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929经济危机

1929年经济危机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
    
    前言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一.1929经济危机爆发原因  
    大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国家在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1919——1920经历了短暂的经济危机,从1924年起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1925年欧洲工业产量恢复到1913年水平并继续快速增长。但是,这一时期已潜伏着许多矛盾。国际金融状况比1914年以前更为脆弱。   
    首先,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繁荣并未带来共同富裕,相反,加剧了贫富差距。例如美国,到1929年,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这就大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   
    其次,即使繁荣时期,工业部门的开工也严重不足。大批工人失业。      
    1921——1929年,美国失业者平均每年都在220万人以上。英国失业率在最低的1927年也达9.7%,而瑞典则从未低于10%。失业的存在必然降低社会购买力,为危机准备了条件。   
    第三,国际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产品越积越多。如小麦、糖、咖啡、橡胶、铜等等均出现此类情况。   
    第四,伴随着20年代的繁荣出现的地产和股票投机狂热(特别是后一种投机活动,使得股票市场价格猛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这种空前猖獗的金融投机活动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   
    第五,自1924年执行道威斯计划起,德国从美国得到大笔借款,德国以此向其他国家支付战争赔款。这种对美国过度的依赖,成为德国经济不稳固的主要原因。一旦美国“伤风”,德国经济就会“感冒”。同时,也使得国际金融关系中潜伏的危机为表面上似乎牢固的信贷关系的假象所掩盖。   
    正是在上述种种矛盾的综合作用下,世界经济大危机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它表现为大批银行倒闭,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破产,市场萧条,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

    二.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规律  
    1825年,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爆发以后,每隔8~10年重演一次。

    三.1929经济危机特点  
    1.范围特别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及各生产部门;   
    2.时间特别长:从1929-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3.破坏性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2\3。

    四.1929经济危机的过程  
    20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兴起投机狂潮,“谁想发财,就买股票”成为一句口头禅,人们像着了魔似地买股票,梦想着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疯狂的股票投机终于引发一场经济大灾难。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这一天成为可怕的“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并触发了美国经济危机。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一天之内1600多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到来。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   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经济危机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引出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编辑本段

    五.1929经济危机解决措施
    1.罗斯福新政
  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1882-1945)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New Deal)救治经济危机,并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大胆实验”。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
   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贬值美元,刺激出口;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全国工业复兴法》(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y Act)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   
    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Blue Eagle),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几周后,有25万雇主与政府签署了法规,他们给自己的产品标上蓝鹰,以示守法。《时代周刊》在每期封面上也印上了蓝鹰。
    “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2.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新政并没有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因经济危机的根源还存在的效果和影响:   
   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六.其他国家
  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意大利:发动对外战争   
    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七.1929经济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二严重的经济危机,它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1933与1929年相比,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2\3,三千多万工人失业,广大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激发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经济危机又引发政治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政局动荡,国家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