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谈经济】
对不起了!中国经济将进行战略结构调整
王泓
2014-5-5


        现在很多人再说什么中国经济将持续衰退,什么中国经济会崩盘,很莫名其妙的话。中国走到今天,只要不是傻子,谁来执政都不会有太大问题。现在中国经济不会持续衰退,只会持续上长。我们现在需要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时间,放慢经济步伐是全局的需要。
    从2008年以来,许许多多的发达国家用悲天悯人的面孔躺在我们中国身上,让中国人民替他们承担他们错误经济理论惹的祸。我们已经陪他们走来6年了,中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们在国际上采用棒棒糖政策,采用围追堵截政策,采用软硬兼施政策,一句话就是想利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来给他们堵债务窟窿,中国给他们堵窟窿可以,但中国无法给他们变不出人来。
     全欧洲人口7.9亿人,只有中国人口一半多一点,美国人口只有3亿人,这个忙怎么帮?区域内人口全部老龄化,年轻寥寥无几,中年人寥寥无几,谁l来干活?谁来推动经济?让他们的人民生育比登天还难,全部经济制造都全球化了,本地区人民没有就业机会。没有可持续增长的人口,没有自己的制造业哪来的就业机会?
    大家会说:移民啊!中国移民你们怕出现中国黄祸,外国移民你们怕抢走你们唯一的这一点点就业机会,那只有等死一条路。中国自己也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现有老人就是一个全美国人口,自己老人问题一大堆还没有着落,实属无奈,国际的兄弟姐妹们,对不起了,我们再也陪你们玩不起了,现在我们唯一的办法是放慢我们的经济步伐,认真调整我们的经济结构,把中国自己的问题解决好,再帮助大家。
    否则,兄弟姐妹们说中国制造业质量差,你们说的正确,我们认认真真完成全部制造产业的标准化,工艺化,市场化。兄弟姐妹们说中国向欧美市场“倾销中国产品”,说的对,我们改正不“倾销啦”,中国产品是“倾销”还是没有“倾销”大主意你们自己拿。要搞贸易保护主义谁都会,我们不销啦,可你们的人民不干啊,中国产品早就成了兄弟姐妹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许许多多问题都是你们自己在坑害自己。
    中国经济将进行战略结构调整。调整前,给欧美兄弟各国出个好主意,请迅速要求印度帮帮你们,中国移民你们担心出现黄祸,印度移民一定不会出现棕祸,但要快啊!时间不等人,你们的老人们在等待你们给他们的福利生活,加油干吧!
      



查看更多...

分类:经济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936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  古斯塔夫·马勒


    古斯塔夫·马勒(德语: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一个犹太小商人家庭,六岁时参加钢琴比赛,十五岁离开文科中学到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三年,因成绩优异,多次获奖。马勒从十九岁时起开始他的指挥和创作活动。1895年他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成功,遂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1888年至1891年他在布达佩斯,1891年至1897年他在汉堡,1897年至1907年他在维也纳分别担任该地歌剧院指挥。1911年5月18日因病死于维也纳,时年51岁。
      基本信息
      个人概况    
      姓名:古斯塔夫·马勒外文名:Gustav Mahler国籍:奥地利民族:犹太出生地:波希米亚卡里什特
      出生日期:1860年7月7日  逝世日期:1911年5月18日
      个人背景    
      职业:作曲家,指挥家   毕业院校:维也纳音乐学院
     1 人物简介
        古斯塔古斯塔夫·马勒夫·马勒(德语: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波希米亚出生的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当时被视为杰出的指挥家,现在则被视作连接十九世纪晚期与现代音乐的重要作曲家。
  马勒生于奥地利帝国波希米亚的喀里斯特(今属捷克)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家庭,1875年获准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向茱里奥斯·艾柏士坦(Julius Epstein)学习钢琴,随后又到维也纳大学修读布鲁克纳讲授的课程。他第一次尝试作曲,是为了参加一场歌剧比赛而写下悲叹之歌(后来马勒把这部作品改为合唱曲)。不过他并未成功,于是把注意力转向指挥。1890年他在巴德哈尔市(Bad Hall夏季剧院获得第一份指挥工作,以后他陆续担任多家大型歌剧院指挥──1881年在卢布尔雅那,1882年在奥洛穆茨,1884年在卡塞尔,1885年在布拉格,1886年在莱比锡,1891年则在布达佩斯。
  1891年马勒在汉堡歌剧院首次获得长期聘任,直到1897年离开。于汉堡歌剧院任职期间,他在史坦因巴赫度过夏天并专心于作曲,这段时间里马勒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和“少年魔法号角”。
  汉堡市国家歌剧院的马勒纪念像1891年马勒在汉堡歌剧院首次获得长期聘任,直到1897年离开。于汉堡歌剧院任职期间,他在史坦因巴赫度过夏天并专心于作曲,这段时间里马勒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和「少年魔号角」。 1897年,为了保住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这个极具声望的位置,原是犹太教徒的马勒改信天主教(当时并不容许犹太教徒担任这个职务),自此十年他都留在维也纳,以其近乎苛求的完美主义著称。一年之中他花费九个月管理歌剧院,剩下三个月主要待在麦亚尼希作曲;他有一栋小房子位于沃特湖畔,马勒在此创作了第二号至第八号交响曲。1902年,与爱尔玛?辛德勒结婚,育有两个女儿;长女在1907年过世,同年他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还失去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职务──马勒试着在维也纳表演他并未被广泛接受的作品,却受到多数反犹太的媒体攻讦抨击。纵然第四号交响曲曾获得些许好评,一直到1910年第八号交响曲首演,马勒才真正在音乐上得到肯定,之后的作品皆未在他生前公开演出。
  马勒一直承受着越发严厉的反犹太攻击,直到1907年几乎已是忍无可忍,同年接下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职务,1908年也指挥了一季,却因为大都会转念支持托斯卡尼尼而被停职。隔年又回到纽约担任新成立的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大约此时他完成「大地之歌」与最后一部完整的作品,第九号交响曲。1911年二月最后一次前往美国,此时马勒的病况严重,在他要求之下被送回维也纳。1911年五月18日,马勒因链球菌感染病逝于奥匈帝国内的维也纳,留下未完成的第十号交响曲。死后葬于维也纳格林清墓园。
  马勒在指挥工作之余,从事音乐创作。共写作十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他的代表作有交响曲《巨人》、《大地之歌》、<复活>等。马勒的创作构思宏伟,篇幅庞大。有时音乐过于复杂。他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奥地利交响曲音乐的重要作曲家。他的后期作品反映出十九世纪末叶资产阶级艺术家乌托邦理想的破灭,以及他们人道主义世界观的破灭,作品表达出作曲家对遭受剥削的大多数人民的同情与怜悯。
    2 主要作品
  歌曲-交响曲:《大地之歌》、《康塔塔》、《悲哀的歌》(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合唱与乐队)
  声乐套曲:《旅行者之歌》(人声与钢琴或乐队)、《亡儿之歌》(人声与钢琴或乐队)
  歌曲:《少年的魔角》、<吕克特诗歌谱曲五首>
  歌剧:<三个平托>
  交响曲
  古斯塔夫·马勒第一号交响曲「巨人」/「泰坦」(1884年─1888年)
  第二号交响曲「复活」(1887年─1894年)
  第三号交响曲(1893年─1896年)
  第四号交响曲(1899年─1901年)
  第五号交响曲(1901年─1902年)
  第六号交响曲「悲剧」(1903年─1905年)
  第七号交响曲(1904年─1906年)
  第八号交响曲「千人交响曲」(1906年─1907年)
  第九号交响曲(1909年─1910年)
  第十号交响曲未完成由他人续编成交响曲编制的版本:
  库克(1964年、1972年、1989年)卡本特(1966年)惠勒(1959年)小马捷提(1989年)
  联篇歌曲集、歌曲集及其它声乐作品:
  悲叹之歌(1878年原为歌剧体制,1896年改为合唱曲)
  为男高音与钢琴所做的三首歌(1880年)
  青年时期歌曲作品(1880年─1883年)
  青年流浪之歌(1883年─1885年)
  歌曲集:少年魔号角(1892年─1896年;另两首则在1899年与1901年完成)
  吕克特之歌(1901年─1903年)
  悼亡儿之歌(1901年─1904年)
  大地之歌(1907年─1909年)
    3 个人经典  
    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尼古斯塔夫·马勒伯莱特、霍恩演唱
  阿巴多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第二交响曲》作于1894年,因为末乐章使用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诗作《复活》,而命名为《复活交响曲》。1895年3月4日由理查·施特劳斯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了前三个乐章,1895年12月3日由马勒亲自指挥柏
  林爱乐乐团首演全曲。作品包括:一、庄严的快板;二、庄严的行板;三、宁静而流畅的谐谑曲;四、“原光”;五、激动的谐谑曲。阿巴多以他独特的指挥才华,证明了他不仅是杰出的,而且是伟大的马勒诠释者。乐曲本身的力量和戏剧性在他的控制下,达到了高度的平衡和显现。这版CD,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另外,拉特尔指挥伯明翰交响乐团的演录版也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
  马勒《第四交响曲》
  赛尔指挥克利夫兰交响乐团
  《第四交响曲》作于1899-1901年,1902年11月29日首演于慕尼黑。作品的音乐基础是他自己的《少年的魔角》中的一首《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的歌曲,马勒曾对这部作品作过如下解释:在前面三个乐章中,笼罩着一个较高境界的沉静严肃的气氛,这个境界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使人莫名其妙地不寒而栗,甚至毛骨悚然。在最后的乐章《天国的生活》中,孩子告诉我们它意味着什么。这部作品包括四个乐章:一、缓慢地,从容不迫地;二、舒缓地运动;三、充满深沉的宁静;四、非常愉快舒适。赛尔在此的处理有点冷漠,但人们从唱片中能明显地听出无与伦比的演奏与高贵、华丽的音色。这版CD,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另外,阿巴多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录版也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
  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
  赫德、科罗等人演唱
  索尔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及维也纳合唱团等
  马勒《第八交响曲》之所以被称作《千人交响曲》,是因为它的正规演出需要一个大型管弦乐团、两组混声和一组童声的三个合唱团、八位歌手和一部管风琴,以至于音乐厅的乐池里足足有上千人在参加演出。声势之大,亘古未有,简直令人怀疑马勒是不是太过分了?至少这样的怀疑在马勒那个时代是很普遍的。而今天已经享受惯了现代音响条件的音乐会或唱片听众,反倒会因此而欢呼呢!何况,这股音响狂潮里毕竟还是流淌着真正音乐的涓涓细流。即使是在喧嚣动荡的第一部分里,那恍若汹涌的海面上飘着云朵般的抒情的歌唱,还是相当迷人的。更何况,后边很长的第二部分,曲趣、氛围、人声和乐队的音响等等,都比第一部分更多变化,更富色彩,甚至有些段落还非常优美。
  马勒《亡儿之歌》
  费里埃尔演唱
  瓦尔特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古斯塔夫·马勒
  声乐套曲《亡儿之歌》(为女低音与乐队而作),作于1902年,根据德国诗人吕克特的诗谱曲。1906年,马勒的幼女不幸夭折,马勒在悲痛之中曾哀叹:“爱女之死,实在是此曲预兆之故”,这部套曲非常哀婉动人。费里埃尔的音色和她在演唱中流露的动人的真挚,应该说是演唱马勒歌曲的最佳人选,她这个曲目和《大地之歌》的演唱,都非常优秀。这版CD,虽然录音旧了一些,仍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另外,巴比罗利指挥新爱乐乐团的演录版也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 马勒《第五交响曲》
  巴比罗利指挥英国新爱乐乐团
  《第五交响曲》作于1902年,1904年在科隆首演时,马勒亲自指挥。作品因演出时需要庞大的乐队,而且把交响乐的某些手段扩大到极度,所以在当时曾被称为<巨人交响曲>。它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葬礼进行曲;二、激动的暴风雨般的快板;第二部分:三、谐谑曲;四、小快板;第三部分:五、诙谐、清新的快板。巴比罗利的这版录音,是他最富感染力的一次诠释,以独特的速度和美感折服许多人,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另外,滕施泰特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的演录版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
  马勒《少年的魔角》
  施瓦茨科普夫、菲舍尔-迪斯考等演唱
  赛尔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少年的魔角》,歌词选自德国作家布伦塔诺所编辑的同名德国民歌集。马勒选其部分写成套曲(分别由钢琴伴奏和乐队伴奏,每套各12首,共24首),这是乐队伴奏的演录版,在这部声乐套曲中,有很哀婉的忧郁,也有对理想“天国”的向往,施瓦茨科普夫和菲舍尔·迪斯考的演唱非常真挚动人。赛尔指挥的这个版本,是在欧洲所录制的系列唱片中最杰出的一版,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
    4 人物影响
       某些古斯塔夫·马勒角度来说,马勒在追随者眼中扮演的关键性角色,让他俨然成为现代音乐的海顿。他的作曲风格对勋伯格、
  韦伯恩、与贝尔格造成深远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曾经与他共事,事业上受其助力的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与奥图·克伦培勒。他们将马勒的音乐介绍至美国,更改变了好莱坞电影配乐的做法。他不只是个作曲家,更是提倡革新的指挥,他的理论、技巧至今仍使用。他时常说:「传统只是伤感。」,还要求大量排练曲目;即使这么做让公演品质比过去更为精进,终究导致马勒与乐团之间关系紧张。 马勒在世的时候,其作为指挥家要比他作曲家的身份名气来得要大,还被认为19、20世纪最重要的指挥家。可惜马勒不曾留下录音。但根据旁人的描述,马勒指挥时动作幅度很大,非常投入。
  作品长期不被接受(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他犹太人身分),让马勒说出了那句名言:「我的时代将要来临。」二十世纪中期,他的时代的确来临。那些早已认识他的人与包含莱奥纳德·伯恩斯坦在内的同世代指挥家拥护马勒,渴求于探索音乐新浪潮的广大听众看来似乎织成了拥护支持他的时代。马勒的作品全集很快地被录制,他的作品成为许多指挥登上职业颠峰的验证。
  20世纪后期新发展的乐理得以对马勒的曲目做出改动,数次完成第十号交响曲的尝试,还有其它曲目的修订。莱奥纳德·伯恩斯坦,克劳斯·滕斯泰特,皮埃尔·布列兹、里卡多·夏伊、朱塞佩·西诺波里,克劳迪欧·阿巴多、柏纳·海汀克、小泽征尔、西蒙·拉特爵士、麦可·提尔森·汤玛斯与本杰明·山德尔等数字指挥是乐界公认诠释马勒的好手,他的音乐将继续吸引听众。
    5 人物评价  
    古斯塔夫·马勒作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德奥音乐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勒在他的九部交响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大地之歌》以及声乐套曲《漫游者之歌》、《少年魔号》、《悲叹之歌》、《亡儿之歌》、《吕克特歌曲》等作品中继承了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舒曼等前辈大师的传统,同时又从时代精神很中汲取丰富营养,确立了一种充满表现力的新的音乐语言。 马勒曾说:“我的时代会到来的。”这一具有悲怆色彩的预言在他逝世半个世纪后奇迹般地应验了,马勒音乐的崛起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音乐现象之一。虽然直到六十年代还有人认为马勒的音乐中充满“无谓的喧哗与骚动”,而今天的听众中也有人更多地从马勒高度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中感受到新奇或怪异,但马勒音乐的伟大和艺术价值已得到举世公认。
  正如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所言:“马勒作品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它通过引人注目、大胆、冒险或怪诞等显示出来的新奇,而在于这种新奇被融入到优美的、充满灵感的、深刻的音乐之中,在于这种音乐高度的艺术创造性和深厚的人性内涵所具有的永久价值。这一切使之在今日仍充满生命力,并拥有美好的未来。”
    6 人物轶事  
    一幅心灵漂泊历程图
  当轻轻叩开马勒的<G大调第四交响曲>,就仿佛进入了作者深邃、浩瀚的心灵大海,那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返回童真吧!去天堂吧!去天堂里百花芬芳的花园散步吧!
  对马勒略有了解的人都清楚,他是一个终生没有可以归依和认同故乡的作曲家。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认为马勒是奥地利人;而在奥地利人心目中,马勒是波希米亚人;在世界范围中,他是一个没有祖国的犹太人。因此,心
  古斯塔夫·马勒
  灵无所归宿,灵魂随波漂泊于他的一切生活和创作之中。而追求精神归宿必然走向宗教信仰,天国成了马勒追寻的梦想。《第四交响曲》正是带着这份苍凉,从他的心潮中流泻出来的。 翻开第一乐章,豁然映入眼帘的,是对天国的追寻。在总谱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作曲家自己注上的标题:返回童真。天国是净土。污浊的人们只有返回童真,具备了孩童般的纯净,才能看得见天国之光。第二乐章,死亡的舞蹈。从尘世步入天国,必须逾越死亡的界线,与死亡共舞,迈过通向天堂的唯一途径——神秘的死亡大森林。第三乐章,超开天国。把双臂舒展地相抱胸前,安详地沉睡长眠,天国之光会吸纳你进入天堂。第四乐章,天国生活。最美好的世界终于来到了。它是那样的祥和,没有了尘世的喧嚣,充满无限欢乐的人们像天使般雀跃欢唱。天国是那样的富足,人们可以尽情饱尝美味佳肴。这便是马勒一生最终的追求!这也是一幅他心灵漂泊的历程图。
  马勒是最后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交响乐作曲家。他的音乐的最大特征是双重性:交响乐声乐化,声乐作品交响化;繁复深奥与简约朴实成兄妹;把最崇高而涵盖一切的宇宙观同斗争、抒情主义、同奥地利民歌、自然画、鬼影绰绰和荒诞不经相并置。他的音乐结构冗长,形式复杂,不落窠臼;其音乐标题性强烈,描绘色彩浓厚;他的音乐还要求庞大的演出阵容。此外,他作为一流的指挥家曾有过辉煌的业绩,这为他处理乐器组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从配器尽善尽美的细节处理而到惊人的管弦乐效果的运用中不难找到示例。由于他对调性内涵的不寻常的理解,而运用某些技巧逐步削弱了传统调性的组织感。他的音乐以整个浪漫主义传统“后裔”的身份,不仅投其浪漫主义渲染人士之所好,同时,由于他对调性的新处理而先现了伯格的革新手法,从而被看成是新旧音乐之间承上启下的桥梁性音乐。
  死亡与永恒
  奥地利作曲家马勒出现在指挥台上,全场观众起立,然后鸦雀无声。那是一位艺术家所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尊敬。一般演奏结束,马勒足有30分钟下不来指挥台。可是有一次,一位青年听众,脸色苍白、声音颤抖、自言自语道:“唉,他将不久于人世了。”果然,被那位青年言中,马勒在死亡的恐怖下挣扎。其实,马勒一生都在探讨人生和死亡。他的<第二交响曲>就是以探讨死亡与永恒为主题的,表现出他对人生的严肃的态度。

查看更多...

分类:欣赏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032

【作曲】奥地利作曲家  沃尔夫

奥地利作曲家  沃尔夫


    沃尔夫(1860~1903),奥地利作曲家。被西方音乐家认为是最杰出的歌曲作曲家之一。作品有歌剧《元首》(1896)、交响诗《彭忒西勒亚》(1885)、管弦乐《意大利小夜曲》(1892,据同名弦乐四重奏改编)等。最主要的是声乐作品500余首。

    1 基本资料   
    姓名:沃尔夫
  籍贯: 奥地利
  职业: 作曲家
  生卒:1860~1903
        2 职业生涯  
     Wo'erfu
  沃尔夫,H.
  Hugo Wolf (1860~1903)
  奥地利作曲家。1860年 3月13日生于温迪施格拉茨,1903年 2月22日卒于维也纳。自幼喜爱音乐,1875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两年后被校长认为不可造就而退学,以后全靠自学。沃尔夫一生颠沛流离,生活极为贫困。1881年曾担任 3个月的萨尔茨堡歌剧院第二合唱指挥。1884~1887年曾任维也纳《沙龙书页》杂志的音乐评论工作。此外大部分生涯依靠友人接济,偶尔教授个别学生。他从1875年起坚持创作,在1887年后有10年的创作高峰期,写出大量作品。1897年因神经失常而停止了创作活动。
  沃尔夫的作品有歌剧《元首》(1896)、交响诗《彭忒西勒亚》(1885)、管弦乐《意大利小夜曲》(1892,据同名弦乐四重奏改编)等最主要的是声乐作品500余首,包括《青春之歌》(12首,1877~1878)、《诗歌集锦》(31首,1877~1897)、《默里克诗歌曲集》(53首,1888)、《艾兴多尔夫诗歌曲集》(20首,1888)、《歌德诗歌曲集》(51首,1889)、《西班牙歌曲集》(44首,1890)、《意大利歌曲集》(2 卷46首,1892,1896)等。沃尔夫深受R.瓦格纳的影响。在艺术歌曲写作方面继承了自F.舒伯特以来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传统,又有所发展。他有不少歌曲仍采用分节形式,附以传统的钢琴伴奏;但更多的是将声乐曲调按歌词的特点采用通谱形式,带有朗诵调色彩;曲式自由,强调歌词的自然重音及分句;钢琴伴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织体多变,富于半音阶和声,并随歌词的进展而有所发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与声乐部分相互补充,融为一体。沃尔夫常集中一个短时期为一个诗人的诗歌谱曲,力求再现该诗人的气质及特点,并且相当成功。被西方音乐家认为是最杰出的歌曲作曲家之一。沃尔夫也写了不少音乐评论,文笔流畅,但由于偏爱瓦格纳,观点难免有所偏颇。

查看更多...

分类:欣赏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160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吉亚卡摩·普契尼


        吉亚卡摩·普契尼(全名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成名作是18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著名的有《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等。
    基本信息
    个人概况
    中文名:吉亚卡摩·普契尼
    外文名:GiacomoPuccini(意大利语)出生地:意大利托斯卡纳卢卡
    出生日期:1858年12月22日         逝世日期:1924年11月29日
   1 个人介绍
    普契尼
  贾科莫·安东尼奥·多米尼科·米歇尔·塞孔多·马利亚·普契尼——意大利歌剧作曲家。1858年12月22日生于卢卡,1924年11月29 日卒于布鲁塞尔。父亲米凯莱从事作曲、演奏、教学活动,在普契尼6岁时就去世了。普契尼童年时并没有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或兴趣,由于亲人的希望和母亲的鼓励,进入卢卡音乐学院,从作曲家C.安杰洛尼学习后,才逐渐显露出音乐才华。16岁参加管风琴比赛获得第1名,19岁任圣马丁教堂合唱队长和管风琴师。他生活贫困,当邻近城市上演G.威尔迪的《阿依达》时,他徒步往返去听歌剧。这部歌剧使他十分震动,并立志要成为一名歌剧作曲家。
     2 人物生平
    2.1 早年
  
    普契尼的父亲在他5岁时去世,所以他被送到叔叔福图纳托(Fortunato Magi)那里来学习音乐,但是福图纳托却认为普契尼是个没有修养且粗俗的学生。后来普契尼成为卢卡教堂的风琴演奏家与唱诗班教师,但是直到观赏了著名的歌剧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之后,普契尼才决定当一位歌剧作曲家,而为了欣赏这次歌剧演出,他与朋友徒步18.5英里(30公里)前往比萨。
  他10岁开始当唱诗班歌童,14岁任教堂管风琴手。因为普契尼得到了奖学金与一位亲戚的帮助,于是在1880年进入米兰音乐学校(Milan Conservatory)就读,在浪漫派作曲家蓬基耶利(Amilcare Ponchielli)及巴齐尼(Antonio Bazzini)的指导下学习作曲,1883年毕业普契尼。在普契尼21岁的这一年,他创作了《安魂曲》(Messa),标志著普契尼家族与卢卡的基督教音乐长久合作之下的颠峰。虽然普契尼将这部以天主教弥撒为背景的作品命名为安魂曲,但是现在却以《光荣弥撒》(Messa di Gloria)而闻名。这个名称是技术性的以头两位角色(Kyrie及Gloria)来命名,而忽略其他角色。
  这个作品也隐约透露普契尼成为剧作家的迹象,因为他在舞台上展现出了戏剧化力量。男高音与男低音的独唱者在 咏叹调上具有爆发力的演出,的确是比教堂音乐更加类似歌剧的。因为它所拥有的管弦乐编曲及戏剧般的力量,所以普契尼的《安魂曲》常常被拿来与威尔第的《安魂曲》(Requiem)相题并论。
  在音乐学校就读期间,普契尼从丰塔纳(Ferdinando Fontana)那里得到了一个歌剧的剧本,并在1882年参加一次歌剧作曲竞赛。虽然后来普契尼并没有获胜,不过作品《群妖围舞》后来于1884年在米兰威尔姆剧院(Teatro Dal Verme)举行公演,而且获得黎柯笛公司(Casa Ricordi)黎柯笛(Giulio Ricordi)的注意。普契尼因为受到黎柯笛的委托,所以第2部歌剧《埃德加》(Edgar)于1889年公演。后来普契尼也与丰塔纳成为终生的好友。
     2.2 托瑞德拉古的普契尼
  从1891年开始,普契尼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托瑞德拉古(Torre del Lago),这是一个距离普契尼卢卡15公里、位于第勒尼安海(Tyrrhenian Sea)与马撒秀可里湖(Lake Massaciuccoli)之间的小社区,位在维亚雷娇(Viareggio)的南方。普契尼在托瑞德拉古承租了一间房子,不过他仍然定期的前往卢卡。在1900年,普契尼买下土地而且在湖上建造一间别墅,也就是现在的普契尼别墅博物馆(Villa Museo Puccini)。普契尼在这里居住到1921年,因为受到泥煤污染的影响才搬迁到维亚雷娇。在普契尼去世之后,普契尼的别墅变成了普契尼别墅博物馆(Villa Museo Puccini)。而普契尼则被葬在当地的教堂中,后来他的妻子与儿子也葬在这里。
  普契尼别墅博物馆目前为普契尼的孙女西蒙内塔(Simonetta Puccini)所有,目前是开放参观的。
    2.3 晚年
  因为普契尼有抽烟的习惯,所以从1923年底开始抱怨慢性的喉咙痛。因为被诊断出罹患喉癌,所以医生建议他前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进行一种新的实验性放射线治疗。因为普契尼与妻子从不知道癌症是多么严重,所以只有告知他们的儿子。
  普契尼在1924年11月29日死于治疗所引发的并发症(因为在手术后无法控制流血状况导致心肌梗死)。他的死讯在《波希米亚人》上演期间传到了罗马,所以表演立刻终止,管乐队则为这些感到震惊的观众弹奏了弗雷德里克·肖邦的《送葬进行曲》(Funeral March)。普契尼在1926年埋葬在米兰,但是他的儿子后来将他的遗体移到托瑞德拉古普契尼别墅内的礼拜堂内。
  《图兰朵》是普契尼最后的作品,在普契尼去世时仍未完成,最后的一幕是由弗兰科·阿尔法诺(Franco Alfano)根据普契尼的草稿来完成的。不过弗兰科·阿尔法诺是否完全遵循普契尼的草稿则引起一些质疑。
    3 历史评价  
    他是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流派追普契尼求题材真实,感情鲜明,戏剧效果惊人而优于浪漫主义作品。普契尼的音乐中吸收话剧式的对话手法,注意不以歌唱阻碍剧情的展开,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还善于使用新手法。
  三幕歌剧《托斯卡》1900年1月24日初演于意大利罗马,剧本由贾可萨根据莎尔多的剧本改编,是普契尼最著名的四部歌剧代表作之一。
  普契尼的两幕歌剧《蝴蝶夫人》在1904年2月17日初演于米兰,剧情取材于美国作家的同名小说,并由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1854-1931)改编成剧本。这是一部抒情性的悲剧,通过一个纯真、美丽的姑娘的悲惨命运,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进行了批判。普契尼在音乐创作中直接采用了《江户日本桥》、《越后狮子》、《樱花》等日本民歌来刻画蝴蝶夫人的艺妓身份和天真的心理。这部作品是普契尼的 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名作。
  《啊,明朗的一天》是这部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首曲子,是蝴蝶夫人在第二幕中所唱的一首咏叹调。平克尔顿回国后,女仆认为他不会回来,但忠于爱情的蝴蝶夫人却不停地幻想着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平克尔顿乘军舰归来的幸福时刻。她面对着大海,唱出了著名的咏叹调《啊,明朗的一天》。普契尼在这里运用了朗诵式的旋律,细致地刻画了蝴蝶夫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的向往。音乐近似说白,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蝴蝶夫人盼望丈夫回来的迫切心情(片段1 )。
  《艺术家的生涯》, 四幕歌剧,又名《波西米亚人》、《绣花女》,由嘉科萨和伊利卡编剧。1896年2月1日由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都灵。
  3幕歌剧《西部女郎》,同样改编自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的同名戏剧,由曾加利尼(Zangarini)与奇维尼尼(Civinini)撰脚本,作于1910年,该年 12月10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由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
  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取材于C.戈齐的神话剧,在这部作品里他坚持了创作的现实主义原则,摆脱了原著的象征性,使全剧充满生活气息,人物都是富有激情的活生生的人。他在这里一反过去常采取的抒情室内风格,恢复了几乎被人忘却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有雄伟的合唱、辉煌的独唱段落、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等。由于戏剧的背景是古代中国,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但其他方面并无中国特色。他在剧中广泛运用了欧洲的古调式,有些表现性强的场面,运用现代和声,形成不协和的多调性结合。可惜写到第三幕时普契尼因病逝世,剩下的部分由他的学生F.阿尔法诺根据他的草稿完成。1926年4月,当《图兰朵》在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在第三幕临近结尾时放下指挥棒,转向观众低声宣布:“大师的作品在这里结束。
     4 作品一览
        《玛侬·莱斯科》
  《波希米亚人》普契尼《托斯卡》
  《蝴蝶夫人》
  《西部女郎》
  《图兰朵》
  弦乐四重奏《菊花》
    5 主要作品
    5.1 维利

    普契尼
  1884年创作歌剧《维利》参加松佐尼奥音乐出版社举 办的独幕歌剧比赛。《维利》基于海涅首先运用的一则传奇故事,A.亚当在舞剧《吉赛尔》中亦用过,叙述众幽灵报复遗弃末婚妻的负心男子罗伯特,让他在急速的舞蹈中无法解脱,至死方休。这一类型的题材明显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对于意大利歌剧的影响。《维利》虽在比赛中败于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土》 ,但改成两幕歌剧在都灵首演却十分成功。
5.2 蝴蝶夫人
  普契尼的两幕歌剧《蝴蝶夫人》在1904年2月17日初演于米兰,剧情取材于美国作家的同名小说,并由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1854-1931)改编成剧本。歌剧描写的巧巧桑(蝴蝶姑娘)是一位天真、纯洁、活泼的日本姑娘,他为了爱情而背弃了宗教信仰,嫁给了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婚后不久,平克尔顿返回美国,三年杳无音信。巧巧桑深信他会回来。平克尔顿回国后另有新娶。当他偕美国夫人回日本时,悲剧终于发生了。巧巧桑交出了孩子,吻剑自尽了。这是一部抒情性的悲剧,通过一个纯真、美丽的姑娘的悲惨命运,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进行了批判。普契尼在音乐创作中直接采用了《江户日本桥》 、 《越后狮子》 、 《樱花》等日本民歌来刻画蝴蝶夫人的艺妓身份和天真的心理。这部作品是普契尼的 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名作。
  《啊,明朗的一天》是这部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首曲子,是蝴蝶夫人在第二幕中所唱的一首咏叹调。平克尔顿回国后,女仆认为他不会回来,但忠于爱情的蝴蝶夫人却不停地幻想着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平克尔顿乘军舰归来的幸福时刻。她面对着大海,唱出了著名的咏叹调《啊,明朗的一天》。普契尼在这里运用了朗诵式的旋律,细致地刻画了蝴蝶夫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的向往。音乐近似说白,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蝴蝶夫人盼望丈夫回来的迫切心情。
    5.3 托斯卡
  三幕歌剧《托斯卡》1900年1月24日初演于意大利罗马,剧本由贾可萨根据莎尔多的剧本改编,是普契尼最著名的四部歌剧代表作之一。剧情为:1800年,罗马画家马里奥·卡伐拉多西因掩护政治犯
  普契尼  安格洛蒂脱逃而被捕受刑。歌剧女演员托斯卡正热恋着他。警察总监斯卡皮亚以处死马里奥来胁迫托斯卡委身于他。托斯卡被迫假意允从,警察总监则答应搞一次假处决使马里奥获得自由,托斯卡在拿到警察总监签发的离境通行证后,趁其不备,刺死了他。黎明时,马里奥被带往刑场,托斯卡告诉他这只是假处决。谁料这是警察总监耍的花招,马里奥真的被处决。她刺死总监之事也已暴露,终于跳墙自杀。歌剧揭露了统治者的虚伪、贪婪和奸诈,歌颂了被压迫者的高尚情操。 剧中的咏叹调十分著名。这里选用的是托斯卡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 和卡伐拉多西的咏叹调《星光灿烂》。其中《星光灿烂》是剧中最著名的咏叹调,是卡伐拉多西在第三幕中所唱。黎明,他走上刑台,即将被处决。远远望见梵蒂冈和圣·保罗大教堂,天空清亮,星光闪烁,一道暗淡的光线预示着黎明的到来。卡伐拉多西深情唱到:"……甜蜜的亲吻,和那多情的拥抱,使我多么惊慌,她面纱下美丽的面容和身材……"正是因为作者把最丰富的感情融汇于完美的形式中,使这首咏叹调永传后世。

查看更多...

分类:欣赏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982
思考
爱国主义是化解国家信仰危机的一剂良药
王泓
2014-5-5

        我们国家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国家的信仰危机。我们国家现在是一无灵魂,二无信仰,三无道德,这样的一个三无的国家,很可怕!全国人民的思想非常混乱,用什么来统一人民的思想?这是一个大问题,大文章。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再来统一中国人民的思想,我个人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是我们自己打破的。用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我看这些教派都无法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
    能够凝聚中国人民思想的唯一出路是——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行动
国家要规范每一位中国公民的行为,中国要开展人民行为标准化行动,迅速提升全民素质。国家普及中等教育,国家教育从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到十二年义务教育,让每一个娃娃都有十二年的学上,国家信仰与文明提升从娃娃抓起。
    只有爱国主义思想才能把中国人民和各党派力量凝聚在一起。国家积极调整各种不合理的政策,使国家各项政策都符合人民利益,彻底打垮各种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利益集团,彻底根除社会的各种腐败现象,彻底铲除国家机关和各级地方政府不学习,不作为,不担当,无信心,无创新,无思想一天到晚瞎胡混的现象。国家严厉整治贪污腐败,积极等整顿社会秩序,整顿国家宣传工具,整顿国家浪费现象,严肃社会纪律。使我们的社会实现自律化,诚信化,秩序化,制度化。
    我们的国家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来,做到社会相对公平,迅速缩小贫富两极分化,建立真正福利政治会社会,彻底铲除吏治,建立独立司法的法治国家。
    规范人民的社会行为,人人从自我做起,人人自律,这种思想从娃娃抓起,从每一个成人抓起。大爱,善良,自爱。自律,诚实,诚信。我们经过5-10年的努力,真正和谐社会自然就会回到中国人民生活中来。
    

查看更多...

分类:思考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947

【作曲】英国作曲家  爱德华·埃尔加

英国作曲家  爱德华·埃尔加


    爱德华·埃尔加 英国作曲家。生于乐器商家庭。初从父学小提琴,兼擅多种乐器,并自学作曲。1904年因所作国定颂歌《加冕颂》(1902年作)受封为爵士。1931年受封从男爵。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饱蕴后期浪漫主义内在热情,以交响曲三部(第三部未完成)、管弦乐变奏曲《谜》、序曲《在伦敦城》、《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引子与快板》、《威风堂堂进行曲》五首、清唱剧《吉伦修斯之梦》等较为著名。
    中文名爱德华·埃尔加
    外文名Edward Elgar
        国  籍 英国
    出生地  伍斯特郡
    出生日期  1857年6月2日
    逝世日期  1934年2月23日
    1人物生平    、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年-1934年),英国作曲家、指挥家。1857年6月2日在伍斯特郡莫尔文希尔斯区布罗德希思出生。他父亲是一个乐器店店主兼圣乔治教堂管风琴乐手。埃尔加成长在浓厚的音乐环境中。但主要靠自学,15岁的时候他想去德国莱比锡留学学习音乐,但是由于经费不够,只好在他父亲的商店工作,并参加了社区的一个音乐俱乐部,在乐队里当小提琴乐手。1885年继承父职任教堂管风琴师。在他29岁的时候,他认识了大他8岁的前市长亨利·罗伯兹爵士的女儿爱丽丝,3年之后两人结婚。在妻子的鼓励和疏通下,埃尔加集中精力进行音乐创作,1890年,以序曲《弗鲁瓦萨尔》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搬到伦敦发展,进入音乐圈子。但是初期并不成功。不久因为健康原因又返回家乡。
    直到埃尔加将近40岁的时候,他才有了一些作曲家的名气。他为地方音乐节谱写音乐,并逐渐被人重视。1899年在他42岁的时候,他的第一步交响乐作品《谜语变奏曲》获得出版,并在伦敦由德国指挥家Hans Richter指挥首演,获得成功。1900年他又创作了清唱剧《杰龙修斯之梦》(根据红衣主教约翰·亨利·纽曼的诗词谱曲)。这两部作品被誉为英国音乐开始复兴的标志。1901年他创作了他的5首《威仪堂堂进行曲》的第一首(最后一首创作于1930年),好评如潮,英国国王和王后也出席他的音乐会。这奠定了他作为当时英国最成功作曲家的声誉。此后他又写了序曲《在伦敦城中》(1901)、清唱剧《基督使徒》(1903)和《王国》(1906)等一系列作品。1902年到1914年之间,他四次访问美国。1904年他获得爵士称号。1905年到1908年他在伯明翰大学任教。1908年他的《第一交响曲》一年之内演出了一百场。1911年他的《第二交响曲》上演,同年他获得功绩勋章,此后专注于大型器乐曲的创作。如 《小提琴协奏曲》(1910)、交响练习曲《福斯塔夫》(1913)、《大提琴协奏曲》(1919)等。1912年他又搬到伦敦居住。1920年后,由于妻子去世,很少有重要创作。1924年被封为英王御前音乐教师。1931年成为从男爵。1934年 2月23日卒于伍斯特[1]。
    1920至1940年现代主义雷厉风行, 在史特拉汶斯基、巴托克、普罗高菲夫、米尧当道的这段时间, 大多数音乐家都会鄙夷「艾尔加是伟大作曲家」的这样想法, 认为他不过是个名过其实的乡巴佬, 或许能哗众取宠于一时, 只为了当时的英伦迫切需要一位足以代表本国的重要作曲家。他是英王爱德华派的重要人物, 生性陈腐, 是英国保守反动势力的馀党, 简直就是英王爱德华俱乐部的绅士典范。人们据此推论: 艾尔加必定是一个创作鄙俗和主战音乐的承命乐匠。
    遭遇
    艾尔加被打入冷宫达数十载的原因, 并不只因为他与视浪漫主义如芒刺在背的新古典主义时代背道而驰, 另外还应归因于英国当时以瑞夫.佛汉.威廉士为代表的民族乐风崛起, 以及伊莉莎白乐派的卷土重来。当时世界乐坛吹起一阵民族热潮, 匈牙利有巴托克, 捷克有杨纳杰克, 丹麦有尼尔森, 芬兰有西贝流士, 而美国也有艾伍士(尽管没人知道艾伍士的音乐)。这些国民乐派音乐家一跃而登上乐坛高位, 把本国的民间乐风吹得震天嘎响。不过艾尔加却不愿凑热闹, 他相信作曲家的要务是发明曲调,而非一味抄袭, 或者把古代怪异的曲调炒热再用。
   影响
   嗣后, 在1889年出现了『富罗沙尔序曲』, 这阙艾尔加的首部重要作品展现的, 是一位作曲家对后期浪漫乐派庞大的管弦乐团响度的特殊感受与控御力。供合唱团与管弦乐团演出的『黑骑士』(1893)、『奥拉夫国王』(1896)、『加拉塔卡斯』(1898), 吸引来更多人的兴趣。到了1900年, 艾尔加就已经是英国享誉最隆的作曲家了, 尤以1899年的『谜语变奏曲』发表之后为然。这是他以管弦乐为朋友所绘的肖像。艾尔加对外宣称, 这首乐曲的主弦乐还有「一段听不见的旋律」重复遥相对应。至今尚未有人能够解释那段神秘且听不见的旋律, 这真是『谜』中之谜。[2]
         2个人作品
    代表作品

        著名的有:清唱剧《杰龙修斯之梦》《基督天使》《王国》,音乐会序曲《安乐山》,音诗《法斯塔夫》,《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合唱曲《黑色骑士》、《奥拉夫国王》、《Salut d 'Amour 》(爱的赞礼),管弦乐《谜语变奏曲》《威风凛凛进行曲》等。
埃尔加《E小调弦乐小夜曲
埃尔加《E小调弦乐小夜曲
    音乐创作
    埃尔加显然受过史特劳斯的薰沐。他的某些旋律隐约带著史特劳斯固有的手法, 大跳幅音程, 曲势雄浑, 并时有始料未及的转折发展。埃尔加的管弦乐法也受『英雄的生涯』作曲者之惠良多。不过史特劳斯谱写管弦乐的方法虽然效果凸显, 但是往往只能仅以规模和音乐取胜, 埃尔加却能营造出更澄澈的音响。
  埃尔加继『谜语变奏曲』后, 又推出许多人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 即依据英国主教纽曼的剧词谱写的神剧『吉隆修士之梦』。『吉隆修士之梦』一剧确实有高贵优美的部份, 不过亦不乏流于沈闷的宗教虔诚表现, 因此它虽是埃尔加最具野心的作品, 但却不如其崇拜者所言, 是他最优异的作品。它在埃尔加作品中的地位, 差可比拟为『生之弥撒』在大流士作品中的地位: 野心虽大, 成绩却不如预期。
  『在伦敦城内的乐园』于1901年晤世。埃尔加从不趋附流俗, 矫情伪装成国民乐派作曲家, 但是在此剧中, 一如后来1913年『法斯塔夫』, 其中流贯著强烈民族精神。此曲所描绘出的升平和乐景象, 也许不尽是伦敦城的写实, 但确是除了英国子民外,再也没人能创作出如此的乐曲。他的四首『威风凛凛进行曲』也是如此; D大调的第一号进行曲对艾尔加的重要性, 有若『悲伤圆舞曲』之于西贝流士, 以及升C小调前奏曲之于拉赫曼尼诺夫。在世界各地爱乐人士眼中, 埃尔加就是『威风凛凛』作者。过后不久, 英王爱德华七世提议把曲调配上歌词, 『希望与荣耀之国』于焉诞生。如果说埃尔加在此之前已经鼎鼎大名。[1]
     『威风凛凛』让埃尔加名利双收, 但是就音乐发展而言, 却是有害无利。这首进行曲让他蒙上吉普林式的歌颂帝国强权主义色彩, 以致有些人以为『威风凛凛』作者创作的音乐都不足以观。明眼的音乐家们也拒不接受它在世人眼中的地位--一首气势雄浑的优秀进行曲。埃尔加有一连串优秀的作品--如供弦乐团演出的华丽序奏与快板(1905)、第一交响曲(1908)、小提琴协奏曲(1910)、第二交响曲(1910)、大提琴协奏曲(1919)。埃尔加另外也致力于一阙庞大的三部曲--『传道者』在1903年面世, 『王国』在1906年完成, 不过都未能挤进国际曲目。至于三部曲的第三部份却一直未能谋面。
  埃尔加的两首交响曲均属后期浪漫时代的雄伟巨作, 活力充沛,合于布拉姆斯传统,却又带著史特劳斯的风韵。两者皆为优美、扎实的佳作, 虽然同是明显带有前人痕迹的作品, 但却能与埃尔加个人典型风味和旋律共收烘托之效, 而无窠臼之弊。这两首交响曲都有挽回时代狂澜、重获青睐的趋势, 另外在潜意识中回应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的小提琴协奏曲亦是如此。埃尔加晚年最佳的作品, 恐怕非大提琴协奏曲莫属。这是一首挽歌式的作品, 个人风味浓郁, 优雅旋律绕梁三日。其以抒情风味开端的旋律之美, 在尤其喜爱长式乐句的埃尔加作品中亦属罕见。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足可与德弗札克的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并列为同类作品中最伟大的必传之作。
  1919年以后, 埃尔加的创作生涯嘎然而止。他在往后十五年间仍断断续续撰写了几件作品, 不过为人演出的机会甚少。像罗西尼与西贝流士一样, 埃尔加决定在创作生涯如日中天时见好就收, 功既成,名已遂, 不妨急流勇退。 A小调钢琴五重奏(1918)及大提琴协奏曲(1919)算得上是他暮年最重要的两件作品。谛听挽歌似的大提琴协奏曲, 不禁让人想到埃尔加--不论是否出于意识--正在做他一生最好的告别式, 预备遁回隐蔽的自我世界, 不再恋栈于红尘俗世。
    埃尔加《爱的礼赞》
    1930年代人士不了解隐藏在埃尔加闪亮耀眼后期浪漫乐派乐风之后的, 是其音乐特殊的风味。埃尔加与维多利亚前辈不同的是, 他的每一个音符都饶富个人韵味。或许他的管弦乐曲以史特劳斯或华格纳为本, 交响曲与协奏曲形式以布拉姆斯为榜样, 不过他对旋律及形式处理的手法都有独到见解。埃尔加腕下弛张的旋律、空疏的间隔、华丽的流转跃动, 以及流露的自信与坚毅, 即可以表现出非不列颠莫属的感觉 (这种感觉难以笔墨形容, 不过确实存在著), 也可以看出是那位作曲家所有, 乐史上的其他作曲家莫能办到。光这一点, 就足以让其乐曲地位居于技巧比他优秀艺匠或更先进的实验家之上。因为不具个人风格的音乐, 不论技巧多么高超, 都绝无生存的馀地。或许埃尔加音乐中爱德华时代与中产阶级味道太浓, 或许宣扬不列颠的帝国主义(明指或暗示),也或许承袭著传统的窠臼 (『吉隆修士之梦』当然亦在此列),但是它沛然充塞著活力与个性的事实却是无人能否认的。埃尔加能随著此时期的吉普林与其他人物再次为世人所瞩目, 事出并非凑巧。
埃尔加音乐里特别属于爱德华时代的乐句语法, 或可使演奏者为难。埃尔加所使用的成员众多庞大乐团也常使后世指挥家失去平衡,其音乐难免要显得俚俗。埃尔加本人深知这个问题, 并表示极度关切。他曾对评论家恩尼斯.纽曼说, 各种表情都已经被他写进乐曲里了, 指挥家必须作的无非是遵照各种指示行事而已。他渴望的说:「只要人们肯依照总谱上明载的方法演奏, 一切都可迎刃而解。」纽曼认为若不如此, 爱德华时代的感伤主义就要趁虚而入, 甚至凌驾在音乐之上, 让埃尔加饱受旁人莫须有的责难。
    音乐密码
    1897 年,英国作曲家爱德华·艾尔加(Edward Elgar)给挚友多拉小姐(Miss Dora Penny)留下了一封信。这封信上写着 87 个歪歪扭扭的符号,里面明显藏着艾尔加想对多拉小姐说的话。多拉本人一直没能读懂这封信。1937 年,多拉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将这份密码公之于众。这个密码直到现在仍未被破解。 密码全文如下:
    3个人成就
    埃尔加的音乐深受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理查德·瓦格纳等人的影响,同时带有某些英国风格。他热爱英国的文化和自然风光,有时也赞颂大英帝国。为英王爱德华七世加冕,他写了《加冕颂歌》(1902)。他的军队进行曲《威仪堂堂》第 1首(1901),多年来一直是新闻片中不列颠皇室镜头的必不可少的配乐,也是他最流行的作品。他从英国民歌及传统音乐中汲取营养,创作中充分体现英国民族风格。他将高雅脱俗的表达与流行风格相结合,作品旋律优美,作曲技巧精湛,配器法技法高超,和声语言源自勃拉姆斯和舒曼,又带有瓦格纳式变化音的色彩,音乐性格既亲切又忧郁。 总而言之,他的艺术毫不偏狭,思维极为宽广,风格庄严而淳朴,英国人民把他看作是英国的贝多芬。后来由于他的浪漫主义与其时世界乐坛流行的现代主义及民族乐风不合,加上他著名的《威风凛凛进行曲》被讥为有歌颂强权之色彩,埃尔加声望陡降,不再被认为是世界级大师,直到去世30年后方开始恢复。他的头像取代迈克尔·法拉第成为新的20英镑头像。

查看更多...

分类:欣赏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839
捷克作曲家  莱奥什·亚纳切克
    
    
    莱奥什·亚纳切克,捷克作曲家。1854年7月3日生于摩拉维亚东部的胡克瓦尔迪,1928年8月12日卒于俄斯特拉发。他是一位贫穷教师的儿子。11岁参加布尔诺的教会唱诗班,1874~1880年间在布拉格风琴学校和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过一个短时期。定居布尔诺后,在师范学校任教。在该校校长F.巴托什影响下,开始搜集摩拉维亚民歌,并进行编曲和出版工作。他曾创办布尔诺风琴学校,培养摩拉维亚民族音乐人才。
    基本信息
    外文名称 Leos Janacek
    中文名称 莱奥什·亚纳切克
    国籍  捷克
    出生地  摩拉维亚
    出生日期  1854年7月3日
    逝世日期  1928年8月12日
    职业  作曲家
    代表作品 《耶奴发》
    1 基本资料    
    姓名:亚纳切克
  籍贯: 捷克
  职业: 作曲家
  生卒:(1854~1928
         2 职业生涯  
    Yanaqieke
  亚纳切克,L.
  Leo Janek (1854~1928)
  捷克作曲家。1854年7月3日生于摩拉维亚东部的胡克瓦尔迪,1928年8月12日卒于俄斯特拉发。他是一位贫穷教师的儿子。11岁参加布尔诺的教会唱诗班,1874~1880年间在布拉格风琴学校和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过一个短时期。定居布尔诺后,在师范学校任教。在该校校长F.巴托什影响下,开始搜集摩拉维亚民歌,并进行编曲和出版工作。他曾创办布尔诺风琴学校,培养摩拉维亚民族音乐人才。1904年他的歌剧《耶奴发》在布尔诺上演,获得成功。1916~1928年间,除创作活动外,还从事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活动,曾任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捷克科学院院士、摩拉维亚作曲家协会主席等。
  亚纳切克的主要作品包括 9部歌剧、11 部交响曲、10部室内乐,以及许多钢琴、声乐、民歌改编曲等。其中歌剧的成就最高。他的代表作《耶奴发》(又名《养女》),创作于1894~1903年间。它描写捷克农村一个小业主的养女耶奴发被一个花花公子蹂躏、始乱终弃的遭遇。但她终于摆脱了自己的痛苦处境,从一个真正爱她的农民那里获得了幸福。在这部作品中,他发掘了摩拉维亚语言的音调特征,将唱词和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以言语音调为基础的新颖独特的声乐风格。1917年创作的两部歌剧《布鲁切克先生月球漫游记》和《布鲁切克先生十五世纪历险记》,通过一个终日无所事事只会吹牛皮的房地产主的荒诞经历,对捷克资产者中的庸俗和懦弱习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亚纳切克的晚期歌剧《卡佳?卡巴诺娃》(1921)和《死屋》(1928)都取材于俄国文学名著。前者是根据A.H.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大雷雨改编的;后者则取材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在大型声乐、器乐作品中,比较重要的有康塔塔《阿马鲁斯》(1897)。作品中的主人公阿马鲁斯是一个从小生活在修道院中的僧侣,他渴望世俗的生活,向往自由和爱情,却未能如愿,最后死在母亲的墓旁。在交响音乐创作方面,最著名的作品是交响诗《卖艺人的孩子》(1912)。它的内容具有幻奇性:死去的卖艺人在梦幻中将他遗留下来的孩子唤走,以便把孩子从人间苦难中拯救出来,到天堂去同天使和星星们共享幸福。这部交响诗的曲调风格特点是他惯用的短小动机展开的手法,配器精致、细腻,给音乐染上一层朦胧、悲凉的色彩。亚纳切克的管弦乐作品还有根据H.B.果戈理的同名作品创作的狂想曲《塔拉斯?布尔巴》(1918)、《布拉尼克叙事曲》(1920)、《小交响曲》(1926)、《小提琴协奏曲》(1928)等。他的著作有《戏剧中特殊语言的旋律曲线》(1909)、《民歌的节奏》(1909)、《论音乐创作中的心理发展》(1916)等。

查看更多...

分类:欣赏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