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皇帝

【历史】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皇帝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皇帝即爱新觉罗·旻宁。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清宣宗,史称道光帝,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满语,穆麟德:min ning)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分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在位期间清朝积贫积弱,他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清王朝在道光帝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1842年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十年道光帝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朝的措施。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十四日去世。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人物关系





纠错
  
中文名爱新觉罗·旻宁
别    名爱新觉罗·绵宁
国    籍清朝
民    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撷芳殿
出生日期1782年9月16日
逝世日期1850年2月25日
职    业皇帝
信    仰佛教
主要成就平定张格尔叛乱、 整顿吏治
整厘盐政 、通海运 、严禁鸦片
漕粮海运 、将纲盐法改为票盐法
年    号道光
谥    号成皇帝
陵    墓慕陵
卒    年69岁
后    任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
父    亲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目录
1人物生平
▪ 早期经历
▪ 登基继位
▪ 去世
2为政举措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外交
3人物评价
4家族成员
▪ 后妃
▪ 子女
5轶事典故
6艺术形象
7继位风波
▪ 祖制家法
▪ 宗室建议
▪ 太后懿旨
▪ 朝臣态度
▪ 实录记载
8大事年表
1人物生平
编辑

早期经历

道光皇帝雕塑
道光皇帝雕塑
他是嘉庆帝嫡出的皇次子,由于长子早夭,所以他是事实上的嫡长子。正是因为嘉庆长子早夭的缘故,所以爱新觉罗·绵宁是大清朝第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如何继承皇位的 其父亲嘉庆皇帝本来就对绵宁很赞赏,因为在镇压白莲教起义之事中绵宁的表现,更是坚定了嘉庆皇帝传位于绵宁的决心。
绵宁年幼好学,间习武艺。10岁跟随祖父乾隆皇帝打猎获鹿,乾隆帝大喜,赐黄马褂、花翎。嘉庆十八年,天理教徒攻进紫禁城,他又以鸟枪击毙两“贼”。嘉庆帝很高兴,封他为“智亲王”,其御枪也赏赐了一个封号,叫“威烈”,嘉庆帝称赞他“忠孝兼备”。
登基继位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崩,绵宁继位,因为担心绵字老百姓不容易避讳,所以改名旻宁,定年号为道光。即位时正值鸦片泛滥,道光帝为挽救国家财政危机,也主张禁烟,多次下诏禁鸦片进口,禁止自种自制。之后鸦片战争爆发,由于道光帝战守无策,时和时战,清朝战败于英国,并与英人签订近代首条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及开放五口通商。
道光帝在位时因循守旧,绝少建树,重臣曹振镛奉行“多磕头,少说话”哲学。大臣所上奏章也“语多吉祥,凶灾不敢入告”。继起的穆彰阿,人称“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鸦片战争战败后,前方将帅还不断谎报战绩,掩败为功,[1]责任重大的指挥官靖逆将军奕山竟被钦命“交部优叙”,赏白玉翎管。礼部右侍郎曾国藩批评道光时代:“九卿无一人陈时政之得失,司道无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缄默。”“以畏葸为慎,以柔靡为恭。”,“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乃至太平天国兵起,地方官仍互相隐讳,不敢上报。
道光朝稍可称善的政绩是用陶澍改革盐法,革除了垄断商贩的束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此外,道光帝崇尚俭朴,所穿龙袍甚至是宫内旧料所制,“衣非三浣不易。宫中用款,岁不逾二十万,内务府掌司各官,皆有‘臣朔饥欲死’状。颂之者谓其俭德实三代下第一人,虽汉文帝宋仁宗亦不能及。”满朝文武亦因此投其所好,所穿朝服故意打上补丁,以示清廉。
去世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驾崩于圆明园,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葬于清西陵慕陵。
史籍记载
[2]清史稿卷十七 本纪十七(◎宣宗本纪一)——清史稿卷十九 本纪十九(◎宣宗本纪三)
2为政举措
编辑

政治

整顿吏治
道光帝对于吏治整顿也有所行动。嘉道时期,官吏贪污之道除漕运和盐政外就是河防。为堵塞这一途,道光二十四年,道光帝要求禁止河工费让过往的官员、贡生、监生染指。这年四月,他还处分了一批贪污的河工官员。
平定张格尔叛乱
午门献俘
午门献俘
道光帝即位初期做的第一桩大事就是平定张格尔叛乱。
道光六年(1826)六月,乾隆年间处死的大和卓波罗尼敦的孙子张格尔利用南疆维吾尔族人民对清朝参赞大臣静斌残暴压迫的不满情绪及其宗教影响,纠集安集延、布鲁特兵500多人在英国的支持下侵入新疆,煽动叛乱,纠集起数万人攻占了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叶尔羌(今莎车)、和阗4城,企图复辟和卓家族统治。道光皇帝调集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四川清军3万余人以扬威将军长龄、陕甘总督杨遇春、山东巡抚武阿隆、甘肃提督杨芳为统帅入疆平叛,在新疆人民的帮助下终于在七年三月击败张格尔,收复四城,并于年末诱执张格尔,押赴北京,在午门举行献俘仪式,道光下令将其寸磔喂狗。
平定张格尔叛乱这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与西北边疆的和平安定很有意义,这是道光帝一生最大的功绩。
经济

道光帝还搞了点改革,
第一是漕粮海运。过去从两江(江西、江南两省。江南省包括现今江苏和安徽)、湖广等地征来的漕粮(田赋中运送京师、通州部分)都是从大运河运到目的地,漕运官员经常利用手中的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加上运河受水患破坏经常遭到阻碍,运费又高。户部尚书英和建言海运便利。海运曾行于元代至明代永乐间。道光帝将此建议交给有漕粮的省讨论,两江总督琦善、安徽巡抚陶澍请求把苏州、镇江、太仓四府一州之粟全部海运。道光帝立即接受了他们的建议,由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赴海口同地方官一道雇商船,分两次运走。安徽、江西、湖广离海口较远,仍然河运。为杜绝经纪人的需索、无端阻留、刁难,道光帝还下令在上海设海运总局,令理藩院尚书穆彰阿会同仓场侍郎驻天津验收。六年春夏第一次海运漕粮成功,900只船运输漕粮160余万石。这种运法只坚持到光绪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以财用匮乏,谕自本年始直省河运、海运一律改征折色。”所谓折色是所征田粮折价征银纱布帛。
道光皇帝喜溢秋庭图
道光皇帝喜溢秋庭图
第二是将纲盐法改为票盐法。清朝盐政向来采用明朝纲盐法。这种办法,由固定的盐商凭盐引行销纲盐,而盐引完全为盐商垄断。盐商垄断盐业,又须维持庞大的销盐机构,导致盐价提高,引起销售困难。不照章纳税的私盐泛滥,盐引滞销,盐税减少,盐商遭受打击,纲盐法难以存在下去。包世臣提出以票代纲,允许私贩经销的主张。道光帝支持陶澍于十一年推广这种任何人只要纳税,都可以领票运销食盐制度,打破了食盐运销的垄断,降低盐价,促进了盐的销售,增加了盐税,剥夺了官员利用盐政营私的途径。
第三是打破了乾隆中叶以来的封矿政策,允许矿藏开采。乾隆中叶,乾隆帝害怕开矿会引起闹事,采取了封矿政策。道光朝后期道光帝提出任由老百姓自由开采政策,对开发资源,提高人民生活起了积极作用。
文化

道光帝与嘉庆帝一样都算是因循守旧的帝王,但道光帝毕竟比嘉庆帝多点改革精神。这里不妨举个小例子。《康熙字典》,恭维者说无一错误,直到乾隆王锡侯在《字贯》指出一部分,但惨遭文字狱。嘉庆一朝都是维护包庇。但道光七年,道光帝就冲破传统观念,让王引之作《字典考证》20卷,纠正它的错误。
外交

道光帝一生中最大的一桩事莫过于鸦片战争了。
道光帝在汹涌而至的外国鸦片面前采取了先王一贯坚持禁止政策。他派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州禁烟,后来又任林则徐为两广总督。当他得知虎门销烟的消息时,高兴得不得了。
鸦片战争形势图
鸦片战争形势图
后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他以为不可怕,“天朝”可以速胜。当英国舰船北犯,到达天津海口并向清政府提出割地赔款要求时,道光帝傻眼了,害怕了,立刻从主战的立场转变为主抚即妥协的立场。穆彰阿、琦善把英国的强盗行为归罪于禁烟,道光帝听信谗言,撤了林则徐和原任两广总督后为两江总督的邓廷桢的职。他派投降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东与英国谈判,要求琦善上不失国体下不开边衅,意思是既不要给英国割地赔款,又不跟英国发生军事冲突。多幼稚的道光帝啊!这等于既不让闯进屋里的强盗抢走东西,又不必跟他搏斗。琦善对英方让步,私自允许将香港割让给英国,道光帝将琦善锁拿并先后派杨芳、奕山对英作战。杨芳没有阻止住英军向广州城前进,道光慕陵楠木殿奕山先是冒险后是投降。二十二年八月,英舰开到南京下关江面,绝望的道光帝被迫派耆英和伊里布与英军签订清朝第一个屈辱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从此由古代步入近代,道光帝也就成为惟一的跨古代和近代的皇帝。
道光帝在鸦片战争中立场动摇,指挥失败,使中国蒙受耻辱,实在可悲。但他更为可悲的是在此事件之后他没反思,没有任何振兴王朝的举措。《清史稿·文宗本纪》:“论曰:宣宗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此论前面说的还准确,但后面不够准确。鸦片战争的失败,道光帝有责任,不能尽归在大臣身上,尤其不能归罪于林则徐、邓廷桢等大臣。
3人物评价
编辑

评语:
苏民饰演的道光帝
苏民饰演的道光帝(9张)
《清史稿》:宣宗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所谓有君而无臣,能将顺而不能匡救。国步之濒,肇端于此。呜呼,悕矣![3]
历史学家孟森认为:“宣宗之庸暗,亦为清朝入关以来所未有。”称这时期为“嘉道中衰”。
描写名篇
破解道光帝迁陵的秘密[4]
伍弱文
道光帝做皇子时,福晋钮祜禄氏葬入王佐村园寝。道光帝继承皇位后,追封钮祜禄氏为孝穆皇后。道光帝本想在王佐村建陵,可是这么做,一是破坏祖制。因为乾隆当年制定了东西陵父子分葬的办法;二是侵占了百姓的利益。一旦扩陵,需要迁走一座村庄和很多座百姓的坟,朝野上下必定议论纷纷。于是,道光帝决定在东陵界内选择万年吉地。道光元年,开始选址。地点就选在东陵界内的绕斗峪,后改为宝华峪。当年十月十八日破土动工,道光七年(1827年)九月宣告陵墓竣工,道光帝奖赏了承办大臣,并把王佐村地宫中的孝穆皇后迁葬于此。
然而,道光八年(1828年),宝华峪地宫中出现了渗水,最深处竟达一尺七寸,将棺床上孝穆皇后的棺材都淹了二寸。道光帝获悉后震怒,连发十余道谕旨,大骂办工大臣丧尽天良,从严处理了英和等一批督造大臣,还差点杀了英和。道光九年(1829年)五月,将孝穆皇后梓宫由地宫中启出,暂安于宝华峪正殿。
陵地渗水本是常事,例如乾隆帝裕陵地宫里就曾经出现过渗水,乾隆帝找到渗水原因后,便将地宫维修了事。宝华峪地宫也完全可以修补。但是,道光帝为什么如此反常地震怒呢?为什么道光帝硬要一意孤行地另选西陵重建呢?而且是下了决心要迁往西陵,甚至不顾违反祖制,不顾有违节俭的骂名。一开始,王公大臣并不了解道光的真实内心,有人好心地建议,还在东陵界内选择吉地,因为有家法可依。但是,道光帝不顾一切地派出大批风水先生,在密云、房山、蓟州、易州等处选择万年吉地。道光帝为什么会如此?其实,这其中隐伏着一个秘密:在道光帝的内心,有一个恶梦驱除不去,那就是三个皇子及两个皇女都相继地死了,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卒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享年25岁;皇次子爱新觉罗·奕纲,卒于道光七年(1827年);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卒于道光九年(1829年);皇长女卒于1819年;皇二女卒于道光五年(1825年)。道光帝的子女一个个花一样地凋零,并且一个不剩。此事放在谁身上,都会困惑不解,都会心生胆寒,他不由得就联想到了陵墓的风水,是不是水淹了“龙子”?
皇帝后人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让道光帝恐慌和忧虑,理由一说出来,也足以让大臣们同情。当然,为了避免引起天下恐慌,这个秘密一直就“秘而不宣”。最终,在最后一个孩子即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死后的第7个月,道光帝下决心选中了西陵界内的龙泉峪作为万年吉地,龙泉峪陵工程自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一月开工建设,直到道光十五年工程结束,陵寝被定名为“慕陵”。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孝穆皇后梓宫迁葬入西陵境内的龙泉峪地宫。
说也奇怪,迁陵后,皇子个个存活下来,如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即后来的咸丰帝、皇五子、皇六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一个个健康成长,皇女也一样。当然,这只是一种巧合。但是,不得不说,迁陵对于道光帝释放、减轻丧子的巨大心理负担还是有帮助的。为皇室一家而不惜劳民伤财,是道光帝的一大错,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皇权至上、皇帝一家至上。
道光的慕陵明显有“外差内奢”的特点,不惜建楠木大殿,连柱子、梁枋等全是独根楠木。在殿顶雕出无数的龙头吸水。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当时工艺的进步及穆彰阿等权臣有意为之的欺蒙行为分不开,与当时允许民间开矿而发现大量川贵地区的楠木分不开。另一方面,道光帝也确实有私心,想把陵墓修好一点,想以后生下的皇子能存活,但又不想违背节俭的初衷,在这种矛盾思想的指导下最终导致了“外差内奢”建筑的问世。当然,道光帝在节俭这点上,一生基本是表里如一的,例如道光帝即位后,内府依例给了他40方砚,道光帝认为太多,便将它们分给了臣下;又如,道光帝穿的套裤的膝盖处破了,让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绸“打掌”后接着穿。所以,对于道光帝迁陵造陵的劳民伤财之举,可以理解为,在诸子诸女莫名其妙全部死亡的恐慌心理下,他作出的一种痛苦决策吧。
(本文作者是全国著名作家[5]伍弱文 原载《西安晚报》)
4家族成员
编辑

后妃

皇后四位
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 1781---1808[6]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1790---1833[7]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生咸丰帝 1808---1840[8]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1812---1855[9]
皇贵妃一位
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1822---1866[10]
贵妃三位
彤贵妃舒穆鲁氏 1817---1875[11]
佳贵妃郭佳氏 1816---1890
成贵妃钮祜禄氏 1813---1888[12]
妃子三位
和妃纳喇氏,?-1836
祥妃钮祜禄氏 初事宣宗,为贵人 1808----1861
常妃 赫舍里氏,初为贵人,历咸丰、同治二朝累晋封为常妃。咸丰十年(1860),当英法联军侵入时居圆明园,惊吓而卒。[13]
嫔五位
珍嫔(1804-1829)赫舍里氏,满洲镶蓝旗,生于嘉庆九年十一月十五日,父容海,曾任广东按察司按察使,母伊尔根觉罗氏
恬嫔富察氏,道光二年(1822)十一月封恬嫔,道光二十五年(1845)卒。
顺嫔那拉氏,初为常在,历咸丰、同治二朝累晋封为顺嫔。同治七年(1868)卒。[14]
豫嫔尚佳氏(1816---1897),初为贵人,道光时期降为答应,咸丰时尊为皇考常在,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晋尊为皇祖豫嫔,光绪年间卒。
恒嫔蔡佳氏,初为贵人,道光时期降为答应,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晋尊为恒嫔,光绪二年(1876)卒[15]
贵人四位
平贵人赵氏,初入侍宣宗潜邸为格格
定贵人孙氏,初入侍宣宗潜邸为格格
李贵人李氏(1827---1872),内务府六库郎中善保女[16]
那贵人那氏(1825---1865),正白旗托永武管领下,原蓝翎长那俊之女[16]
常在一位
蔓常在姓氏未知
答应一位
睦答应姓氏未知 满洲正黄旗,十月二十八生
官女子一位
官女子,刘氏,道光十三年九月封刘答应,道光十五年降为刘官女子,道光二十二年前卒。
子女

子[17]
·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1808-1831) 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时为旻宁藩邸使女。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四月二十一日奕纬生,卒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四月十二日。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嘉庆帝封其为多罗贝勒,道光帝登基后降居皇子位。道光十一年四月卒,享年25岁,谥“隐志”。咸丰即位后,又追封多罗郡王。
·皇次子 爱新觉罗·奕纲(1826-1827) 顺和郡王,幼殇 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嫔。
·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1829-1829)慧质郡王,幼殇 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妃。
·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咸丰帝,道光皇帝继位人, 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贵妃,不予赘述。
·皇五子 爱新觉罗·奕誴 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为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道光十一年(1831)六月十五生(1831.6.15-1889.1.19),道光二十六年(1846)正月过继惇恪亲王绵恺为嗣,降袭为多罗惇郡王,咸丰十年(1860)正月晋封和硕惇亲王,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十九卒,年59岁,卒后谥“勤”。
·皇六子爱新觉罗·奕訢(1833-1898)恭忠亲王 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时为静妃。文宗继位奉宣宗遗诏封奕訢为和硕恭亲王。光绪二十年任总理衙门大臣,并总理海军,会办军务,内廷行走。光绪二十四年薨,年66岁,谥曰“忠”。
·皇七子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醇贤亲王,光绪帝生父,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贵人。文宗即为封醇郡王,年十岁。同治十一年晋封和硕亲王。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卒,年52,谥“贤”。
·皇八子爱新觉罗·奕詥(1844-1868)钟端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一月初四,寿命:25岁,道光三十年(公元 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以恭忠亲王奕?子载滢为后,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又以醇贤亲王奕譞子载涛为后,袭贝勒,加郡王衔。
·皇九子爱新觉罗·奕譓(1845-1877)孚敬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生卒时间: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十月十六日至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二月初八;寿命:33 岁。宣宗第九子。文宗即位,封孚郡王。穆宗即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同治三年,分府,仍在内廷行走,命管乐部。十一年,授内大臣,加亲王衔。德宗即位,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光绪三年二月,薨,谥曰敬。无子,以愉恪郡王允禑四世孙奕栋子载沛为后,袭贝勒。卒,又以奕瞻子载澍为后,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又以贝勒载瀛子溥伒为后,封贝子。

·皇长女 端悯固伦公主(1813.7.3— 1819.10.20)其母为孝慎成皇后佟佳氏,时为嫡福晋,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七月初三,嘉庆二十四年(1819)十月二十日,年仅7岁,追封为郡主,葬许家峪园寝,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18]
·皇二女 (1825.1.13—1825.7.14) 其母为祥妃钮枯禄氏,时为祥嫔,生于道光五年(1825)正月十三,七月十四日即殇,未封,无名。[19]
·皇三女 端顺固伦公主(1825.2.20— 1835.11.8)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妃,生于道光五年(1825)二月二十,道光十五年(1835)十一月初八殇,年11岁,葬陈家门园寝, 追封为端顺固伦公主。[20]
·皇四女 寿安固伦公主(1826.4.6一1860.3.3)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贵妃,生于道光六年(1826)四月初六,道光二十一年(1841)指配德穆楚克札布,16岁,不久封为寿安固伦公主,十月初三日下嫁。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初三日卒,年35岁,葬京师郊外园寝。同治元年(1862)三月额附请移葬藩部,不许。
德穆楚克札布(?一1865),奈曼部郡王阿完都瓦第札布之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赐用紫缰,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月袭封奈曼部札萨克郡王,道光三十年(1850)十一月授御前大臣,咸丰元年(1851)三月赐用黄缰,十月授蒙古都统。咸丰十年(1860)赐用亲王补服,同治四年(1865)正月乞病归藩,六月卒,晋赡亲王,赐祭葬如亲王例。生子女八人。[21]
公主在宣宗的女儿中排序第四,她的三个姐姐都相继夭亡,于是她就成了道光皇帝真正意义上的长女,因此道光对她比较宠爱,她的地位也极其尊崇。这从道光十九年发的一道上谕可见一斑。道光十九年命军机大臣等,传谕乾清宫内殿、圆明园总管太监等知之:“嗣后无论官私大小事务,有应启知皇后者,除本宫、四阿哥、四公主事务外,其余俱著先行奏闻,皇后遇有交派事件,亦著俱奏,侯旨施行。”这道上谕中所说的四阿哥即后来的咸丰皇帝,四公主即寿安固伦公主,可见寿安固伦公主在乃父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四公主精通箭术。
·皇五女 寿臧和硕公主(1829.10.19—1856.7.9)其母为祥妃钮祜禄氏,生于道光九年(1829)十月十九,道光二十一年(1841)封为寿臧和硕公主,道光二十二年(1842)指配恩祟,年14岁,十二月初三日下嫁,咸丰六年(1856)七月初九卒,年28岁。恩崇(?一1864),初名思醇。咸丰七年(1857)正月荐授满洲副都统,寻兼内务府总管,十一年(1861)避穆宗载淳讳改为恩祟,同治元年(1862)四月免去内务府总管职,二年(1863)五月署汉军副都统,三年(1864)再兼署内务府总管,不久即卒,无嗣,以从子为嗣。[22]
·皇六女寿恩固伦公主(1830.12.7— 1859.4.13) 其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持氏,时为静妃,生于道光十年(1830)十二月初七,二十四年(1844)二月封为寿恩固伦公主,指配景寿,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下嫁,咸丰九年(1859)四月十三卒,年30岁。
额驸景寿(?一1889),富察氏,一等公工部尚书博启图之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赐头品顶戴,在上书房读书,后袭封一等诚嘉毅勇公,咸丰五年(1855)七月授蒙古都统,六年(1856)正月授御前大臣,赐用紫缰,寻授领侍卫内大臣,十年(1860)八月扈驾热河,十一年(1861)七月与怡亲王载垣等为赞襄政务大臣之一,十月削职,仍留公爵及额驸品级,同治元年(1862)二月任蒙古都统,三月授御前大臣,三年(1864)七月仍赐紫缰,十月授领侍卫内大臣,十三年(1874)十二月命管神机营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卒,谥端勤。[23]
·皇七女(1840.7.2——1844.12.20)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七月初二,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二月二十殇,年仅5岁。未命名。[24]
·皇八女 寿禧和硕公主(1841.11.26—1866.8.2)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六,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封为寿禧和硕公主,指配札拉丰阿,同治二年(1863)十月下嫁,同治五年(1866)八月初二日卒,年26岁。
扎拉丰阿(?一1898),钮祜禄氏,父熙拉布,官至副都统,扎拉丰阿初名瑞林,指婚后赐令改名,字鹤汀。初充御前侍卫,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授汉军副都统、荐官至护军统领,光绪十四年(1888)十一月累迁都统,管神机营事务,十五年(1889)正月赐朝马,十月赐用紫缰,二十年(1894)正月赐用固伦额驸补服,二十四年(1898)五月卒。[25]
·皇九女 寿庄固伦公主(1842.2.13——1884.2.14)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嫔,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十三,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封为寿庄和硕公主,指配德徽,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下嫁,光绪七年(1881)十月晋封为寿庄固伦公主,光绪十年(1884)二月十四卒,年43岁。
德徽(?—1865)博罗持氏,父裕恒,世袭诚勇公。德徽曾授散秩大臣,同治四年(1865)正月卒,无子,以从子为嗣。[26]
·皇十女(1844.3.17—1845.1.20)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十七,次年(1845)正月二十殇,未封,无名。[27]
家族关系
·第四子爱新觉罗·奕詝继其位为咸丰帝。
·第七子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次子载湉为光绪帝。
·第七子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五子载沣之子溥仪为宣统皇帝。
总言之,道光帝是康熙帝的玄孙,雍正帝的曾孙,乾隆帝的孙子,嘉庆帝的儿子,咸丰帝的父亲(慈禧太后的公公),同治帝和光绪帝的祖父,宣统帝的曾祖父。
5轶事典故
编辑

道光皇帝情殷鉴古图
道光皇帝情殷鉴古图
《清朝野史大观》有几则关于道光帝生活简朴的逸闻:
道光帝即位后,内府依例给他40方砚,砚后镌有“道光御用”四字。道光帝认为太多,闲置可惜,便将它们分给了臣下。
以前皇帝用笔须送紫毫中最硬的。笔管上刻有“天章”、“云汉”字样。道光帝觉得不合用,让户部尚书英协揆到坊间买一般常用的纯羊毫、兼毫两种。
道光帝穿的套裤,膝盖处破了,让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绸,这就是一般说的打掌。臣子效法他。一次,他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裤子膝盖处有补缀痕迹,便问:“你的套裤也打掌吗?”曹振镛回答:“裤子易做,但花钱多,所以也打补丁。”——道光御笔《恭俭惟德》
道光帝又问:“你裤子打掌要多少钱?”曹说:“要三两银子。”道光帝说:“你们在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还要五两。”
6艺术形象
编辑

影视作品
作品名称
饰演演员
《大清后宫之还君明珠》
张晨光
《满清十三皇朝Ⅱ》
鲁振顺
《万凰之王》
陈锦鸿
《漕运码头》
章申
《鸦片战争》
苏民
《鸦片战争演义》
李保田
《天地民心》
修庆
7继位风波
编辑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嘉庆帝到热河秋狝,命皇次子智亲王旻宁、皇四子瑞亲王绵忻随驾。这年他六十一岁,“身体丰腴,精神强固”。二十四日,到达热河行宫,“圣躬不豫”。当天,嘉庆帝到城隍庙拈香,又到永佑宫行礼,二十五日,病情严重,当夜崩逝暴死,死因不明。嘉庆帝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年逾花甲,身体肥胖,天气暑热,旅途劳顿,诱发脑、心血管病而猝死。
祖制家法

嘉庆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逝后,本应立即派大臣急驰北京,到乾清宫取下正大光明匾后的秘密立储敕书,[28]但是,当时并没有这样做。据包世臣所撰《戴公(均元)墓碑》文记载当时情状,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春,戴均元拜文渊阁大学士,晋太子少保,管理刑部。七月,戴均元和托津等随从嘉庆帝到热河秋狝,“甫驻跸,圣躬骤有疾,不豫。变出仓猝,从官多皇遽失措”。戴均元和托津督促内臣翻检皇帝遗物,最后在嘉庆皇帝近侍身边的“小金盒”里找到了传位诏书,𫔎匣没有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开启时也没有储君等在场,这是违背清室家法的,有的学者认为“‘𫔎匣’随嘉庆带往避暑山庄的记载,实难征信。”此为历史疑云之一。
宗室建议

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29]建议由旻宁继位。《清史稿.宗室禧恩传》记载:“仁宗崩于热河避暑山庄,事出仓猝,禧恩以内廷扈从,建议宣宗有定乱勋,当继位。枢臣托津、戴均元等犹豫。禧恩抗论,众不能夺。会得秘匮朱谕,乃偕诸臣。奉宣宗即位。”禧恩建议旻宁继位表明:嘉庆生前并未就嗣之事在大臣中公布,禧恩建议时也未公启𫔎匣,否则,托津、戴均元等就不会“犹豫”而不表态。所谓“公启𫔎匣,宣示御书”之说,存在矛盾,大可存疑。禧恩只是内务府大臣,按“家法”他没有资格“建议旻宁继位”。可是他又为什么违背“家法”而这样“建议”?此为历史疑云之二。
太后懿旨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她在北京皇宫惊悉嘉庆崩于热河行宫噩耗时,便发出懿旨:
“今哀遘升遐,嗣位尤为重大。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现随行在,自当上膺付托,抚驭黎元。但恐仓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以顺天下臣民之望。”
这个懿旨,对于旻宁嗣位,关系极为重要。旻宁在热河接奉懿旨时,伏地叩头,感激不尽!也是因为这个做法,让母子二人后来的感情更加亲近,后来所有正史只记载了避暑山庄公启𫔎匣之事。道光复奏皇太后文曰:“子臣(旻宁)跪奏:本月二十五日,皇父圣躬不豫,至戌刻大渐……维时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恭启𫔎匣,有皇父御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宁)朱谕一纸。该大臣等,合词请遵大行皇帝成命,以宗社为重,继承大统。子臣逊让,至再至三。该大臣等,固请不已。本日(二十九日),恭奉懿旨,子臣即正尊位。皇父、皇母,恩慈深厚,子臣伏地叩头,感悚不能言谕……谨将𫔎匣所藏皇父朱谕,恭呈懿览,谨缮折复奏,恭谢慈恩。七月二十九日。”当年康熙继位,是孝庄太后的意思,但孝庄太后是用顺治遗诏名义宣布的,而不是用皇太后“懿旨”的名义。孝和皇太后指令旻宁继位虽被后世称颂为无私之举,但这在当时是违背“祖制”、“家法”的,况且太后如何能肯定嘉庆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是旻宁?如果懿旨同遗诏发生矛盾怎么办?此为历史疑云之三。
朝臣态度

《清史稿.托津[30]传》记载:“仁宗崩于热河避暑山庄,事山仓猝,托津偕大学士戴均元,手启宝盒,奉宣宗即位。”
  《清史搞.戴均元传》也记载:“扈从热河,甫驻跸,帝不豫,向夕大渐。戴均元,乾隆进士,官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均元与大学士托津督内侍检御箧,得小金盒,启,宣示御书立宣宗为皇太子,奉嗣尊位,然后发丧。”
  这两条记载,同《清史搞.宗室禧恩传》记载不一致。包世臣所撰《戴公(均元)墓碑》文,记载当时寻找并开启𫔎匣的情状:在嘉庆临终时,由托津、戴均元督促太监,翻箱倒柜,寻觅𫔎匣,最后由近侍找出小金盒。前引《清史搞.宗室禧恩传》所载,禧恩建议立旻宁,托津、戴均元均犹豫,则并无其事。托津、戴均元开启金盒时,也没有见记载当事人旻宁在场。人们对此事的真伪产生怀疑。此为历史疑云之四。
实录记载

《清仁宗实录》载:“上(嘉庆)疾大渐,召御前大臣赛冲阿、索特纳木多布斋,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卢荫溥、文孚,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和世泰,公启𫔎匣,宣示御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宁)。”《清仁宗实录》是道光继位之后修纂的。
  《清宣宗实录》也记戴:“仁宗疾大渐,召御前大臣赛冲阿、索特纳木多布斋,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卢荫溥、文孚,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和世泰,公启𫔎匣,宣示御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宁)朱谕一纸。戌刻,仁宗崩……扈从诸臣,遵奉朱笔遗旨,请上即正尊位。上号恸仆地,良久方起。”《清宣宗实录》是咸丰修的,不会同他父皇纂的《清仁宗实录》相违背。
  以上两个实录总算把这件事自圆其说。在相关的档案中“公启𫔎匣”为“公启密缄”。据此,当嘉庆病危时,临终前召戴均元、托津、禧恩等八大臣,“公启𫔎匣”,立旻宁为皇太子,然而,这同前面《清史搞.宗室禧恩传》的记载相矛盾。此为历史疑云之五。
  由上看出,旻宁继位,得到以禧恩为代表的宗室之建议和认同,又得到皇太后的中宫懿旨和皇弟瑞亲王绵忻的赞同,最主要是有军机大臣等开启𫔎匣的御书圣旨。
8大事年表
编辑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绵宁在撷芳殿出生。
嘉庆元年,以钮祜禄氏为嫡福晋。
嘉庆十八年九月,封为智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仁宗去世,绵宁继位,更名旻宁。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黄爵滋奏请“将内地吸食鸦片者俱罪死”。十一月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日,虎门销烟开始。
道光二十年五月二十九日,英舰封锁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英舰北上,六月攻陷浙江定海,七月抵达天津附近,其后返回广东。九月林则徐被革职。琦善与英方全权代表义律商议和约,十二月义律单方面公布《穿鼻草约》。
道光二十一年正月,英军占领香港。道光帝不承认《穿鼻草约》,二月琦善被革职,押京审理。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英军兵临南京,清廷同意议和,《南京条约》立。
道光二十三年八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立。
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正式解除对天主教的禁令。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帝在圆明园去世。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清朝君主
参考资料
1.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战败后的广州,并没有像通常那样死气沉沉,而是上上下下都喜气洋洋地互贺升迁。”
2.  清史稿卷十七 本纪十七  .国学导航 .2007-10-11 [引用日期2013-12-24] .
3.  清史稿 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  .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1-010-4] .
4.  破解道光帝迁陵的秘密  .光明网 .2013-11-03 [引用日期2014-03-7] .
5.  在文史田园中书写美丽人生  .中共桂东县委、桂东县人民政府主办 中共桂东县委宣传部承办的桂东新闻网 .2014年3月3日 [引用日期2014-03-7] .
6.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宣宗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户部尚书、一等子布颜达赉女。宣宗为皇子,嘉庆元年,仁宗册后为嫡福晋。十三年正月戊午,薨。宣宗即位,追册谥曰孝穆皇后。初葬王佐村,移宝华峪,以地宫浸水,再移龙泉峪,后即於此起慕陵焉。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7.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三等承恩公舒明阿女。宣宗为皇子,嫡福晋薨,仁宗册后继嫡福晋。宣宗即位,立为皇后。道光十三年四月己巳,崩,谥曰孝慎皇后,葬龙泉峪。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女一,殇。
8.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二等侍卫、一等男颐龄女。后事宣宗,册全嫔。累进全贵妃。道光十一年六月己丑,文宗生。十三年,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立为皇后。二十年正月壬寅,崩,年三十三。宣宗亲定谥曰孝全皇后,葬龙泉峪。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子一,文宗。女二:一殇,一下嫁德穆楚克紥布。
9.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后事宣宗为静贵人。累进静皇贵妃。孝全皇后崩,文宗方十岁,妃抚育有恩。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庚午,崩,年四十四。上谥,曰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葬慕陵东,曰慕东陵。穆宗即位,祔庙,加谥。光绪、宣统累加谥,曰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子三:奕纲、奕继、奕。女一,下嫁景寿。
10.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庄顺皇贵妃,乌雅氏。事宣宗,为常在。进琳贵人,累进琳贵妃。文宗尊为皇考琳贵太妃。穆宗尊为皇祖琳皇贵太妃。同治五年,薨,命王公百官持服一日,谥曰庄顺皇贵妃,葬慕东陵园寝。德宗朝,迭命增祭品,崇规制,上亲诣行礼。封三代,皆一品。子三,奕譞、奕詥、奕譓。女一,下嫁德徽。
11.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彤贵妃,舒穆噜氏。事宣宗,为彤贵人。累进彤贵妃。复降贵人。文宗尊为皇考彤嫔。穆宗累尊为皇祖彤贵妃。女二,一下嫁紥拉丰阿,一殇。
12.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他无子女而受尊封者:佳贵妃,郭佳氏;成贵妃,钮祜禄氏:皆事宣宗,为贵人,进嫔,复降。历咸丰、同治二朝进封:
13.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常妃,赫舍哩氏,以贵人进封;
14.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顺嫔,失其氏,以常在进封。
15.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恒嫔,蔡佳氏;
16.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贵人李氏,那氏:以答应进封。
17.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八 宣宗九子:孝全成皇后生文宗,孝静成皇后生顺和郡王奕纲、慧质郡王奕继、恭忠亲王奕,庄顺皇贵妃生醇贤亲王奕譞、锺端郡王奕詥、孚敬郡王奕譓,和妃纳喇氏生隐志郡王奕纬,祥妃钮祜禄氏生惇勤亲王奕誴。奕誴出为惇恪亲王绵恺后。
18.  【清史稿公主表】 宣宗之女 【宣宗第一女】 孝慎成皇后生,追封端悯固伦公主。嘉庆十八年七月生,二十四年十月殇。 主葬许家峪
19.  【清史稿公主表】 【宣宗第二女】 祥嫔钮枯禄氏生,未封。导管五年正月生,七月殇。
20.  【清史稿公主表】 【宣宗第三女】 孝全成皇后生,追封端顺固伦公主。道光五年二月生,十五年十一月殇。
21.  清史稿公主表 【宣宗第四女】 孝全成皇后生,寿安固伦公主。道光六年四月生,咸丰十年闰三月薨,年三十五。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下嫁穆楚克札布。穆楚克札布,博尔济吉特氏,奈曼部台吉。尚主。袭奈曼部札萨克郡王。历官御前大臣、都统,赐紫缰、黄缰,亲王补服。同治四年卒。进亲王。统,赐紫缰、黄缰,亲王补服。同治四年卒。进亲王。
22.  清史稿公主表 【宣宗第五女】 祥妃钮祜禄氏生,寿臧和硕公主。道光九年十月生,咸丰六年七月薨,年二十八。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下嫁恩祟。恩祟,初名思醇,那木都鲁氏。尚主。历官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同治三年,卒。
23.  清史稿公主表 【宣宗第六女】 孝静成皇后生,寿恩固伦公主。道光十年十二月生,咸丰九年四月薨,年三十八。 道光二十年四月,下嫁景寿。景寿,富察氏,将军、一等诚嘉毅勇公明瑞之子裔,有传。
24.  清史稿公主表 【宣宗第七女】 彤贵妃舒穆噜氏生,未封。道光二十年七月生,二十四年十二月殇。
25.  清史稿公主表 【宣宗第八女】 彤贵妃舒穆噜氏生,寿禧和硕公主。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生,同治五年八月薨,年二十六。 同治二年十月,下嫁札拉丰阿。札拉丰阿,初名瑞林,钮祜禄氏,官御前侍卫。尚主。历官副都统、护军统领、都统、管神机营,赐紫缰、固伦额驸补服。光绪二十四年卒。
26.  清史稿公主表 【宣宗第九女】 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生,初封寿庄和硕公主。光绪七年进封寿庄固伦公主。道光二十二年二月生,光绪十年二月薨,年四十三。 同治二年十一月,下嫁德徽。德徽,博罗特氏,一等诚勇公班第之裔。尚主,授散秩大臣。同治四年,卒。
27.  【宣宗第十女】 彤贵妃舒穆噜氏生,未封。道光二十四年三月生,二十五年正月殇。
28.  皇帝立储的𫔎匣,按清朝家法应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乾隆叙述开启𫔎匣的过程说:“逮皇考传位朕躬,宣示密缄,仓猝之际,朕不敢自行启封,召同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当面展缄敬阅。”由此可见,“密缄”是嗣君与朝臣共同开启的。乾隆内禅皇位给嘉庆,是由乾隆亲自开启𫔎匣宣谕的。
29.  禧恩,宗室,满洲正蓝旗,睿亲王淳颖之子。先是睿亲王多尔衮没有儿子,其弟多铎的儿子多尔博过继给多尔衮,袭睿亲王。多尔衮被革王爵、撤庙享后,多尔博归宗多铎。后乾隆给多尔衮平反,恢复多尔衮睿亲王封号,多尔博仍为多尔衮的继承者。当时多尔博已死多年,命他的五世孙淳颖袭睿亲王爵。睿亲王淳颖是嘉庆惩治和珅时依靠的重要亲信和得力大臣,他的儿子禧恩,初入宫为头等侍卫,继升为御前侍卫,后升内务府大臣。
30.  托津,满洲富察氏,自嘉庆十年(1805)开始任军机大臣,又任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东阁大学士,可谓枢密老臣、朝廷重臣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