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苏铁列克提冲突事件

中苏铁列克提冲突事件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


前言
    铁列克提的位置1969年8月13日,中苏边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珍宝岛和铁列克提事件。在当年3月东北边陲的珍宝岛战斗中,中国军队有效地打击了苏联的气焰,全国人民为之振奋,热热闹闹。然而在当年8月13日西北边陲的铁列克提战斗中,我方的主阵地人员几乎全部阵亡。28人牺牲,包括3名记者。2008年5月新疆军区决定当年的主阵地无名高地命名为“忠勇山”。

    名称: 铁列克提事件  
    地点: 中苏边境  
    时间: 1969年8月13日  
    参战方: 中国;苏联  
    结果: 苏联获胜,控制争议地区  
    参战方兵力: 中国军队100人;苏联军队300人  
    伤亡情况:   中国伤亡68人; 苏联伤亡12人  
    主要指挥官: 龙书金;лейтенанта  


目录

简介
背景苏联领导人更换
中苏关系恶化
事件过程
相关
附录
后续苏联方面
中国方面
展开简介
背景 苏联领导人更换
中苏关系恶化
事件过程
相关
附录
后续 苏联方面
中国方面

一。简介  
    铁列克提事件是苏联继珍宝岛事件后挑起的又一起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恶性事件。1969年8月13日,苏联在中苏边界西段、中国新疆裕民县的铁列克提争议地区采取报复行为,出动直升飞机、坦克、装甲车对中方一支38人且只携带轻武器的边防巡逻队发动突然袭击,造成中方边防队全部阵亡。

二。背景苏联领导人更换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53-1964)后期出现的中苏两党和两国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恶化,撕毁两国签订的协议,中止援助,在共和国困难时期要中国偿还项目资金,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用的苏造飞机、坦克、枪支弹药、装备、物资。在勃列日涅夫(我边民称他为“破裂烂尿壶”)执政初期迅速演变成了两国的军事对峙和局部军事冲突。   
    1964年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任苏共第一书记。他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曾想用核武器攻击中国并已挑起边界事件1700余起。在他统治后期,由于超高的军费开支和失败的计划经济,苏联经济已经停滞(对外方面他注重外交,推行“有限主权论”,声称当华沙条约成员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威胁时,苏联可以进行武力干涉,此为著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他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79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成为导致苏联衰落和最终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西方的统计,在1961年,苏联在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兵力为12个师,到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之前已增加到25个。1969年3月和8月中苏两国在乌苏里江珍宝岛和新疆铁列克提地区发生武装冲突后,“苏联的兵力从1969年的25个师增加到1973年的45个师。在整个边境上,苏联部署了最先进的致命的武器,到80年代以前,已经包括了150多个具有核弹头的SS-20中程弹道导弹,逆火式战略轰炸机和许多战术核武器。苏联军队装备有先进的短程导弹和现代化的装甲力量,包括坦克和火炮。苏联用核导弹和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这百万大军,比1945年在中国东北只用一个多星期就迅速击败日本百万关东军的战争力量不知要强大多少倍。”随着苏联不断挑起和扩大苏中边境的武装冲突,它对中国的核攻击叫嚣和具体实施的准备工作也在急剧升级。

三。中苏关系恶化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一直把苏联作为“老大哥”看待,中苏边境一直是有边无防。   
    “珍宝岛事件”后,苏军沿苏中边界部署重兵。   
    铁阵地列克堤边防站位于新疆塔城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西部,所辖边境的“争议区”是“新沙皇”在老沙皇侵略基础上进一步领土扩张的产物——我们承认老沙皇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时强加给中国的边界线,“新沙皇”依老沙皇界线再往我国领土上推进出一条边界线,说这“线”是它的边界线,这两线之间的我国领土便被称作“争议地区”。   漫长的中苏边境上共有一百多块争议区,我方仅控制几块。争议区有我方控制的,有的被苏方控制,还有的双方进入,他去我必进,我去他必到,争领土所有权。苏军在铁列克提侵入中国领土纵深3公里,修建公路,构筑工事。边民们把庄稼一直种到了边境的最前沿;有些地方甚至种到了苏军的铁丝网前,因为那是被他们蚕食的我们的土地。我们在他们的枪口下耕种,庄稼也在他们的枪口下生长。作为一个庄稼人,在那些庄稼受到对方骑兵践踏时,眼睁睁看着粒大穗重的庄稼收不回来时,心中是十分难受的。牧民每年都要赶着畜群在春秋之季转场,每当那个时节,苏联军人便荷枪实弹、全副武装前来阻击和干涉,甚至多次出动装甲车和直升机来驱赶羊群。   
    161团的羊群转场通道紧靠边境线,为防不测,经总参谋部、外交部批准,161团组织3个武装民兵连外加一个独立排并请我们边防部队配合,护送羊群转场。民兵们赶着羊群刚上路,几十名苏军官兵就越界前来干扰阻拦。我方民兵反复声明:这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转场,你们为什么要无端挑衅。苏军装聋作哑,只顾驱赶羊群。民兵们忍无可忍,纷纷挥起木棒向苏军砸去。苏军只好退回苏境,却又架起机枪向我方瞄准。民兵们毫无惧色,赶着羊群从容行进......    
    1969年5月20日,加曼奇战士丁余生和163团三名农工按照边境协议在双方共用的界河阿克乔克的龙口筑坝放水浇地,随即苏联边防军出动装甲车3辆,武装军人30余人将人抓走,遭到反抗,便用枪托毒打,运至苏境塞米巴拉金斯克州,关押24天之久,经中方9次抗议、多次会晤,苏方才将被绑架人员送回。   
    1969年6月10日傍晚,苏联骑兵入侵塔城地区巴尔鲁克山西部,越过实际控制线侵入我国领土,闯入农9师161团牧1队放牧点,绑架了正在放牧的牧工张成山,带着六个月的身孕的孙龙珍得到这一消息,为了保卫祖国领土,捍卫民族尊严,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飞快地赶往出事地点,民兵们闻讯,立即手持铁锹等劳动工具前往营救同胞。快到现场时,苏军现场指挥官开枪,一颗子弹穿透了她的胸膛。李永强排长带着我边防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把她抢救下来时,她已经停止了呼吸,献出了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孙龙珍成为第一个倒在苏军枪口下的兵团人。6月11日,中国外交部照会苏联驻华大使,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放人。营部接上级指示派我和李芳等战友前往巴克图,那时我的56式冲锋枪子弹已上膛,和战友们奔赴巴克图,将张成山顺利接回。   
    此后根据上级指示,南线边防站暂时停止巡逻。   
    1969年5月24日中国政府也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重申了中国政府通过和平谈判全面解决中苏边界问题而反对诉诸武力的一贯主张。并建议2-3个月后在莫斯科恢复中断的谈判。当时中苏边境十分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1969年7月21日,163 团报请上级批准,组织收割“争议地”的冬麦。团场依例成立指挥部,出武装民兵保卫夏收。我方收割机梯次行进收割,苏方军用直升机在收割机上空盘旋,但终未造次。
    1969年8月10日,我边防站一名战士去邻区办事被苏军偷袭牺牲。编辑本段事件过程  
    1969年8月13日清晨,铁列克堤边防站巡逻分队8人在裴映章副站长带领下按计划巡逻, 巡逻队中有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李连祥,和本部队翻译王明远。为预防万一,12日晚在易遭敌袭击的巡逻地段我侧预设了掩护。早上苏军首先开出指挥车、装甲车、卡车多辆,步兵数十人,越界进入我国一无名高地(695.5)西侧,当我国巡逻分队行至此处时,苏军突然开枪射击,打伤我方战士,我方阵地派人把受伤战士背回,巡逻分队立即进入无名高地,与掩护班汇合,进入战斗位置。无名高地打了两发点射提出抗议,苏方不顾我中方抗议又继续开枪。我们被迫自卫还击,击退了在3辆装甲车掩护下的数十名苏军的进攻。接着苏军又从南侧进攻,再次被击退,不久苏军发动第三次进攻,装甲车从南北两个方向迂回到无名高地后侧,并以猛烈炮火掩护步兵进攻,遭到了我们中国边防战士的顽强抵抗,多次冲击被击退,但是由于苏军人数众多,出动了10多辆装甲车及T-62坦克、卡车、步兵300余人、多挺重机枪、直升机2架围攻我阵地,对我阵地进行猛烈炮击,我边防军人配备的都是轻型武器。因巡逻地段地形开阔对我不利,在光秃的小山顶上,既无工事掩体也无草木遮挡伪装,我方暴露在苏军火力控制之下,苏军的炮火愈演愈烈,向我方阵地发起围攻,我端起冲锋枪接连打死打伤几名冲上来的苏军,血液在沸腾,战斗仍在继续。一小时十五分,我们几十人损失过半,寡不敌众,这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空旷戈壁滩变成了血腥的屠场。 [1

]编辑本段相关  
    1969.08.14《人民日报》报道   
   (1)1969年8月《人民日报》对铁列克提事件的报道苏联政府指使苏联军队侵入我新疆铁列克提地区制造新的流血事件 
     我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强烈抗议(1969.08.14)   
     照会指出,目前苏联方面正继续调集大批军队和坦克,企图挑起更大的武装冲突,事态正在发展中;要求苏联政府立即从中国领土上撤出全部入侵的军队,立即停止射击,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必须由苏联政府承担全部责任。   新华社十三日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八月十三日召回苏联驻华大使馆,对苏联政府指使苏联军队出动直升飞机、坦克、装甲车和武装部队数百人,蓄意侵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铁列克提地区,挑起新的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多名,提出强烈抗议。照会指出事态正在发展中,要求苏联政府立即从中国领土上撤出全部入侵的军队,立即停止射击,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必须由苏联政府承担全部责任。照会全文如下:   
    苏联驻华大使馆:  
   一九六九年八月十三日上午,苏联方面出动直升飞机两架、坦克、装甲车数十辆和武装部队数百人,侵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铁列克提地区纵深达两公里,无端地向正在执行正常巡逻任务的中国边防人员开枪射击,当场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多名,并向中国边防巡逻人员进逼包围。中国边防人员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目前苏联方面正继续调集大批军队和坦克,企图挑起更大的武装冲突,事态正在发展中。   
    中国政府对苏联政府蓄意侵犯中国领土、挑起新的流血事件,提出强烈的抗议,并要求苏联政府立即从中国领土上撤出全部入侵的军队,立即停止射击,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必须由苏联政府承担全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一九六九年八月十三日于北京   
      多方面记载   
    (2)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冰点下的对峙》第十六章《苏军坦克偷袭铁列克提哨所,中国士兵浴血奋战全部阵亡》二节(作者孙晓、陈志斌):   
    (3)时事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遏制与反遏制》一书《戈壁滩上的38具中国官兵的尸体》(炎勇编著,内容和上相同):   ……8月13日上午八时,按照规定,副连长杨政林率领三排37名官兵,执行例行巡逻任务。   王新光政委伫立在一个高地上,目送巡逻队消融入茫茫的戈壁滩。虽然这天的阳光格外明媚,王新光的心头却笼罩着驱之不散的浓厚的阴云。   
    巡逻队的官兵对即将发生的凶险茫然不知,他们沿着例行的巡逻道路,逶迤着向前走去。由于是在荒无人迹的戈壁上巡逻,所以队形并不很严整。几个刚分到边防的新兵,围着杨政林听他讲惊心动魄的边防斗争故事。还有的将路旁的沙枣棵、骆驼草折断,编成圈帽戴在头顶,以遮挡骄热的太阳。   
    突然,杨政林停住了脚步,他似乎感到周围的地形有些陌生。这条路他走过上百遍。沿途的一草一木、山丘、沟壑,他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指掌。   
    他细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地貌,说不出哪里感到别扭。   
    一望无际的戈壁,犹如一个正在酣睡的莽汉,毫无知觉的袒露着胸腹。   
    杨政林正要命令巡逻队继续前进,一发炮弹挟着尖历的呼啸落在队伍的中间。   
   “轰”的一声巨响,五六名战士炸得四散飞进。 “卧倒”,杨政林吼叫着发出了命令。 六辆苏军坦克犹如从地狱里钻出来,出现在杨政林的视野里,它们巨兽般摇晃着抖掉身上的浮土、草棵,成扇形从三面包围上来。三百多名苏军官兵,也从土堆里爬出来,尾随坦克开始冲击。   
    杨政林这才意识到,这是苏军周密计划,蓄谋已久的行动。巡逻队被四面包围,已经没有生还的退路了。     此刻,杨政林已抱定必死的决心。抵抗,无异鸡蛋往石头上碰,可即便头破血流,也要溅它一身黄了。   
    望着呐喊冲来的苏军士兵,杨政林对身旁的机枪手狠狠挥动了一下手臂,“打!”   
    机枪手也意识到处境的险恶,紧抱着机枪,将一串串子弹,刮风般扫向扑来的敌人。   
    巡逻队的战士,虽然伏在地上,但无可依托的地物,且被苏军的密集炮火打得抬不起头来,间或用冲锋枪还击一下,子弹打在坦克的甲板上,只是进发出几粒火星,对敌军根本构不成威胁。   
    此时杨政林的左臂已经被子弹穿了个洞,他无暇包扎,不断涌出的血水染红了半边军衣。   
    现在,他知道自己应该先做些什么了。他将报话机从已牺牲的报话员的身上解下来,大声呼叫:“塔城、塔城、我是杨政林,我们在铁里克提东十公里处遭敌伏击,苏军坦克六辆,步兵300余人……”   
    这时,空中传来“嗡嗡”的轰鸣声,杨政林抬头,看到两架直升机,在头顶盘旋了两圈,然后向西北踅去。   杨政林报告完敌情,最后沉重地说:“请党相信我们。我们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粒子弹,决不会出现一个俘虏……”   杨政林扔下话筒,用冲锋枪扫倒几个苏军士兵。正想转身射去,这才发现右腿被炸断了,早已失去了知觉,血水浸透了身下的岩石。   
    苏军似乎知道了这一队中国士兵目前处于的孤立无援的境地,马上改变了战术,不再用坦克导引步兵冲击,而是将中国士兵团团围住,用准确的炮火逐个进行打靶式的射击。   
    巡逻队马上陷入了拼杀不能,抵抗无望的境地。   空旷的戈壁变成了血腥的屠场。   
    有的中国士兵早已死去,仍然成为苏军射击的目标,尸体上冒着一缕缕中弹后的青烟。   
    中国士兵抱定必死的决心,依然顽强地抵抗着。   
    突然,两颗汽油燃烧弹在中国阵地中间炸裂开来,随着四散喷溅的黑色液油,大火如噬人的野兽张开了血红的嘴巴。   火海里,中国士兵在翻滚、扑跌。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伴着血肉被烧焦的腥臭味,在苍茫的戈壁滩上飘散,回旋……。   
    仅存的两个伤兵爬到了杨政林身边。七班长胡宝杨右眼被击穿,血浆糊了一脸。新战士小王第一次参加执勤,连枪都不会使,手里紧握着一颗未开盖的手榴弹,稚气的脸绒上挂着横七竖八的黑红的血污。他的腿、腹、胸先后中了四弹,军衣与皮肉烧结在一起连扔手榴弹的力气都没有了。   
    杨政林悲叹了一声,回身望了一眼祖国的土地,缓缓旋下小王手中的手榴弹底盖,攥住弦扣。   
    一声巨响过后,阵地上旋即沉静下来。   
    只有滚滚的黑烟,还在升腾、膨胀,远远望去,如一只狰狞可怖的恶鬼。   
    等到中国陆军第八师的一个团携带轻重武器,从60公里外的巴克图据点赶来时,战斗早已结束了。   
     38具尸体弃置一地,有的面目全非,变成了黑炭。方圆几百米的戈壁,仿佛被炽热的天火焚烧过,变得漆黑一片。   大漠孤烟,夕阳惨照,天将倾,地欲堕,黄昏血色,血色黄昏。   现在的新疆,有我们人民解放军在驻守,无论再来多少毛子,都会把他薅光!   
    (文存注:作者系山东作协会员,书的序言云:为了写作此书,我们经过了长期艰苦的采访,并沿中苏边境进行了几千公里的实地考察。我们采访了当年参战部队的指战员和一些重大事件的当事人,掌握了大量翔实的材料,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和国内外出版的图书,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创作。文中的大量情节无疑是来源于新疆军区和塔城军分区官方当时的无奈吞吐,多数是虚有。)    
    (4)《党史研究资料》1993年第12期《国防大学教授揭密中苏边界武装冲突》  
    8月13日,中国一支30多人的边防巡逻队在新疆铁列克提地区进行正常巡逻。苏联军队300余人在直升机2架和数十辆装甲车辆的掩护下突然越过边界线,向中国巡逻队发起攻击。中国边防巡逻队遭包围后进行了4小时之久的英勇奋战,最后全部牺牲。这次战斗中,中国方面还有3名民兵牺牲,增援部队有12人负伤。   
   (5)2000年出版《中俄地理纽带上的恩恩怨怨》     
    苏军统帅部迅速将其报复的重心移到西线。那里的边界地区多荒漠草原,边防巡逻队与主力部队驻地相距较远,接应不易。于是,苏军将领的目光盯住了西线塔城地段,派遣装甲部队预先伪装设伏在中方边防巡逻队必经的巡逻路线上。中方边防连连长率领一支50余人的巡逻队象往常一样出发了。经过跋涉,走进了一片开阔的戈壁滩。突然,目光敏锐的连长的第六感官告诉他,情况反常。定眼一看,怎么往日平坦的弋戈壁上多出了一些新的“沙丘”?不对!可是,晚了。“沙丘”突然晃动起来,随着阵阵马达声,设伏的苏军装甲车成扇面阵形压了过来,枪炮齐射。可怜50多位仅有轻武器的边防战士暴露在无遮无掩的戈壁滩上,遭受猛烈的装甲火力袭击。忠于职守的报话员在中弹倒地、一息尚存之际,口吐鲜血,用最后一口气艰难地向塔城军分区报告了巡逻队遭受苏军伏击的消息。塔城军分区边防团闻讯紧急出动赶赴出事地点。然而,晚了。待赶到现场时,硝烟已经散尽,苏军早已撤离,留下只有戈壁滩上永远倒下的50余位边防战士血肉模糊的遗体。戈壁滩上的风为烈士们呜咽,天山脚下的青松为烈士们默哀。   
   (6)2002-06《中苏边界冲突揭秘2》影片: 1969年8月13日晨,副连长杨政林带领37名战士执行例行巡逻任务,在铁列克提以东10公里的处被设伏的苏军围歼,无一生还。   
   (7)香港中华儿女出版社2003年版《“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上册第553页   
    苏联政府选择利于发挥机械化装备优势的新疆地区施压,于1969年8月13日在铁列克提伏击了中国一支35人的边防巡逻队,巡逻队员全部牺牲。   
   (8)《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3期《解放后我国处理边界冲突危机的回顾和总结》第8页:   苏联政府选择利于发挥机械化装备优势的新疆地区施压,于1969年8月13日在铁列克提伏击了中国一支35人的边防巡逻队,巡逻队员全部牺牲。   
   (9)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中苏关系史纲》393页:   
    8月13日,苏联出动飞机两架,坦克、装甲车数十辆,武装部队300多人,侵入中国新疆裕民县铁列克提地区,对正在巡逻的一个排的中国边防分队突然袭击,中国边防军寡不敌众,除一人被俘外,其余全部阵亡。   
   (10)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   1969年6、7月间,苏联制造的边界挑衅事件就达400多起。苏军还侵入中国新疆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构筑工事,修建望台,架设军用天线。7月31日,苏军出动直升飞机,军用车辆和近百名士兵侵入新疆拖里禾角克地区。8月8日,苏军再次向中国边防人员开枪射击,由于中方的克制,才没有发生流血事件。经过一连串的试探性挑衅之后,8月13日,苏军300多人在两架直升飞机和数十辆装甲车的掩护下,越过边界线包围了正在新疆铁列克提地区进行正常巡逻的38名中国边防军人。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中国巡逻队员全部牺牲。    
   (11)《党史博览》2007.7期《林彪“一号命令”的真相》   
    8月13日,在两架直升飞机支援下,事先埋伏在新疆裕民县铁列克提地区的苏军数十辆坦克、装甲车和300多名步兵突然袭击了我方正在巡逻的边防小分队。我军战士奋起反击,但终因寡不敌众,30多人全部牺牲。   
    近年出版的裕民县志对铁列克提事件的记载
   (12)近年出版的裕民县志对铁列克提事件的记载   注:这里的时间是北京时间,乌鲁木齐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两个小时,这里的当地时间比乌鲁木齐还要晚半个小时。如县志中说的8时,等于当地时间5:30。此县志记载的冲突经过是客观的,第一次同所有的“巡逻时突然受到埋伏的苏军袭击”不同。   2009年国内官方对铁列克提事件的公开信息   
    (13)托里党建网(2009-3-5)   
     1969年8月,我解放军某部边防军在新疆托里县境内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战魂之歌--铁列克提边防自卫反击战。这场战役,是继1969年3月苏军入侵我国领土,制造珍宝岛事件之后的又一起对我国进行军事挑衅的边防事件。这场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神圣不可侵犯,而奋起的自卫反击战,有力的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在我军军事上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在这场战役中,我解放军某部将士及3名随军记者共28人全部阵亡。1969年8月13日,苏联方面出动武装军人数百名,在直升飞机、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侵入我县铁列克提一带,纵深达2公里,对我军驻铁列克提边防,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官兵进行偷袭,我解放军某部指战员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神圣不可受侵犯,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全体将士英勇奋战,誓死如归,打退苏军多次进攻,打死打伤苏军数十人,但终因敌我兵力悬殊,我军某部将士全部阵亡。   
    (14)裕民县纪念馆展版(2009年)   
     1969年8月13日,苏军出动2架直升机,指挥车、卡车多辆,步兵数十人,越过边界,深入中国巴尔鲁克山西部铁列克提地区约2公里,阻止中国边防巡逻分队正常执勤。中国边防巡逻分队未与纠缠,继续巡逻,当进至无名高地北侧时,苏军突然开枪射击,巡逻分队迅即进至无名高地及其南侧小高地,与警戒分队会合。这时苏军向无名高地和中国警戒哨位猛烈射击。中国巡逻分队和警戒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连续击退了苏军的两次进攻。当苏军发动第三次进攻时,中国边防战士顽强抵抗,誓与阵地共存亡,与苏军浴血奋战4个多小时,终因寡不敌众,战斗失利,坚守在无名高地及其南侧小高地的中国边防指战员全部阵亡。   
   (15)额敏地税网(2009.4.10)   
    1969年8月13日铁列克提前沿指挥所报告的苏军情况:7时许发现苏方直升飞机在边境低空盘旋,并发现纵深有装甲、坦克和大批苏军在埋伏,情况十分异常。上级军区指示:按既定巡逻方案执行。巡逻队于9时准时出发,出发不到10分钟就遭苏军伏击,苏军出动坦克、装甲车,向我发起猛烈攻击,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在战斗中,我们官兵宁愿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经4小时浴血奋战,连续打退苏军3次冲击。但终因兵力对比悬殊,巡逻分队全部阵亡。   
    (16)新疆地名信息网《铁列克提自卫还击战》(2009年)  
    1969年8月13日,苏军又一次挑起边境事端,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流血事件——“铁列克提自卫还击战”,在这次自卫还击战中,我边防军有28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铁列克提事件中的苏军
  1969年3月2日,苏联霸权主义者武装侵略我国东北领土珍宝岛,惨遭失败后,又在中苏边境西段挑起事端。8月13日,苏军出动直升飞机多架,坦克、装甲车数十辆,武装军人数百人,气势汹汹侵入我国裕民县铁列克提地区,突然向我国正在执行正常巡逻任务的边防人员开枪、开炮,当场打死打伤数人。  
   为使祖国神圣领不受侵犯,维护祖国尊严,我边防战士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自卫反击。但由于苏军蓄谋已久、火力强大,并占领了有力地形,战斗开始,我边防军就处于敌众我寡、暴露在苏军火力控制之下的态势中。     但是,英勇的边防战士并没有被强大的苏军火力所吓倒,连长范进忠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冲锋在前。当他发现战士李芳负伤后,冒着密集的炮火把李芳转移到隐藏地,又带领部队冲过被苏军炮火封错的600米开阔的。在部队遇到苏军炮火阻拦时,他挺身而出,端起冲锋枪向苏军猛烈扫射,掩护部队前进,最后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范进忠牺牲后,副连长杨振林接着指挥战斗,他开始使用火箭筒,后来接过战士的枪,不顾个人安危,趴在山头上射击,不断鼓励、指挥战士们战斗。   
   在指挥战斗中,杨振林也不幸负伤,同志们劝他下火线,他却用尽力气端起冲锋枪,接连打死4名苏军。在他的鼓舞下,战士们积极战斗,打退了苏军的数次进攻。就在苏军又一次冲锋时,一发子弹打进了杨振林的胸膛,最后他在战斗中牺牲。   
    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的还有26名边防战士。炊事员王永仁看到有战斗任务,就积极要求参加战斗,牺牲后还手握钢枪。战士杨世怀,和战友们并肩打退了苏军的三次进攻。最后,在山头上,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血也把地染红,当最后只剩下他一个认识,他高喊:“人在阵地在”之后,他端起冲锋枪,坚守阵地,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此文由塔城军分区政治部、塔城地区民政处提供)   
    (17)中国当代外交史(2009.4.13)   
     铁列克提事件   
     铁列克提事件是苏联继珍宝岛事件后挑起的又一起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恶性事件。1969年8月13日,苏联在中苏边界西段、中国新疆裕民县的铁列克提争议地区采取报复行为,出动直升飞机、坦克、装甲车对中方一支38人且只携带轻武器的边防巡逻队发动突然袭击,造成中方边防队全部阵亡。   
    (18)凤凰卫视《中国记忆》300名苏军集体挑衅伏击38名中国巡逻兵(2009.6.21)   
     珍宝岛战斗之后,苏军在我国西部边界寻求报复,到1969年8月13日苏军300名设伏,战斗进行了4个半小时,我38人全部牺牲,无一人幸免……

附录  
铁列克提战斗目前查得的幸存者名单   
    (含战时赶到和留守计100人)  
   说明:参战人员绝大多数系60天前、20天前和8月12日下午从三个不同部队抽来,老站的不多,因而很多相互不熟悉。遗漏的参战幸存者请老战友们继续补充,不准确的请纠正。人员位置从主战场无名高地,到各掩护组、预备队、营前指等的前后顺序排列。其中河南省商丘柘城县参战的共38人,牺牲9人,幸存29人。   
    一、中翼掩护组(隐蔽配置在676高地南侧无名高地)   
   (塔城军分区步兵营一连副连长杨振林指挥。计13人,其中干部1人,摄影记者两人,战士10人。分两个阵地。)   
    无名高地阵地(计9人。牺牲8人,幸存1人)   
     1、战士袁国孝,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炸昏被俘苏联,41天后交还,二等功。现居原籍,曾于08年10月故地拜祭。   
    无名高地东向山头阵地(计4人。牺牲2人,幸存2人)  
    1、五班副程古栾,河南省洛阳滦川县人,1966年3月入伍。单人坚守阵地,撤离战场的最后一人,重伤,二等功。现居河南省三门峡灵宝。   
     2、战士李道林,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居原籍,近年病故。   
     二、南掩护组(隐蔽配置在695高地东南600米掩护段)   
    (塔城军分区步兵营一连连长范进忠指挥,计17人,其中干部两人、战士15人。牺牲4人,医院没抢救成功亡1人。幸存12人)   
     1、排长任志敏,陕西人,1964年8月入伍。接替连长指挥,二等功。现居克拉玛依(落处待落实)。  
    2、一班副李芳,河南洛阳滦川县人,1966年3月入伍。伤危,救治乌鲁木齐,二等功。居原籍,09年6月病逝
     3、塔城军分区卫生员郭鬃,二等功,(详细待落实)。   
     4、五班长李存杰,河南省新乡长垣县人,1964年8月入伍。三等功,(落处待落实)   
     5、六班副司长顺,河南洛阳滦川县人,1966年3月入伍。三等功,现居原籍。  
    6、战士赵金义,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7、战士陆世连,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8、战士李春光,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9、战士范海潮,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10、战士王一广,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11、战士相四海,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三等功,现居原籍。   
    12、战士梁广杰,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三、北掩护组(隐蔽配置在708.6高地西北800-1000米掩护段)   
   (塔城军军分区骑兵营一连副连长肖发刚指挥,计20人,其中干部2人,记者3人,战士15人。牺牲3人,幸存17人)  
    1、副连长肖发刚,河南新乡长垣县人,1964年8月入伍。80年代殉职。  
    2、排长张尚义,(详细待落实)。   
     3、新华社总社高级摄影杜修贤,1926年生人,1940年参加革命,别名杜山毛主席赐予。1968年带徒王一兵到新疆执行任务,1969年8月13日应是杜在主阵地无名高地,王以杜43岁年纪大、不如他运动员出身,经指挥部同意换王,杜幸免于难。1988年离休,现居国外儿子处。  
    4、新影厂高级摄影张贻彤,1929年10月生人,1944年参加革命。离休后居国外儿子处。   
     5、八一厂纪录片主任编辑冉征超,重庆市合川人,1939年10月生人,1958年2月入伍,1963年7月调八一厂。退休后居国外儿子处。   
     6、塔城军分区卫生员王--,二等功。(详细待落实)   
     7、二班长刘如堂,甘肃省武威河西堡人,1968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8、二班副李生清,甘肃省兰州永登县人,1968年3月入伍。三等功,现居乌鲁木齐。   
     9、战士陈常林,甘肃省兰州永登县人,1968年3月入伍。现居乌鲁木齐。  
   10、战士吴朵云,甘肃省兰州永登县人,1968年3月入伍。现居乌鲁木齐。  
   11、战士许正本,甘肃省兰州永登县人,1968年3月入伍。现居兰州永登县通远乡临坪村。   
    12、战士高学连,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13、卫生员丁殿勋,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伤危,救治于乌鲁木齐。北京部队医院退休,现居商丘。   
    14、战士杨俊奇,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曾于08年10月和袁国孝故地拜祭。     15、战士李轶申,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16、战士陈传奇,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17、战士王纪永,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四、预备队(没及前冲,上级下令撤回)   
   (计36人,其中干部3人,战士33人。幸存36人)  
    1、干部---待落实)。   2、干部---待落实)。   3、干部---待落实)。   4、战士高汉祯,甘肃省兰州永登县人,1968年3月入伍。现居塔城裕民县。   5、战士---,河南洛阳滦川县人,1966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6、战士---,河南洛阳滦川县人,1966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7、战士---,河南洛阳滦川县人,1966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8、战士---,河南洛阳滦川县人,1966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9、战士---,河南洛阳滦川县人,1966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10、战士---,河南洛阳滦川县人,1966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11、战士---,河南洛阳滦川县人,1966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新疆塔城烈士陵园
  12、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13、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14、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15、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16、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17、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18、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19、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详细待落实)   20、战士李瑞征,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21、战士蔺运挺,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22、战士路同环,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23、战士朱现成,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24、战士李 虎,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25、战士苏殿华,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26、战士王瑞争,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27、战士王元德,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28、战士常富林,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29、战士匹学孔,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30、战士傅登强,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31、战士傅登海,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32、战士李茂森,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33、战士李新德,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36、战士刘柏绅,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34、战士王志星,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35、战士张玉峰,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36、战士袁自美,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五、前沿指挥所   (主指挥塔城军分区步兵营长康有福,计15人,其中干部6人,记者4人,战士4人、医生1人。另一个警卫班12人,合计27人)   1、塔城军分区步兵营营长康有福,甘肃人,1947年12月入伍。转业回原籍(落处待落实)   2、塔城军分区步兵营政委蒲齐武,四川人,1949年2月起义。转业留疆(落处待落实)   3、铁列克提边防站长袁常信,1950年12月入伍。已病故。   4、塔城军分区作训参谋尹效智,(详细待落实)。   5、塔城军分区机要参谋周智新,重庆市北倍区人。(其他待落实)   6、电台长胡根庆,湖南人,(其他待落实)。   7、记者---,(详细待落实)。   8、记者---,(详细待落实)。   9、记者---,(详细待落实)。   10、记者---,(详细待落实)。   11、战士小车司机张四海,甘肃省兰州永登县人,1968年3月入伍。二等功,现居兰州。   12、战士文书王跃华,陕西省商洛洛南县人,1966年3月入伍。三等功,96年转业(落处待落实)。   13、战士后勤李向德,河南人,1964年8月入伍,88年转业回原籍(落处待落实)   14、战士营部通信员鬃?,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15、医生孙新民,陕西省蓝田县人,1964年8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警卫班12人   1、一班长王松河,河南洛阳滦川县人,1966年3月入伍。三等功,现居原籍。   2、副班长吴国太,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3、战士韩志国,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4、战士王瑞贞,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5、战士周崇学,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6、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7、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8、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9、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10、战士--,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11、战士芦殿武,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原武威地区永昌县)人,1969年3月入伍,三等功。现居兰州。   12、战士马成会,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六、战时赶到   1、塔城军分区参谋长南仲周,(详细待落实)   2、塔城军分区参谋李同,(详细待落实)   3、塔城军分区参谋惠鬃,错路铁列克提边防站对面不到两公里苏工事处遭击伤危,救治乌鲁木齐。(详细待落实)   七、边防站留守   1、战士王富龙,河南省商丘柘城县人,1969年3月入伍。现居原籍。   2、战士徐立本,甘肃人,1968年3月入伍。(其他待落实) [3]编辑本段后续苏联方面
  事后苏联方面大张旗鼓的表彰参战人员。    共授予:列宁勋章1枚;红旗勋章5枚;红星勋章6枚;3等光荣勋章2枚;勇气勋章10枚;军事荣誉奖章11枚;
中国方面
  事后中国方面调查为什么在几天前就发现苏军异动,而塔城军分区一直没有准备。1971年林彪死后,从前林彪的部下,红军强攻大渡河的十八勇士之一,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被认为要担负主要责任。    1994年4月2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在访问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期间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签署了《中哈国界协定》。    1997年9月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在访问阿拉木图期间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签署了第一个《中哈国界补充协定》。    1998年7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出席在阿拉木图展开的“上海五国”第三次元首会议期间,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第二个《中哈国界补充协定》。    1999年11月下旬,纳扎尔巴耶夫访问北京,中哈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哈关于两国边界问题获得全面解决的联合公报》。铁列克提地区的主权问题得到解决,当年冲突地带已明确划归中国(参见《重访铁列克堤》)。 2008年8月13日,中国新疆军区将当年的主阵地无名高地命名为“忠勇山”,并立“忠勇山烈士纪念碑”,以示纪念。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4271