50mg或氧氟沙星0.1g,于晚间睡觉前或性生活后排尿后服用1次,共服用0.5~1年或更长。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