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德国犹太裔作曲家  雅各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

德国犹太裔作曲家  雅各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


    门德尔松,全名雅各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语: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国犹太裔作曲家,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生于汉堡的一个富裕家庭,9岁开始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着手音乐创作,12岁时和德国文学泰斗歌德“忘年之交”,17岁时完成了为人所熟知的《〈仲夏夜之梦〉序曲》。1846年的门德尔松的健康状况已经出现问题,次年姐姐过世更让他深受打击,导致健康状况更加恶化。1847年10月他突然中风,11月4日在莱比锡去世,享年38岁。
    个人概况    
    姓名:雅各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外文名: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别名:门德尔松国籍:德国出生地:汉堡出生日期:1809年2月3日逝世日期:1847年11月4日
    个人背景:作曲家
    擅长类型: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清唱剧、室内乐、钢琴独奏曲、艺术歌曲
    合唱代表作:《仲夏夜之梦》
    1 人物简介
  德国邮政集团在2009年门德尔松誕生200周年時发行的 記念邮票.On a postage stamp, (Deutsche Post), 200th anniversary.门德尔松FelixMendelssohn(原名:JakobLudwigFelixMendelssohn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出生于德国汉堡(Hamburg,Germany.)的德国犹太人家庭,他是作曲家、钢琴家、风琴弹奏家、乐队指挥,也是德国近代最重要的浪漫派音乐家之一。他的祖父摩西・门德尔松(MosesMendelssohn)是德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被人们誉为“犹太苏格拉底”;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走上实业家的道路,成为一位银行巨头,德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大亨,正是他,为欧洲及世界音乐史上最杰出的天才之一门德尔松创造了优裕的条件,也使其家族的荣誉登上了耀眼的顶峰! [1]
  3岁时,门德尔松随父母迁居到首都德国柏林,5岁开始接受正规、系统而全面的教育,教师个个是一流的专家。在父亲巨大财力的帮助下,他如鱼得水,接触各位社会名流,和他们探讨各种问题,在非常优越和高雅的环境熏陶下,他飞快成熟。
  他兴趣广泛,才华横溢,在音乐、文学、美术、语言学等许多方面都具备很高的天资,他生活在幸福之中。
  门德尔松9岁开始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着手音乐创作,至11岁时已写出一些好作品,12岁时,和德国文学泰斗歌德“忘年之交”,使他获益匪浅,他的进步堪称日新月异。
  1829年春天,年方20岁的门德尔松开始了他的旅行演出生活,他的足迹遍及欧洲许多文化圣地与城市。愉快的旅行,丰富的见闻,使门德尔松构思与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音乐作品。23岁时,一位特别温柔、娴静、纯朴、漂亮的法兰克福牧师的小女儿赛西尔打动了他的心,他们结为了夫妻。美满的婚姻使门德尔松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工作,尽管他身兼数职,社会活动繁多,可音乐创作源源不断:歌曲、奏鸣曲、序曲、协奏曲、交响曲……
  1847年,门德尔松最敬爱的姐姐芳妮在一次指导家庭音乐会的节目排练时突然全身瘫痪,几小时后飘然而逝,噩耗使门德尔松当即晕倒;重大的打击使得他半年之后(1847年11月4日)追随胞姐而去,还不到39岁。
    2 艺术生涯
    2.1 登台表演
  门德尔松9岁开始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着手音乐创作,至11岁时开始尝试创作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已写出一些好作品,12岁时,和德国文学泰斗歌德“忘年之交”,使他获益匪浅,他的进步堪称日新月异。
  由于他生活在一个有文化的家庭里,经常能在家庭星期日聚会里接触到文化知识界的卓越代表如海涅、黑格尔、斯文德、韦伯、莫舍列斯等人,在这样的环境熏陶和教育下,他的精神和创作部成熟得很快。他写作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时,才只有十七岁。他在少年时代致力于充实自己多方面的知识,终于成为当代最有文化修养的艺术家。
    2.2 旅行演出
  1829年春天,年方20岁的门德尔松开始了他的旅行演出生活,他的足迹遍及欧洲许多文化圣地与城市。愉快的旅行,丰富的见闻,使门德尔松构思与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音乐作品。23岁时,一位特别温柔、娴静、纯朴、漂亮的法兰克福牧师的小女儿赛西尔打动了他的心,他们结为了夫妻。美满的婚姻使门德尔松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工作,尽管他身兼数职,社会活动繁多,可音乐创作源源不断:歌曲、奏鸣曲、序曲、协奏曲、交响曲。
  1835年他在莱比锡定居后,在他的影响下,莱比锡成为德国第一个音乐中心。他的最杰出的事业是在1843年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以他为中心的莱比锡乐派系统积极地传播德国古典音乐作品--除了1829年在柏林使巴赫的被埋没一百多年的《马太福音书耶苏受难乐》重见天日外,还组织了按历史次序编排演奏曲目而连续举行的音乐会,演奏了亨德尔的神剧、海顿的交响曲和清唱剧、贝多芬的《庄严弥撒乐》和 《第九交响曲》等。舒伯特的《C大调交响曲》在1838年被舒曼"发现"后是在门德尔松指挥下在莱比锡首次演出的。
    3 人物逝世
  永恒的幸福是没有的,门德尔松敬爱的姐姐芳妮在一次指导家庭音乐会的节目排练时突然全身瘫痪,几小时后飘然而逝,噩耗使门德尔松当即晕倒;重大的打击使得他半年之后(1847年11月4日)追随胞姐而去,还不到39岁。
4 主要作品
  雅各·路德维希·费里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作品
  (1)乐队:
  五部交响曲(第二为交响康塔塔<颂赞歌>,作于1840年,第三为《苏格兰交响曲》,作于1842年,第四为《意大利交响曲》,作于1833年,第五为<宗教改革交响曲>,作于1830年);
  序曲有:《仲夏夜之梦》(1826)、<赫布里底群岛>(1830-1832,又名《苏格尔山洞》)、《平静的大海和幸福的航行》(1828)、《美丽的梅露西娜传奇》(1833)和《吕伊·布拉斯》(1839);
  钢琴协奏曲有:《G小调》(1831)、《D小调》(1837);双钢琴协奏曲有《降A大调》(1824)《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44)。 (2)合唱作品:
  清唱剧有:《圣保罗》(1834-1836)、《以利亚》(1846-1847)、《耶稣基督》(未完成,1847);
  交响康塔塔<颂赞歌>(1840,有人称之为第二交响曲);九首诗篇歌;九首经文歌。
  (3)戏剧音乐
  歌剧有:<卡马秋的婚礼>(1825)、《儿子与陌路人》(1829)、《洛雷利》(未完成,1847);戏剧配乐有《安提戈涅》(1841)、《第一个瓦尔普吉斯之夜》(1831,1842)、《仲夏夜之梦》(1843)、《阿塔利亚》(1843-1845)、《俄狄浦斯在科洛纳斯》(1845)。
  (4)室内乐
  六首弦乐四重奏;三首钢琴四重奏(1822-1825);两首弦乐五重奏(1831,1845);弦乐六重奏(1824);弦乐八重奏(1825);两首三重奏(D小调,1839;C小调,1845);小提琴奏鸣曲,两首大提琴奏鸣曲(1838、1843)。
  (5)钢琴:<升F小调随想曲>(1825);;六首前奏与赋格(1832-1837);六集《无词歌》。
  (6)管风琴:三首前奏曲与赋格(1833-1837);六首奏鸣曲(1839-1844)。
  (7)歌曲与主调合唱曲:十套钢琴伴奏的歌曲;十一套主调合唱曲。
5 作品介绍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共写过两部音乐作品,一部是在1826年作者十七岁那年所作的钢琴四手联弹《仲夏夜之梦》序曲,次年改编成管弦乐曲,被称为是音乐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标题性音乐会序曲;另一部是1843年为《仲夏夜之梦》所写的戏剧配乐,其中的序曲就选用了当年所作的序曲。
  《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门德尔松的代表作,它曲调明快、欢乐,是作者幸福生活、开朗情绪的写照。曲中展现了神话般的幻想、大自然的神秘色彩和诗情画意。全曲充满了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流露出的青春活力和清新气息,又体现了同龄人难以掌握的技巧和卓越的音乐表现力,充分表现出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及独特才华,是门德尔松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在虚无缥缈的短引子之后,音乐进入小提琴顿音奏出的轻盈灵巧的第一主题,描绘了小精灵在朦胧的月光下嬉游的舞蹈。随后出现的第二主题欢乐而愉快,由管弦乐齐奏伴随着雄壮的号角,呈现出粗犷有力的舞蹈音乐,并立即转入热情激动而温顺的恋人主题,曲调朴素动人。经过多次音乐的发展变化,乐队又奏出了舞蹈性的新主题,具有幽默、谐谑的特征。 在后来门德尔松所作的十二首《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中,也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篇章,常被编为组曲演奏。这里选用了其中最为著名的两首:《夜曲(E大调)》和<婚礼进行曲>。
    5.1 《乘着歌声的翅膀》
  雅各·路德维希·费里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艺术歌曲,创作于1834年。当时门德尔松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完成了他作品第36号的六首歌曲, 其中第二首<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他独唱歌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这首歌的歌词是海涅的一首抒情诗。全曲以清畅的旋律和由分解和弦构成的柔美的伴奏,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乘着歌声的翅膀,跟亲爱的人一起前往恒河岸旁,在开满红花、玉莲、玫瑰、紫罗兰的宁静月夜,听着远处圣河发出的潺潺涛声,在椰林中饱享爱的欢悦、憧憬幸福的梦…… 曲中不时出现的下行大跳音程,生动地渲染了这美丽动人的情景。
  这里选用的是经改编的钢琴曲。
    5.2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38-1844年间,于1845年首次上演。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与贝多芬的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不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被切断;而各乐章却各自独立,体现了门德尔松以古典派传统为基础,并灌入新时代气息的典型作风。
  第一乐章:热情的甚快板,e小调,2/2拍,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第一主题是一个充满幸福,又荡漾着忧愁的优美旋律。 这一乐章是如此的出名, 以至于一提到门德尔松,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主题。同时, 这一乐章的华采乐段也体现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
  第二乐章,行板,D大调,6/8拍, 这是一个抒情的而且富有门德尔松韵味的极其醇美的乐章。
  第三乐章,以奏鸣曲式写成,也是世界著名的乐章。
    5.3 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A大调 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作于1831-1833年,1833年5月13日由伦敦爱乐协会首演,门德尔松亲自指挥。这部作品是在意大利期间创作的,其中采用了一些意大利民间素材,所以门德尔松自己称它为"意大利交响曲"。
  作品包括四个乐章:
  雅各·路德维希·费里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作品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评论家认为开头木管的表达就象意大利明媚的阳光,而小提琴象在召唤人们去探险。随着乐章的展开,人们仿佛置身于意大利那片美丽的国土。这个乐章,门德尔松充满信心,他说他自己"觉得象个青年王子"。
  第二乐章,行板。这个乐章又称"朝圣进行曲",据说是门德尔松在拿波里街上看到宗教行列后产生的乐思。
  第三乐章,优雅的中板。这个优雅的乐章更接近于18世纪的小步舞曲。
  第四乐章,萨塔列罗,急板。萨塔列罗是一种古老的意大利舞曲形式,这个乐章表达的是罗马狂欢节的喧闹场面。乐章的结尾,寻欢作乐的人们似乎四散逝去,但眼看要远去时却又高潮迭起,效果非常强烈。
  a小调第三交响曲(苏格兰)
  《a小调 第三交响曲"苏格兰"》,作于1842年,当年在柏林首演。这部作品是门德尔松1829年访问苏格兰时开始构想的,后赴意大利,开始写作,又搁置多年终于在1842年完成。门德尔松自己称它为"苏格兰交响曲",此曲奉献给当时。 该曲实际完成时间要比其第四和第五交响曲都晚,但编号相反。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不间断地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行板转不太快的快板,行板是一个冥思的引子,表现了作者的怀古之情 。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灵巧而又伸展,音调具有苏格兰民间舞曲的风格,华丽流畅而略带悲哀。
  第二乐章:不太快的急板,谐谑曲,这个乐章的主题, 据说取自一首古老的五声音阶风笛曲,明朗轻快的苏格兰舞曲风格的主题,表现了高原湖泊地带的村镇农民们淳厚朴素的生活情趣。
  第三乐章:柔板,d小调,第一主题由弦乐声部奏出,忧郁而优美,似乎是在遥望远处孤寂的山村、深深的森林和荒凉的古城。 第四乐章:活泼的快板,a小调,第一主题狂热而激烈,充满了苏格兰风味。
    5.4 《春之歌》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4/4拍。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无词歌"亦称"无言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简单的伴奏所组成。这种方法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无遗。而且,无词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内,而可以稍稍宽广一些。门德尔松一生总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词歌,大约创作于1830至1845年间,分为八集出版。
  这首被冠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片段1),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曲式虽单纯,但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从而利用钢琴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门德尔松的天才发出赞叹。在伴奏与踏板的关系中,也显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音乐特色。
    6 人物贡献
  雅各·路德维希·费里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作品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飘渺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门德尔松作为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的才华得到了玛利·比戈(在巴黎)、路德维希·贝格尔、莫舍莱斯等钢琴老师和策尔特(1817年在柏林教他作曲)的鼓励。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的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创作的《芬格尔山洞》、《第一钢琴协奏曲》、《无词歌》、《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等都是著名的作品。 门德尔松最早“成熟”作品《仲夏夜之梦》序曲(1826)和《赫布里底群岛》(1830-1832)展现出他的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旋律风格,标志着标题性或描写性音乐会序曲创作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后来的作品中他的视野大为扩展(交响曲、协奏曲、清唱剧、合唱音乐、室内乐、钢琴曲、管风琴奏鸣曲、歌曲),但在“技巧”或表情方面却未见有多大的进展。他的很多音乐作品所共有的精练、美妙与和声上的规规矩矩在<以利亚>的伯明翰首演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为维多利亚中期的音乐趣味定下了规范。但是他也大胆探索,那首被低估了的<宗教改革交响曲>(No.5,D小调)中不同寻常的结构和瓦格纳风格的先兆就证明了这一点。钢琴独奏<无词歌>是一些精致的小品,柔媚之极,以致使人无法一首又一首地连续聆听,但其中充满令人悦意的创新。他为《马太受难曲》所作的那次著名的演出大大推动了巴赫音乐的复兴,而自从他指挥布业大厅乐队后,他的盛名开始蒸蒸日上,管弦乐演奏也因他的指挥而确立了新标准。
    7 艺术成就
  雅各·路德维希·费里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
  1、在创作上首创了无词歌这种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音乐,它是一种在伴奏音型的衬托下旋律如歌的钢琴小品,其特征与歌曲非常接近,能像日记一样把日常感受记录下来;他对标题交响乐作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等作品,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音乐既含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创作的具有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表现出生活中明朗的一面,是举世公认的精品;
  2、在音乐的启蒙运动上,他使人们遗忘了几乎一百多年的作品——巴赫的《马太受难乐》重放光芒,这是音乐史上的最重大事件之一,从此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赫;
  3、在音乐教育上,他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为近代的过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 人物评价
  他的主要作品有:五部交响曲(以《第三(苏格兰)交响曲》、《第四(意大利)交响曲》最著名)、七部序曲(以《仲夏夜之梦》、《芬格尔的洞窟》最为著名)、还有《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及大量的钢琴、大撮琴等器乐作品。
  他还独创了"无言歌"这种钢琴曲体裁。一个好的管弦尔队的指挥,不但必须把他的乐队训练得能够服从他的指导——使指挥能够在乐队上面“演奏”,仿佛整个乐队就是一件乐器,每个演奏员只是其中的一个部件;并且力求赋予每个作品以作曲者的精神;而且他还必须编排他的节目,正象一个编辑为了编一本书或一个杂志那样。首先,他必须有多样性,不能全部都是交响曲,或全是序曲,或全是较短的小品,而是每种都有。然后,他不可以一遍又一遍地演奏同一些受人喜爱的老的古曲名曲,他必须寻找那些被人忽视的作品.将其发掘出来,或给值得推荐的新作曲家们以试听的机会。门德尔松将巴赫沉睡了一百年的作品重新公之于众,令后来的同行们受益非浅,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现在,所有伟大的管弦乐队领导人中,很少有伟大的演奏家或者伟大的作曲家。但当时,门德尔松是三者兼备的。此外,当有人留下一大笔钱要建立一所音乐学校或音乐学院时,门德尔松会做得同他所做的其他事情一样好。他在自己管弦乐队的演奏员中找到教师,而且他自己和舒曼都教钢琴。于是莱比锡音乐学院便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校之一。
  莱比锡崇拜他,它也始终是他最亲爱的家。甚至于当国王命令他到柏林去指导皇家管弦乐队和歌剧院时,他对他在莱比锡的工作仍然念念不忘,因为他在那里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把握使人高兴的。十九世纪的音乐家中,很少有像门德尔松这样幸运的。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受过极其正规的音乐教育。他的一生总是那么充满欢乐,以致一旦忧伤来临时,他就受到致命的打击。首先,他的父亲——正如他所说:“他不仅是我的父亲,而且是我艺术上和生活上的老师”去世了,然后他温柔的母亲也死了。但是他还能得到姐姐芳妮(1805-1847)的安慰,门德尔松大概以为自己永远会拥有她的爱和鼓励。然而,芳妮却在指挥自家附近的一个小教堂的合唱班的时候,忽然扑在钢琴上死了。当噩耗传来时,门德尔松已经被他那最伟大的作品,大概也是除了《弥赛亚》以外的所有清唱剧中最伟大的作品《以利亚》耗尽了精力。他尖叫了一声后,倒在地板上,这下撞坏了他的头。在1847年,即芳妮死后不到六个月,门德尔松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芳妮的墓边。当他去世的时候,整个莱比锡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就象每一家都失去了钟爱的儿子那样。
  门德尔松的作品,把浪漫主义的特点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既带有古典主义作品的严谨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格。作品风格素以精美、幽雅、华丽而著称,被誉为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