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血液内科医疗诊疗规范——第五章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NH)是一种获得性溶血性疾病,源于造血干细胞PIG-A基因突变引起血细胞表面的膜蛋白缺失,致使细胞性能发生变化,对血中的补体敏感,引发血管内溶血、全血细胞减少和血栓形成等表现。
    【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居多。
    (2)血红蛋白尿,典型的血红蛋白尿呈酱油或浓茶色,多以晨尿为著,一般持续2~3天,重者可持续1~2周或更长时间。
    (3)贫血,皮肤巩膜黄染,轻度肝、脾肿大。
    (4)可有血栓形成,以静脉血栓为主。
    (5)可出现吞咽困难、腹痛、胃胀、食管痉挛、勃起障碍等平滑肌功能障碍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贫血程度轻重不一,网织红细胞常增多。约半数患者全血细胞减少。
    (2)骨髓象 大部分患者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增生减低。
    (3)血清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乳酸脱氢酶常升高。
    (4)血红蛋白尿发作时,尿潜血试验阳性,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多,结合珠蛋白减少。
    (5)尿含铁血红素试验(Rous试验):反复发作者阳性。
    (6)酸溶血试验(Ham试验)和蔗糖溶血试验:可出现阳性。后者敏感性较强,需除外假阳性。
    (7)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中性粒细胞CD59、CD55,抗原:CD-59和(或)CD-55细胞≥10%(>5%但<10%者应重复)。有条件的单位可行Flaer检测。
    【治疗原则】
    1.查找并尽量避免诱发因素
    2.控制和减轻溶血发作
    泼尼松每日20~40mg,溶血缓解后减量至停用。糖皮质激素对本病无治疗作用,无需长期维持治疗。维生素E口服,有一定稳定红细胞膜的作用。有条件者可使用补体抑制剂。
    3.治疗贫血
    (1)雄性激素 如司坦唑醇6mg/d,分次口服。
    (2)补充缺乏的造血原料 如叶酸、铁剂。后者可诱发溶血,起始剂量宜小。
    (3)严重贫血者可输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必要时输注经生理盐水洗涤的红细胞。
    4.治疗并发症
    如感染、血栓、出血、胆石症、肾功能不全等。
    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有条件者可试行。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